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59元一個的西瓜,32天賣出兩萬個,它是如何做到的?

「營銷」59元一個的西瓜,32天賣出兩萬個,它是如何做到的?

生鮮電商市場雖然只佔線上線下銷售量很小的一部分,但這股浪潮仍在越演越烈,並且大肆補貼已經把消費者培養得習以為常。尤其是拼好貨、拼多多這類社交拼團、低價引流的模式,短時間內就能吸引大批用戶,小平臺要想突圍,除了價格、品質、內容,還需要什麼?

一家電商平臺用零推廣預算將一個網購冷門品類——西瓜以 59元 正價和 39 元團購的價格,僅在北京市場,32 天銷售期,就賣到了兩萬來個西瓜,創造了近百萬的業績。

「營銷」59元一個的西瓜,32天賣出兩萬個,它是如何做到的?


這家電商平臺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原來這並不是一家簡單的以賣貨為模式的平臺,它通過接近全方位的整合,打造了農產品消費升級的閉環式成功案例。

還原真實,為品質做背書

早在西瓜上市前,這家電商平臺就派出產品部同事前往山東濰坊基地實地考察,對產品的種植、品質、物流進行全方位的鑑定後,再派出攝製組,前往基地拍攝紀錄片。

「營銷」59元一個的西瓜,32天賣出兩萬個,它是如何做到的?


像這樣真實的紀錄片,他們已經親力親為拍攝過幾十條。

品牌定位,打造人格化 IP

小樂西瓜的品牌創始人宋會靈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安全,放棄高薪回到土地,親手種食物,這個故事本身就能打動人。小樂西瓜是以宋會靈兒子命名的品牌,從包裝到插畫繪本,都是圍繞著這個真實人物的故事做延展。

「營銷」59元一個的西瓜,32天賣出兩萬個,它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電商平臺將品牌定位於“讓孩子吃得更安全”,主打中產階級的媽媽群體。並且挖掘品牌背後的精神、價值,提煉為可延展的人格化 IP。

聯合推廣,半整合營銷

除了紀錄片,電商平臺還攜手擁有精準人群的新東方。最會講英文故事的馬修叔叔將小樂西瓜繪本中的故事,用視頻的方式講出來。

「營銷」59元一個的西瓜,32天賣出兩萬個,它是如何做到的?


找準場景、用戶、需求都相匹配的合作方,對雙方互推引流才能事半功倍。

沉澱社群,用口碑拉新

“社群”其實就是一種場景重構。找到精準用戶,瞭解他們的剛性需求與潛在需求,這才是電商平臺成功維繫社群的關鍵點。

小樂西瓜積累了上千個用戶,十幾個微信群,這些用戶的活躍度和購買力都很強,社群除了帶給他們團購的便利之外,還帶來了情感上的滿足。這是一個品牌輸出內容、價值觀、活動、福利的強有力渠道。

優化供應鏈,極致體驗

為了解決物流問題和提升用戶體驗,電商平臺還幫小樂西瓜做了落地配。

通過預估銷量和預訂模式,將一箱箱西瓜裝上快遞車,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用戶手上。

「營銷」59元一個的西瓜,32天賣出兩萬個,它是如何做到的?


100 個西瓜裡裂開的比例大概是在 5%,生鮮不可避免,但是電商平臺提供了拍照發給客服,驗證是品牌方的問題後,電商平臺會在 5 分鐘內全款賠付給用戶。

正是這樣極致的售後保障,為小樂西瓜和電商平臺積累了大量的死忠粉。在消費升級時代,服務和品質一樣重要。

總結: 通過品質、品牌、內容、社群、供應鏈的整合打法,將一個看似普通的品類做成一個漂亮的案例,這就是消費升級和內容創業帶給我們的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