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大牛吹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可當真是吹牛吹出了新高度

吹牛誰不會,反正吹多了也不上稅。一般情況下,確實是這樣的。但要是二般情況下,牛吹大了會怎樣?看看這個人,愣是三次大牛吹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可當真是吹牛吹出了新高度。

三次大牛吹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可當真是吹牛吹出了新高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陸軍依靠對新戰術的先見之明到處攻城略地,一時‘風光無限’,而作為戰前一直獲得最多軍費預算的空軍此時卻成了配角。這下元首最為信任的空軍元帥戈林坐不住了,當初他為了爭奪預算所誇下的那些海口簡直就是‘笑話’,所以他決定要吹個大牛來挽回顏面。

當時德國陸軍已經將幾十萬英法盟軍給圍在了敦刻爾克,一旦將其徹底殲滅,德軍在西線就再無敵手。對於這個機會,戈林自然不願放過,並且為了讓空軍當一回主角,他就趕忙去跟元首吹牛‘消滅被圍在敦刻爾克的英法軍隊些事交給空軍就可以了,沒必要再讓陸軍去跟他們拼,更何況陸軍還有佔領巴黎的重任,一旦有什麼損失的話不划算,空軍保證不讓他們一兵一卒渡過英吉利海峽。’既然戈林是元首最為信任的人,那麼自然也就信了他的話。

三次大牛吹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可當真是吹牛吹出了新高度

然而,戈林就是牛吹大了連自己都信了,他居然得意忘形的對陸軍說:‘你們最好離敦刻爾克遠一點,不然空軍的炸彈炸到你們怎麼辦?’只是現實很快就來打臉了,雖然戈林和他的空軍都很努力,但是依然有高達338226人渡過英吉利海峽撤回英國。

在敦刻爾克徹底殲滅被圍英法軍隊行動的失敗不僅令戈林顏面掃地,還為盟軍保留了日後反攻的有生力量。雖然後果如此嚴重,但是戈林元帥別灰心,因為你還有機會。

英法軍隊退往英國後,元首準備一鼓作氣跨過英吉利海峽擊敗英國,徹底結束西線戰事,然後投入全力擊垮蘇聯。這個時候,剛剛顏面掃地的戈林又看到了機會,急於再一次挽回顏面的他決定去找元首吹一個更大的牛,‘此時的英國不過就是個孤島,完全可以通過空軍封鎖和連續的空襲逼他們投降,何必勞師遠征呢?’對此,元首又選擇了相信他。

這一次,戈林和他的空軍確實用盡了全力,只是他本人雖然對杜黑的理論推崇備至,但其觀念依然停留在一戰,不僅在戰前砍掉了德國空軍已經成型的四發戰略轟炸機項目,還對雷達等新技術對空軍戰術的影響視而不見,所以德國空軍在對英國的空襲行動中短板暴露的很明顯,結果就是戈林又失敗了。

三次大牛吹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可當真是吹牛吹出了新高度

​再一次失敗後,戈林總算是消停了一段時間,但是由於空軍在‘巴巴羅薩行動’中的出色表現又讓他看到了挽回顏面的希望。只是鑑於前兩次失敗的教訓,他決定等等看。這一等,就等到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爆發。

戰役的前期,德第六集團軍進展順利,一度將城中的蘇軍分割包圍,但是由於蘇軍很快調集重兵反攻,第六集團軍又陷入了蘇軍的包圍中。這種情況下,戈林覺得機會來了,於是他去找到元首吹了最後一個大牛,‘蘇軍的包圍圈是十分脆弱的,只要第六集團軍再堅持一段時間,肯定能擊敗蘇軍,奪取斯大林格勒,為此空軍保證每天給他們運送300噸物資以保證作戰。’原本就傾向於讓第六集團軍繼續堅守下去的元首與他一拍即合。

這一次,奇蹟又沒有發生,現實再一次將戈林的臉打的生疼,不僅他承諾的目標沒有達到,而且第六集團軍餓死的士兵比戰鬥減員還多,最終實在堅持不下去的第六集團軍被迫向蘇軍投降。

三次大牛吹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可當真是吹牛吹出了新高度

戈林吹的這三個大牛著實厲害,第一次吹走了德軍大量殲滅英法軍隊的良機,第二次吹得英軍擋住了德軍的空襲,第三次愣是把第六集團軍給吹沒了,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因為他吹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由戰略進攻到轉入防禦直至最後滅亡的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