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銀行不良餘額破2萬億 處置核銷力度加大

2018年银行不良余额破2万亿 处置核销力度加大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玉敏 北京報道

已經過去的2018年對整個金融系統而言都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信用風險的暴露更加充分,銀行業不良仍保持上升態勢。

1月11日,銀保監會召開近期重點監管工作通報會。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志清表示,截至2018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9%。關注類貸款餘額3.4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佔比3.16%,較2016年高點下降了1個百分點。

不過總體銀行業的風險抵補能力較強。2018年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762億元。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分別為185.5%和3.5%,較上年末分別上升5.1個和0.24個百分點。

一方面,不良的暴露也更加充分,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92.8%,較上年末下降6.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處置的壓力也更大。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辦公廳主任肖遠企也在會上透露,初步統計,2018年處置和核銷不良資產接近2萬億,較2017年處置和核銷的1.4萬億大幅增加。此外,還通過資產證券化、債轉股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新增貸款佔社融83%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銀行業境內總資產261.4萬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各項貸款140.6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債券投資45.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貸款和債券投資佔總資產的比重分別較上年末上升3個和1.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量佔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3.4%,為實體經濟提供較多資金。

肖遠企表示,“怎麼樣促進銀行業、保險業機構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是我們去年一項最主要的任務”。

肖遠企稱,在增加供給上,整個銀行業2018年的貸款增速是12.6%,貸款增速比整個金融業資產增速要高接近一半。貸款的增量也是過去所有年份裡增量最多的,達到15.7萬億。債券投資數量也在增加,增速到14.1%,主要投資者和資金來源也是銀行和保險機構。

銀保監會普惠部副主任張金萍表示,截至2018年11月末,國標口徑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到了33.28萬億,佔到各項貸款餘額的23.81%。其中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9.13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8.7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6.89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44萬億元;有貸款餘額的戶數是1644萬戶,比年初增加了376萬戶。

同時,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到2018年四季度前兩個月,銀行業當季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是7%點多,五大行加上郵儲銀行的利率比年初降了1個多百分點。

張金萍表示,在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量持續增長的同時,貸款質量也保持穩定。主要得益於續貸業務的推廣,支持了小微企業貸款正常的週轉,無縫銜接。還有很多銀行藉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手段,創新了服務模式,能夠精準地識別風險。

精準打擊兩類交叉金融違規

2018年,銀行業治亂象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針對交叉金融的風險,肖遠企說,“交叉金融現在沒有統一的概念,我們去年主要是通過制度、通過規範影子銀行來治理交叉金融業務。但我們不是簡單地採取一刀切的辦法,而主要還是根據交叉金融業務和產品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肖遠企表示,銀保監會重點整治兩類交叉金融業務。一類是助推“脫實向虛”,使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的交叉金融;還有一類是違法違規,擾亂市場秩序的通道業務。

肖遠企稱,助推資金空轉的業務,比如一些同業理財和表外融資等。“在理財裡面主要治理的是同業理財,我們去年同業理財下降比較多,但是其他的理財還在增長。還有信託貸款中也主要是針對通道類的信託業務。因為這類交叉金融業務的危害性是把資金瘀積在金融體系內部,不讓資金直接跟實體企業對接,同時又提高了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他說。

他表示,這類業務主要是提高了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一是財務成本,就是提高了利率,因為加了通道,鏈條拉長了,通道多了層層都會收費,所以實際最後承擔的財務成本提高了。二是有層層通道,企業拿到融資的時間延長了。

此前,監管部門關注比較多的資管領域,2018年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整個資管業務開始規範化發展。

隨著政策的落地,已有國有大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2018年12月26日,銀保監會正式批准建行、中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申請。2019年1月4日,又批准了工行、交行的理財子公司籌建申請。

1月11日,銀保監會創新部副主任廖媛媛也在發佈會上透露,其他多家商業銀行也正在抓緊開展申報理財子公司工作。對於理財子公司的設立,銀保監會把握的原則是:積極穩妥推進,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引導資金逐步有序進入市場,維護市場的穩定。同時也指導已獲批的銀行結合戰略規劃和市場定位,抓緊開展理財子公司的各項準備工作,儘快實現順利開業運營。

廖媛媛表示,會抓緊開展理財子公司的配套制度建設,比如說理財子公司的淨資本、流動性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監管制度,及時完善監管規則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