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解放前的同仁堂不準子孫開分號?

為什麼解放前的同仁堂不準子孫開分號?

近日,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被媒體曝光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進行回收並送入原料庫。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就此公開致歉,稱涉及產品已全部封存。涉事產品是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委託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生產的,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正是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

同仁堂相關負責人稱,過去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的蜂蜜產品基本是自己生產,但生產線已經外遷,新工廠尚未竣工,在這一過渡期內才開始委託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為其生產相關產品。

其實同仁堂此次出現品質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17年1月,優選消費者報告便通過對比檢測發現同仁堂燕窩二氧化硫偏高的現象,為此受到同仁堂公告譴責,雙方進行了一輪舌戰(相關報道見:燕窩第三方檢測報告引熱議,消費者報告回應同仁堂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聲明 )

為什麼解放前的同仁堂不準子孫開分號?

作為中國老字號的代表,同仁堂最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門前的那塊匾“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而且為了保證出品的穩定性一致性,同仁堂曾有一個規矩,出京不能再稱同仁堂。

明朝永樂年間一位叫樂良才的浙江寧波府人來在北京謀生,後來他的重孫樂顯揚(樂家四世)進了淸太醫院創辦了同仁堂藥室,顯揚的兒子樂鳳鳴(樂家五世)又將藥鋪移至了北京大柵欄路南。

為什麼解放前的同仁堂不準子孫開分號?

樂氏家庭一直恪守樂家祖訓“同仁堂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後來隨著家族生意的擴張,開分號已成必然。但除了長房,其它子孫也不得用同仁堂的品牌。

宣統年間樂家第十二世傳人樂達聰(《大宅門》白景琦的原型)第一個在濟南開設宏濟堂藥店開始,其他人逐步效仿。樂家十二世男性成年11人,其中10人先後開設了本人或本房的藥鋪,連同此後十三世開設的藥鋪,“樂家老鋪”大概開了有三四十家。

各房分號

為什麼解放前的同仁堂不準子孫開分號?

樂家規定:“樂家老鋪”匾額要掛在藥鋪門外,門店內懸掛各自的堂號,均不得用“同仁堂”這仨字,以示對祖訓的尊重和對品質的保證,也希望各子品牌不要因為品質而影響了同仁堂的信譽。

如果同仁堂創始人樂老爺子知道今天的同仁堂已經是遍地代工,導致出現無法保證品質的情況時,不知做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