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中國式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01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畫面:

去醫院輸液,一個十多歲的男孩,邊輸液,邊玩手機。

媽媽在旁邊陪著他,懷裡摟著幾個月大的小寶,費力地騰出手端著盒飯,一勺飯一勺菜,喂進男孩嘴裡。

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屏幕,飯來了,就張一下口。

可能遊戲打到最關鍵處,男孩擺擺手,示意不吃了,但媽媽還是堅持把飯送到嘴邊。

因為勺子擋住了屏幕,遊戲輸了,男孩氣急敗壞,大聲吼道:“走開,都怪你!”一把推開媽媽的胳膊。

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媽媽一下失去了平衡,盒飯掉在地上,險些把懷裡的二寶也摔了。

鄰座大媽看不下去,說:“你這孩子!你媽這麼辛苦,要照顧小妹妹,還要照顧你,你怎麼不知道體諒你媽?”

這位媽媽慌忙解釋:“孩子生著病,心煩。”

十幾歲的男子漢,媽媽餵飯,不僅受之無愧,還各種遷怒嫌棄,多麼令人寒心。

在我們看來,媽媽情願默默承受,也不捨得批評孩子,這樣的父母,應該是天底下最無私、最有愛的父母。

然而,這樣無私父母,卻教不出有愛的孩子!

02

很多父母,寧願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卻不知這樣的硬撐,孩子可能並不能感同身受!

在有一期《少年說》中,有個女孩,父母本來一臉期待地仰望女兒,看她會說出什麼話來?

卻沒想到一上來,就被女兒狠狠打臉。

臺上,作為女兒的同學一上臺就聲淚俱下,質問父母:“我想問爸爸媽媽,你們真正在乎過我的感受嗎?”

“自從你們開超市之後,就一門心思全在工作上,是錢重要,還是我重要?”臺上女兒的泣不成聲,讓氣氛陷入尷尬。

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而臺下的父母,面對女兒的控訴,他們一直硬撐著,強顏微笑,卻最後一刻終於忍不住,雙雙掩面抹淚。

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超市是家庭的經濟來源,搬磚和陪孩子兩難全。

他們默默負重前行,以為留給孩子的一片靜好歲月,卻不知隱去了生活的真相,隱去了自己的心酸和無助,孩子看到的只是一個虛擬的快樂世界。

這對父母的硬撐,也是生活日常的寫照。 一旦父母習慣了假裝強大,孩子也會習慣對父母的付出麻木無感,熟視無睹。

03

父母學會適當示弱,孩子才有機會接觸生活的實相!

曾經在地鐵上看到過感人的一幕:

在地鐵上,一個小男孩努力踮起腳,抓住拉環,咬緊嘴唇,用力保持平衡,只為支撐起倚靠在自己身上小睡的媽媽。

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看到媽媽也會疲憊,也有需要依靠自己的時刻,我想小男孩的內心,此刻必定充滿了責任感和擔當,以及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

郭敬明在《夏至未至》中寫道: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父母無堅不摧,直到撞破他們的無助,才明白那是因為愛,他們才願意扮演英雄。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那樣的時刻,突然想快點長大,庇護父母,像他們曾經庇護我們那樣。

撞破父母的無助,體會到自己現在幸福生活的不易,年幼的孩子,才會學著體諒父母的堅強!

04

父母毫無保留地付出,模糊了與子女應有的界限。

網上曾有條新聞,山西太原一位83歲的老太太,每天都在火車站坐地乞討。

經民警調查,老人有兒有女,正是44歲的兒子李某,每天一早把腿腳不便、視力不好的母親送來乞討。

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李某沒有穩定工作,每天打牌睡覺,靠母親乞討為生。

老病相纏、本該需要兒女照顧的耄耋之年,反乞討養兒,任子女榨乾自己最後一滴血,可憐又可悲。

無休止、無條件的付出,只能導致子女錯位寄生,沒有絲毫反哺感恩的意識。

而杭州街頭另一對母子的生活,卻是截然相反!

2018年7月,杭州街頭有一對靠織補手藝謀生的母子上了熱搜。

50歲的母親王素珍和28歲的兒子董懷利,應客戶邀請,乘飛機去青島織補奔馳車篷,僅補兩個洞就一萬元。

王素珍已在街頭擺攤縫補二十年,後來她把手藝傳給兒子,讓他另立門戶,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紮根做生意。

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母子倆已在杭州攢下一套房子,但兒子一直懷揣一個夢想,就是能擁有一家店面,讓母親告別風吹雨淋。

同樣是無私付出,母親毫無保留把手藝傳給兒子,但拒絕吃大鍋飯,而是讓他另起爐灶。母子是師徒,也是同行競爭對手。

弗洛伊德說:“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和父母的分離。”

沒有界限的付出,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力。劃清界限,適可而止,才能推動孩子成長。

當孩子具備了健全獨立的人格,才能擁有對父母和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那些愛逞強,不懂示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05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不忍奢求感恩和回報,卻也不希望活成被子女遺忘的孤島。

父母垂暮之年,子女一句問候,一點親暱,就足以慰藉孤獨的內心。

想要養出心存感恩的孩子,離不開父母懂示弱、有條件、有原則地付出。

願天下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願天下父母,都能被子女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