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導語

自1987年成立“長城地產房產管理部”,一直到國內最大的現代物業服務集團之一,陳耀忠帶領長城物業不斷前行。然而,近幾年,長城物業一直徘徊不前,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2017年4月,陳耀忠開始學習致良知,他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的心上。從心上找到問題,從心上解決問題,才能帶領企業突破瓶頸,獲得飛躍發展。

從此,陳耀忠開始了“雙直達”之路——直達社區居民,直達地產客戶。


今年冬天,長城物業集團的陳耀忠董事長收到了一封來自西安的表揚信——

尊敬的陳董事長:

您好!我是西安的一位業主曹琳,很開心,我又可以帶領藝術團的團員們出來唱歌,跳舞啦!前段時間的擔心終於可以放下了,擔心什麼呢?

這要從前段時間的供曖說起。至今物業孩子們忙碌的場景仍歷歷在目,深深溫暖了我們業主的心;他們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黑天白晝的搶修,只為在寒冷的冬天能準時供暖,把溫馨溫暖送到業主的每一家。以往每到供暖之時,總有業主抱怨、謾罵、爭吵,甚至大打動手,很多家一冬天都不暖和。

但今年不同,鄰居們普遍反應非常好,這個好,表現在哪裡呢?我們小區一直存在管道爆裂,進出口裝反,設計不合理等諸多問題,致使很多家供暖不正常,交了暖氣費還要開空調,這種現象極為普遍!很多鄰居不願意再交暖氣費,遇事不願配合,最後導致矛盾激化,給業主與物業之間帶來諸多不便。為避免往年不良問題的發生,今年田經理和李經理商定,早做準備提前著手,帶領員工奮戰幾十天,把小區當做自己家,把鄰居當做自己家人,輪翻堅守搶修,挨家挨戶去放水,維修疏通管道;很多管理人員親力親為,已經不記得衣服有多少次溼透來不及更換又暖幹,也不記得有多少天沒見到自己的孩子及父母,他們真正把業主放心裡,真正站在業主的立場,及時地幫業主解決問題,最終確保了今年供暖的時間及質量。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長城物業員工搶修供暖設施

物業李經理,範華,蔡師傅等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很多鄰居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大家紛紛在小區各大群裡自發寫表揚信;很多鄰居在群裡呼籲:如果孩子來到業主家,請給他們一杯熱水暖和一下吧。

看到、聽到了太多,這不禁使我想到長城物業提倡的向東時光和聖賢文化,它是一種神奇偉大的力量,把業主與物業的心鏈接在一起,讓鄰里之間充滿了愛與包容、理解與和睦。看到了鄰里和物業的親密和諧,您感到欣慰嗎?有這樣的員工您應該很放心,對嗎?感謝您培育如此優秀的、有責任心的員工啊!同時,這也是長城物業管理人員帶領鄰居們學習向東時光課堂的結果。有這樣的管家,作為業主我們很欣慰,也很知足,同時驗證了,長城物業,值得託付!

看到這封信,陳耀忠不禁想起自己從2017年4月開始學習致良知的一幕幕場景,他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他確信:自己帶領長城物業的3萬名員工走上了一條追隨聖賢、踐行中華文化的光明大道!也走上了一條讓企業長盛不衰、不斷成長的道路!

技術沒有粘性,人心才有粘性

中國的物業管理行業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1年成立的深圳市物業管理公司標誌著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誕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和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物業管理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目前仍然處於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行業集中度不高,九成以上屬於中小規模企業。

展望未來,這是一個有著萬億體量的藍海市場!隨著“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和社區經濟的興起,千家萬戶的社區居民有著眾多的商品與服務需求,而物業公司則擁有天然的優勢——它們與業主的距離最近!我國物業管理服務行業2030年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13525億元人民幣,物業服務企業正向現代社區綜合服務商發展。

長城物業一直走在行業前列。1993年通過公司制改造,長城物業管理公司成立;1998年長城物業進行員工持股改制;2001年成為國內首批獲得一級資質的物業企業;2003年開始探索和實行“陽光物業管理模式”; 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國奧村物業服務商;2012年在國內首推“雲物業服務”;2015年聯合數十家優秀物業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一應雲”聯盟。

