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長許繼偉深入滁州學院調研,深入推進校地合作

12月18日,滁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許繼偉在副市長陸峰,市政府秘書長焦義朝、副秘書長陳學武等陪同下深入滁州學院調研。滁州學院黨委書記陳潤,黨委副書記、校長鄭朝貴熱情接待了許繼偉一行,雙方就深入推進、儘快落實校地合作進行座談交流。


滁州市長許繼偉深入滁州學院調研,深入推進校地合作


滁州市長許繼偉深入滁州學院調研,深入推進校地合作


許繼偉對滁州學院近年來在教學、科研上取得的輝煌成績表示祝賀。他說,2015年,我們就校地合作達成了共識,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近年來滁州學院站位很高,在推進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同時,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校地合作上做了很多積極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當前加快共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要進一步推動校地合作。滁州市下一步發展必須要靠科技支撐、人才支撐。我們面臨著融入長三角、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對接“大江北”,我們更需要依託、依賴滁州學院的人才和科技支撐,來加快滁州的發展。滁州學院是坐落在滁州的高校,是坐落在市區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多年來為滁州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為滁州的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滁州人以滁州學院為驕傲。推動校地合作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應該是加快推進的時候。

就如何加快推進校地合作,許繼偉提出,一是積極支持滁州學院的“申碩、更名”,二是推動校地深度合作,三是建立一種常態化的溝通機制。把滁州學院的事情當做政府本身的事情,持續推進學校辦學與滁州發展、學科專業設置與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與實際需要的深度對接,落實科教興市,建成現代化新滁州。

陳潤對許繼偉一行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近年來,在以張祥安書記、許繼偉市長為領導的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滁州充分利用區位、資源、環境優勢,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堅持“穩中奮進、好中加快、能快則快”的工作總基調,實施“七大戰略”“五個一號工程”,特別是全面掀起“對接大江北、建設新滁州”行動,搶抓大機遇、拓展大空間、推動大發展,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勁勢頭,為衝刺總量全省第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新局面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我們由衷感到自豪,並表示祝賀。

陳潤說,城市是大學的搖籃,大學是城市的文脈。滁州學院和滁州市是“命運共同體”。滁州學院兩萬名師生深知,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為滁州學院人才培養、教師能力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政產學研合作和辦學條件改善等提供了諸多幫助和支持。希望在滁州市委、市府全力支持下,以創建省市共建滁州大學為目標引領,加強、深化、創新校地合作,融合發展。希望校地圍繞創建滁州大學,建立完善相關體系,落實相應政策,在碩點授權單位突破上得到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我們一定不辜負滁州市的支持,始終堅持融入滁州、服務滁州、貢獻滁州,為滁州發展做好人力和智力支撐,不斷提升服務滁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加快現代化新滁州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鄭朝貴彙報了近年來滁州學院與滁州市地方合作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加強省市共建、促進融合發展的工作打算。2015年市校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校在科技、人才培養、資源共享、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深入開展合作,並向縣(市)、區拓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鄭朝貴介紹,滁州學院第三次黨代會提出未來十五年,全面建成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目標,並作出了“三步走”戰略安排,建議校市以“一個目標”為引領,建立完善“一個體系”,落實相關政策支持,深度融合、共贏發展,進一步把學校的學科、人才、科研優勢轉化成滁州的創新優勢、發展優勢,為對接“大江北”、融入長三角、實現大跨越,衝刺總量全省第三,建設現代化新滁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市委組織部、教育體育局、科技局、財政局、農委、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等單位負責同志,滁州學院發展規劃處、科技處、財務處、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等學院負責人參加了座談交流。雙方對口單位就具體合作項目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滁州市長許繼偉深入滁州學院調研,深入推進校地合作


滁州市長許繼偉深入滁州學院調研,深入推進校地合作


會前,許繼偉一行實地考察了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實驗室。(陳沭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