黃馬甲再集結,巧用持久戰和游擊戰戰術詳解

黃馬甲再集結,巧用持久戰和游擊戰戰術詳解

高 遠

聖誕節剛過,新年未至,黃馬甲再次吹響集結號。週六日,黃馬甲示威者繼續走向街頭,點著了法國著名的《巴黎人報》報社大樓外的十幾輛汽車,這條街道辦公樓與民宅較多,濃煙伴著火焰照亮附近數條街道。還有一部分示威者再次聚集剛剛開放的在香榭麗舍大街和凱旋門參與示威,凱旋門被迫關閉。法國內政部稱,全法當天約有12000人參與示威,總人數雖然少於節前少,但暴力衝突依舊繼續延續。

至今,法國黃馬甲運動戰鬥已近七週,雙方都到了人困馬乏的地步。警方繼續奉命堅持,示威者仍然不肯認輸。這也難怪,陣仗堅持到這會兒,別說法國人,就是全球搖旗吶喊的觀戰者也大都興致索然,期待著聽到哪怕任何一方的“聞金聲而退”的收兵號。

現在觀察,法國黃馬甲開始以逸待勞作戰,並沒有鳴金收兵的意思。

這場運動仔細梳理不難發現,它看似是一場因燃油稅而起的民眾遊行運動,從星星之火到攪動全球,這場運動在戰略和戰術方面有一定脈絡可循,且就此做重點技術分析:

黃馬甲再集結,巧用持久戰和游擊戰戰術詳解

首先,黃馬甲運動師出有名,佔盡社交網絡輿論優勢。法國媒體報道,政府燃油稅政策甫一推出,互聯網社區交流平臺就有網民自發相互號召遊行集會,消息隨即在網絡傳播,迅速蔓延,一發而不可收,終於形成震撼全球的大事件。不難看出,它的輿論緣起最早來自互聯網。

整個運動過程,示威者先是零星出動,由於伴隨線下呼應,很快數萬人迅速糾結佔領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和埃菲爾鐵塔等首都巴黎核心地段,直搗法國心臟。黃馬甲運動最先使用先鋒試水策略,然後展開“佔領城市中心地帶”的“大規模集團作戰”,一氣形成聲勢浩大的全法大型遊行示威運動。

示威初期,政府對參與者持觀望態度,只派少數警力維持秩序,觀察訴求。也因參與者並非經過工會和政府批准等法律程序,符合法律程序這點在法國非常重要,所以不合法規的行動並沒有引起政府過度關注。進行展開,集會者眾,示威者面對政府“不會屈服的態度,堅持福利改革和附加燃油稅的政策”的表態,衝突大幅升級,暴力事件增加,隨即影響遠播全球。此時,示威者採用的是’大規模集團作戰”,

民聲沸騰,戰火燎原,迫使馬克龍政府發出“收回燃油稅並承諾給退休者更多福利和其他行業的減稅政策”。到此時,黃馬甲運動本應乘勝收兵,偃旗息鼓。但事實並非如此,示威仍在進行,且勢頭有增無減,直至斯特拉斯堡發生槍擊事件,才有一部分示威者退出,但整個運動趨勢仍在蔓延發展。

黃馬甲再集結,巧用持久戰和游擊戰戰術詳解

此時,政府被迫加強警力,加之聲明道義在前,一舉進行大幅度反擊,水炮和催淚瓦斯將示威者驅散,致使示威者被迫退出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以及埃菲爾鐵塔等城市中心地帶,警力控制。但示威者並沒有集體潰散,而是以另一種運動戰,游擊戰的方式戰鬥在巴黎。

運動到了12月22日第五和第六週,報道說‘巴黎仍有2000人繼續示威遊行’, 並且示威者放出消息,要攻佔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國政府迅速派出大量警力趕奔凡爾賽,並關閉大門。原因是凡爾賽林木掩映,水渠縱橫,河道交錯、無論地形結合地勢,對於示威者都非常有利。如果凡爾賽宮被佔領,從影響到實戰,後果都不堪想象。等政府大批警力趕到,大部分示威者並未現身,而是一早集結向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一。原來示威者使用了調虎離山的招數,另法國警方完全措手不及。

接近聖誕節,由於節日原因,少部分示威者仍堅持在巴黎市中心多個地點進行抗議遊行,分散警方兵力。大部分示威者反而化整為零,組成數個百餘人的小團體,在遠近郊區實行運動戰和有游擊戰

消耗警方兵力,使警方首尾難顧,疲於應付。於此同時,全法多地呼應,形成以點帶面的戰略格局。根據法國內政部統計,僅12月22日,全法(包括巴黎郊區)就有38000人示威,法國還動用了裝甲車和騎警與水炮和催淚瓦斯將示威者驅散。動用警力數萬。官方顯示,僅巴黎此時一度有8000名警察駐守。政府迫於警察總工會壓力,高調宣佈“給警察加薪”。

黃馬甲再集結,巧用持久戰和游擊戰戰術詳解

這兩天聖誕剛過,馬上新年,抗議遊行隊伍又集零為整,從遠郊採用迂迴戰術轉至近郊,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游擊戰術在郊區再度集結,佔領剛剛開放的凱旋門和香榭麗舍大街等失去中心地帶,繼續抗議。文章開頭一幕發生。

縱觀此次法國黃馬甲運動,整場下來並非很多人想像的既沒戰略戰術,有沒章法。據法國官媒報道,示威者的最早在遊行之始就已經提出:“攻佔總統府,把富人總統馬克龍拉下臺,建立第六共和國。”的口號,並且從戰術方面看,運用得那叫一個得心應手,不信我們總結來看。

從黃馬甲運動線上發軔召集“輿論宣傳戰”,到少數參與者“試水的先鋒點發戰術”。發展至以巴黎為中心,輻射全法的數萬人參與的“大型集團作戰”。以及把警方調至凡爾賽宮,示威者虛晃一槍到蒙馬特高地遊行的“調虎離山”和“聲東擊西”戰術。隨機化整為零小兵力分散騷擾的穿插破襲的“麻雀戰”,還有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駐我擾,敵退我追”的“游擊戰”和“消耗戰”。

大踏步前進與後退牽著敵人的鼻子走的迂迴戰、拉鋸戰;避開敵人鋒芒使警方疲於奔命的交替機動戰。遊行集團面對強大敵人“對稱戰術”與化整為零分成各個小隊“非對稱戰術”結合,運用的巧妙嫻熟,得心應手。

作戰至今,示威者總人數也許沒有以前多,陣仗以逸待勞,有聲有色. 輪番休整,似乎並不顯得師老兵疲。反觀法國警方,倒是被示威者折騰得疲憊不堪,無心戀戰的狀態。

黃馬甲再集結,巧用持久戰和游擊戰戰術詳解

要我分析,法國黃馬甲運動就差用上地道戰了,巴黎地下管道四通八達,必要的時候,不是沒有可能。法國人過聖誕和元旦,等於中國人過大年,大年三十和初一人不歇馬鞍不停蹄還在街頭遊行示威,這是什麼樣的精神?又運用得怎樣的兵法智慧?

縱觀法國這場運動,讓你都不能不承認,法國人真刀實槍打仗可能屬於二流水準;但你也不得不佩服,他們在示威遊行方面的戰略戰術和實施能力,一直以來是世界一流水平。

(高遠看法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