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精力充沛才能幹大事

顧藉微官無一分,強能從俗亦徒紛。

他鄉驟喜逢詩伯,故里渾疑對竹君。

莫為飢寒常道路,要留精力事耕耘。

如君少壯端宜勉,老我衰摧直漫勤。

只有堅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才能使自己身體健康,精力旺盛。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使得生活工作時精力充沛?《鬼谷子·盛神法五龍》就給了我們一個參考。 想要達到精力旺盛的狀態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鬼谷子:精力充沛才能幹大事

盛神法五龍,想要精神旺盛就要效法五龍。那麼五龍到底指什麼?至少有五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南北朝時期著名隱士陶弘景曾有注:“五龍,五行之龍也。”在古代樸素的思想下,五行說很流行,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五行是中國古代道家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藉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

第二種理解,就是五龍就是心肝脾肺腎這五臟。古代人認為人體的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心肝脾肺腎這五個,而且也暗和五行。

第三種理解,五龍是指五德。“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

第四種理解,五龍指五氣。五氣是中醫學中按照五行屬性,從氣(氣味)方面對事物進行推演歸類的一種分類標準,並按照五行理論,來闡釋、推演五氣(氣味)中的複雜聯繫。中醫學中五氣所包含的內容和意義有很多,比較主流的是將風、暑、溼、燥、寒稱之為五氣。

第五種理解,五龍指“五神”。五神即神、魄、魂、意、志五種人的精神活動,中醫五行理論中,五神與五臟相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又稱五臟所藏。《素問遺篇·本病論》:“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圓也。”其實,還有很多理解,在這兒就不一一列舉,雖然看似理解不同,其實從本質上講也差不多。以五行之道為理論基礎,保持身體各器官以及精神各個方面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第六種理解,五龍是古中國神話傳承的五行思想體現的五個龍,即青龍、赤龍、黃龍、白龍、黑龍。

第七種理解,五龍指遠古時代神話傳說的五大部落首領。分別為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

第八種理解,五龍指道教五行神。五龍可以理解為五臟健康、五行協調,五氣均衡等。五臟健康身體好自然精神好。道家修煉技法中有五氣朝元,五氣指神、魂、意、魄、精。五氣協調,百毒不侵。

不管是哪一種理解,都含有五行均衡的意思,那麼我們具體需要怎麼做呢?

鬼谷子:精力充沛才能幹大事

一、養神之所,歸諸道。德養五氣,心能得一。只有道德才能使精神偉大,所以養神的方法歸結為道。失去道德的滋養,即便是精力充沛,也只是暫時的。道德是什麼!道德這個詞,我們天天用,但是想把它說清楚,還真不容易。

二、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於心術,心無其術,必有不通。人類瞭解各類事物,都是通過九竅。如果有疑惑不解的地方.要通過心的思考而運用道術判斷;如果沒有道術,一定不會通達。

鬼谷子:精力充沛才能幹大事

三、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之謂化。通達之後,五臟精氣得到培養,這時要努力使精神保持鎮靜專一。這便叫做"化",即合符造化的精妙境界。

四、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和。五臟精氣達到了化的境界,便產生志向、思想、精神、道德,精神是統一管理這四者的。寧靜平和便可以養氣,養氣便可以使得志向、思想、精神、道德四者獲得和諧,永不衰敗,向四方散發威勢。為什麼古人要靠彈琴來提高自己的心境。就是因為古琴可以給那顆無處安放的心一份安靜寧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