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6+1”讀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

「关注」“6+1”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微信號:gssrmjcylqfywx

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傳遞全面從嚴治黨新信號

“6+1”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关注」“6+1”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曲振東編制

“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決貫徹落實到位,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1月11日至13日,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深刻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党進行自我革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寶貴經驗,對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貫徹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提出明確要求。講話高瞻遠矚,思想深邃,直面問題,擲地有聲,充分彰顯了我們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高度自覺,具有鮮明深刻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對於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繼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6項任務,對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傳遞出全面從嚴治黨新信號,引起了廉政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熱烈討論。

任務1: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強化思想武裝

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經常對錶對標,及時校準偏差。各級黨組織要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

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武漢大學廉政研究中心教授李斌雄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是對全黨的要求,不允許空喊口號、知行脫節,首先必須不斷強化思想武裝。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發現的普遍問題就是一些地方黨委和中央單位、國有企業黨組織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深悟透、注重實效不夠”“不深入不紮實”,還“存在差距”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全會上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經常對錶對標,及時校準偏差,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各級黨組織和紀檢機關的首要職責就是對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是一個口號,必須具體化,首先看是否真正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口號喊得震天響而不見具體行動等問題,要及時進行矯正,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李斌雄告訴記者。

任務2: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保證全黨集中統一、令行禁止

要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重要任務。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要履行主體責任,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

“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也是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的根本保證。”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指出,加強政治建設,既要堅持做到“兩個維護”,也要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和培育黨內政治文化,更要拓展工作領域,關切新的政治性問題。在具體工作部署中,應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作風建設的內容加以推進;在紀律體系中,要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違反工作紀律行為加以懲治。

莊德水認為,此次全會把這項任務提升為新時代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無疑表達了中央堅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政治決心,喚起全黨從講政治的高度重新認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嚴重危害性,並且大大拓展了政治建設本身的內涵,這項鞏固之策和發展之略讓政治建設顯得更為具體化和現實化,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中央紀委全會上講話強調,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要履行主體責任,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李景平教授認為,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擺擺表現,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別是要針對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拿出過硬措施,紮紮實實地改。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

任務3:弘揚優良作風,同心協力實現小康

要把剎住“四風”作為鞏固黨心民心的重要途徑,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歪風陋習要露頭就打,對“四風”隱形變異新動向要時刻防範。

“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體現的是能否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問題,是衡量每個黨員幹部政治站位和是否遵守政治紀律的基本標尺。”李景平指出,黨的十八大後,中央全面從嚴治黨一個重要切入點,就是作風建設。近年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事件禁而未絕,還有人在頂風違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又有新的表現:有的以文件落實文件,用發文代替行動,不加消化、虛浮表面;有的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可謂典型的“兩面人”;有的在執行中央決策中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地方“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不時出現,如有的盲目上馬大型項目,脫離實際、勞民傷財;有的熱衷打造領導“視線範圍”內的項目工程,不考慮群眾需要;有的徒有其表、華而不實,甚至是質量不過關的“豆腐渣工程”;有的對群眾消極應付、推諉扯皮,甚至頤指氣使、大搞特權;有的政務服務熱線電話長期無人接聽,有的政府網站信息更新慢,有的網上辦事窗口成擺設;有的不顧實際情況、不經科學論證,亂決策、亂拍板;有的幹部在其位不謀其政,“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對存在的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編制文件奉行“拿來主義”,連地名都懶得替換,搞“文山會海”“注水文件”“雞肋會議”等。對於這些“四風”隱形變異新動向要時刻警惕防範。

任務4:堅決懲治腐敗,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

要堅持靶向治療、精確懲治,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著力查處的重點對象,緊盯事關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對存在腐敗問題的,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要深化標本兼治,夯實治本基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廉政建設與治理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教授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四項任務傳遞出兩個明確的信號。其一是懲治力度不能有絲毫減弱。2018年12月1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必須將“嚴”字長期堅持下去,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這裡的“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判斷,“將‘嚴’字長期堅持下去”,“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都道出了懲治腐敗力度不能減弱的意志和態度。

其二是懲治工作要更加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中央紀委全會講話中提出了“堅持靶向治療、精確懲治”、聚焦“重點對象、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新要求,並明確2019年要“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抓主要矛盾符合辯證法,也是一個普遍策略,懲治工作自然應當堅持。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經歷了一個自上而下、不同領域有先有後的過程,金融作為一個特殊領域,雖然查辦了一些個案,但和問題的普遍性、嚴重性相比,反差巨大,列為重點甚為必要。類似的情況肯定還有,在懲治實踐中也會陸續被列為焦點。