目前,長城物業長期穩居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市場化運營領先企業第一名,覆蓋80多個城市,擁有750多個物業項目,物業面積超過1.7億平方米,擁有員工3萬人(含分包方)。

長城物業一直非常關注信息化技術在社區中的應用,自2012年陳耀忠就看到了物業管理行業一個很美好的前景——通過互聯網技術與業主們建立雲上的鏈接,這是一個很廣闊的天空。長城物業很快付諸了行動,搭建一應雲智慧平臺並在行業內成立“一應雲聯盟”。然而,雲上的鏈接和信息化技術並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客戶粘性,長城物業這幾年的發展不溫不火,遇到了瓶頸,似乎很難突破發展的天花板。

此外,近兩年,物業行業的整個格局也開始發生變化,意識到社區經濟的巨大潛力,不少有地產背景的物業公司攜帶資本優勢以及品牌優勢,進入到物業管理領域,給中小規模的物業公司帶來極大的衝擊,也讓長城物業感受到了外部競爭的加劇。

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的增長天花板無法突破,另一方面是外部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陳耀忠開始變得困惑,甚至一度比較焦慮。後來回憶起那段時期的心情,他多次對推薦他來致良知四合院學習的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說:“非常感謝你,推薦我來參加了致良知的學習,給我打開了一扇天窗。”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 長城物業董事長陳耀忠

刻苦、真誠、內向、不善言辭是陳耀忠給人的印象。2017年4月份參加致良知學習,讓他逐漸打開了自己的內心,他意識到中華文化之中蘊藏著激勵人心的偉大力量。聖賢文化是化育人心,利益天下,以生命喚醒生命的文化。他反思,也許過去自己管理企業的方式的確有些冷冰冰,都是通過制度、流程、KPI來管理員工。這些西方管理工具無疑是好東西,但也只是一些“術”上的內容而已。對於散落在80多個城市、幾千棟樓宇裡面和戶外的三萬名員工來說,這些管理工具不夠人性化,缺少一些溫暖人心和激勵人心的能量!物業服務是如此繁瑣而細緻的工作,業主和物業人員之間常常發生矛盾,從事物業工作的員工和高管很難找到工作的崇高感,繼而也很難擁有服務客戶的澎湃熱情!該如何解決他們的心累,又如何能夠讓長城物業的員工從心出發來服務客戶?

此外,“一應雲智慧平臺”上線幾年了,小區業主們與平臺之間的粘性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物業與業主的關係似乎仍然停留在鬆散的淺層次。如何能夠真正鏈接業主?與業主們形成心與心之間牢不可破的關係?

致良知四合院老師給了陳耀忠一個顛覆性的啟發:技術固然重要,人心才是根本。得人心者得天下,這是商業的根本大道。現代企業固然不可以低估技術的力量,但也絕不能低估人性的力量。只有科技與產品是遠遠不夠的,沒有溫度,缺乏人文關愛的技術,註定走不遠!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 陳耀忠在2018企業家雁棲湖論壇分享長城物業的故事

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人民的物質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但心靈需求遠遠沒有得到滿足;城鎮化建設幾十年,房地產行業在空間上的競爭基本結束,而服務內容的競爭正在上演!這正是社區服務的巨大機遇。

長城物業的使命是“讓社區變得更美好”。如何讓社區變得更美好?如今的社區是一個陌生人的社區,居民們幾乎“老死不相往來”,沒有了“遠親不如近鄰”的舊日氛圍,這樣的社區如何能夠擁有美好和溫暖?

