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家200多億到債務違約,又一企業家倒在了轉型上

2018年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同時,對於眾多的中國企業來說,2018年也是噩夢般的一年。從房地產巨頭萬達集團身負4000億元債務,如今依靠變賣資產求生,到共享單車的行業明星,ofo小黃車的迅速隕落,還有曾經的手機帝國金立集團,陡然走向傾覆,無數曾經耀眼的商業傳奇在2018年黯然落幕。

從身家200多億到債務違約,又一企業家倒在了轉型上

銀億:熊續強

作為曾經的民營房企百強企業的銀億股份也未能倖免,12月24日,銀億股份發佈公告稱,因短期內資金週轉困難,致使發行的“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以下簡稱“15銀億01”)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本期債券發行規模約為3億元。

銀億股份成立於1994年,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汽車零部件的生產等。公司曾連續多年上榜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公司實控人熊續強被稱為寧波首富。除了銀億股份,還是ST河化的實際控制人。銀億股份在2016年之前主要是以房地產為主,自2016年起通過多項併購進入汽車零部件領域,構建“房地產+高端製造業”雙主業發展格局。

從身家200多億到債務違約,又一企業家倒在了轉型上


近幾年隨著房地產的不斷降溫,不少房企開始了轉型之路,但是轉型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少企業就是倒在了轉型的路上。而銀億股份自2016年後進入汽車零部件領域,還有兩筆震驚業內的大併購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生產商美國ARC集團,以及汽車自動變速器巨頭邦奇集團等海外資產,兩次收購耗資近百億元。自2018年8月起公司就處於停牌狀態。直至11月20日,被深交所強制復牌,強制復牌。復牌後股價大跌。市值為204億元一度跌到了12月24日的141.8億元。

償債壓力之下,是銀億股份日益緊張的錢袋子。截至今年9月底,銀億股份累計質押股數33.10億股,累計質押總市值186.37億元,累計質押比高達82.18%,成為其被強制復牌後遭遇爆倉的導火索。這或許也是這位身家高達200多億的企業家,在面對3億的債務面前顯得毫無招架之力。而更嚴重的是在明年公司還有近15億的償債壓力。

從身家200多億到債務違約,又一企業家倒在了轉型上


企業在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不得不面對的就是轉型問題,而更多企業在轉型時更多的是好大喜功,缺少初入者心態。一步一個腳印去發展,這使很多企業倒在了轉型的額途中。企業應該有所借鑑,否則幾十年的心血將會毀於一旦。

從身家200多億到債務違約,又一企業家倒在了轉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