任務5:強化主體責任,完善監督體系

要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高質量推進巡視巡察全覆蓋,發揮派駐機構職能作用。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書記要強化政治擔當、履行主體責任,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

李斌雄告訴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監督體系和國家監察體系逐步建構並不斷對接,取得了重大進展併產生了明顯的監督效果,其中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抓住了黨委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揚起了問責制這個“牛鞭子”。

李斌雄說,全會總結黨內監督體系建設的新經驗,繼續強化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巡視監督、派駐監督和內設紀委監督的職能作用,把紀律監督、巡視監督、派駐監督和監察監督結合起來,把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把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有機銜接起來,體現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建設的中國特色。在新形勢下,應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在實現黨內監督體系和國家監察體系有機銜接方面持續用力、改革創新。

任務6:向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要做深做實做細市縣巡察和紀委監委日常監督,在實踐中拓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工作,從具體人、具體事著手,將問題一個一個解決。

“正己及人,以上率下,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八項規定’等正風反腐舉措取得突出成效的關鍵所在,這種方式也有著深厚的政治文化傳統根基和寬廣的政治心理基礎,應該長期堅持。”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廉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袁柏順告訴記者,糾風工作一直常抓,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甚至成為三項工作格局之一,但很長時間內工作著眼於那些損害群眾利益的普遍性、長期性問題,而此次提出“具體 人 ”“具體事”“一個一個”,既是承續黨的十八大以來“釘釘子”精神的方式,本身也反映了糾風的深入,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真抓實幹,常抓不懈,必能切實厚植黨的執政基礎。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受訪專家一致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全會上的講話對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釋放出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強烈信號。必須堅決同損害群眾利益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行為作鬥爭,讓群眾感到身邊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護,不斷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抓“關鍵少數”:

對領導幹部

特別是高級幹部提出要求

“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從知行合一的角度審視自己、要求自己、檢查自己。”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全會上對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提出明確要求。

莊德水指出,領導幹部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少數”,發揮著黨內政治“風向標”的作用。領導幹部一旦發生問題,往往會造成所在地區和單位各種腐敗問題滋生蔓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既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一種嚴格管理,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也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一種呵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教授表示,只有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心頭正中,堅持思想上對錶對標以及時校準偏差,行動上緊跟緊隨以保證與中央節奏一致,執行上堅定堅決以徹底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才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心底無私,正確維護黨中央權威,對來自中央領導同志家屬、子女、身邊工作人員和其他特定關係人的違規干預、撈取好處等行為,對自稱同中央領導同志有特殊關係的人提出的要求,必須堅決抵制。

莊德水認為,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說,僅僅做到廉潔自律是不夠的,還要樹立政治意識,認清領導身份和權力資源的特殊性,充分發揮引導示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樹立責任意識,杜絕利用權力為身邊的人進行利益輸送,防範身邊的人利用其權力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能不能管好身邊的人,既是一種領導責任,也是一種領導能力,更是一種領導擔當。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都必須盡心盡責地釐清自己的工作圈、親屬圈和朋友圈,劃清公與私之間界限,守護住權力良知、政治良心。另外,黨員領導幹部要行得正、坐得穩,無私無畏,只有這樣,才能不畏懼權勢,自覺抵制黨內政治生活的變味異化。也只有這樣,才能匡扶正義,激濁揚清,營造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舒心愜意的工作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鮮明地指出,黨內要保持健康的黨內同志關係,要帶頭建立健康的工作關係。

“黨內政治生態是孕育黨的作風的土壤,也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基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廉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金程表示,黨內健康積極、團結友愛的人際關係,確保了同志之間光明坦蕩的行事風格,黨員幹部整體上自然會展現出務實為民的優良作風。黨風清則政風實,黨風正則民風淳。“草上之風,必偃”。黨的形象、黨的力量根基在於黨內風清氣正、黨員見賢思齊。

劉金程指出,健康清明的政治生態並不抽象,而是具體地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黨內關係正常化、純潔化要從一言一行的點滴細節抓起,黨員有個黨員的樣,幹部有個幹部的樣,才能持續加強黨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才能持續鞏固和加強黨的執政根基。

“建立健康的工作關係,是一個新的提法,劍指現實工作中一些領導幹部把公權力、公共資源用於為自己或本單位拉關係、套近乎的現象。”杜治洲認為,領導幹部出問題絕大多數都源於沒有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將公私界限模糊化,把公共資源看作個人資源並進一步作為權權交易、權錢交易的交換物。在實踐中,這種現象較為普遍,也較為隱蔽,它對政治生態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是黨和政府執政信用的減分項。因此,要讓黨內關係正常化,政治生態良性化,就必須倡導健康的工作關係,做到公私分明、用權不謀私,真正將公共資源用在謀取公共利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