學習了“心-道-德-事”四部曲以後,陳耀忠明白:必須通過“提升長城人和社區人的心靈品質”,才能真正實現“讓社區變得更美好”這一使命,長城物業也才能通過解決社區重大問題,成為一個真正偉大的公司。

學習中華文化,讓陳耀忠的心變得敏銳而柔軟,他看到了物業管理行業的本質就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當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人的高層次需求就是被尊重和被愛。聚焦於滿足家庭和人的高層次需求,滿足家庭和人的心靈需求,這將是長城物業獲得未來成功的關鍵!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直達人心,與社區居民坐在同一個板凳上

2018年12月13日上午九點半,季景沁園向東時光讀書分享會如期舉辦。褪去企業領導者的身份,陳耀忠如家人一般同業主坐在一條板凳上,與大家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分享向東時光學習心得。“一直以來都是在新聞媒體報道、視頻、家書上感受陳董事長對我們業主的關心與呵護。今天終於見到真人了,非常激動!”一位居民激動地說。

陳耀忠的到來與加入,讓尋常的課堂泛起了不小的波瀾。冬日裡的教室,氣氛瞬間變得火熱沸騰。

小區業主張阿姨向大家分享道,她入住小區2年了,這2年長城物業的所作所為改變了她對以往物業公司的印象。她一直認為物業公司只有在收取物業費用的時候才聯繫她。然而在季景沁園,小區裡的物業服務人員(客服、秩序、保潔、綠化等)無時不刻不在對她提供幫助。張阿姨腿腳有時不方便,走路比較慢,物業人員看到,大老遠就幫她把大門打開,雖是小事,卻讓她覺得很暖心。今年在長城物業的帶領下,小區裡還開設了向東時光課堂,小區居民開始學習聖賢文化。她發現從物業員工到廣大居民的精神面貌,有了顯著變化。人們相互尊重、關心、理解、信任的新風尚,處處可見。大家都覺得住在這個小區,心裡很溫暖,很安全,很幸福。

小區一位聲樂老師曾老師激動地說:“我很受啟發,我也有同感,我也想通過聲樂教育,向居民和孩子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傳遞人間大愛。”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張阿姨所提到的“向東時光”就是長城物業3.0戰略的內容之一:構築心與心的鏈接,讓“陌生人社區”變成“熟人社區”。“向東時光”是致良知四合院提出的概念,也是長城物業3.0戰略的重要落地項目。長城物業在全國社區將構建1000所“向東時光”,通過這個小型學習會所,在社區裡傳播聖賢文化,將社區居民和物業服務人員鏈接在一起,促成社區志願者隊伍的形成,共建美好社區。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向東時光是實現幸福社區的“道”,是長城物業將“陌生人社區”變成“熟人社區”的主要路徑,這是一項利益民眾、利益社區、利益社會的偉大工程。長城物業計劃將“向東時光”逐步覆蓋至1000個社區,目前已經在全國建立了400多家向東時光小型會所。

陳耀忠強調,長城物業過去投入了很多資源進行互聯網和物聯網的信息化建設,如今則更加註重社區業主心與心的鏈接。今後,長城物業會持續組織社區志願者,以生命喚醒生命,提升人們的心靈品質,以“心與心”的鏈接,讓“陌生人”社區變成“熟人”社區。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天地萬物一體是中國哲學的至高境界。如今的長城人以業主心為心,把業主裝在心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就能夠與業主建立親密的鏈接。陳耀忠以及長城物業的高管與員工,能夠與業主坐在一個板凳上,把業主當作自己的家人,感受到業主的感受,急業主之所急,就把服務做到業主心中去了。長此以往,長城物業所提供的服務的無形價值會得到極大提升,對社會的實質性貢獻會顯著增加。“讓社區變得更美好”這句話不僅僅成為口號,而將是一個個真實的畫面。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直達C端,也要直達B端

學習中華文化,讓陳耀忠董事長打開了自己的內心,開始與社區居民進行心與心的鏈接,他到社區裡與居民坐在一個板凳上學習和交流,他也親自寫了一封信,由各個社區的物業經理直接送到每位居民的家中。

然而,除了直達C端。擺在陳耀忠面前的還有一個挑戰,那就是“直達 B端”。

一直以來,長城物業都著力於在機構更迭領域獲得項目,很少涉足新開發的樓盤項目。在他看來,大型地產公司都有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幾乎很少會把物業項目交給外部公司來做。長城物業善於做的就是啃別人啃不了的硬骨頭,在二手房項目裡競標,把別人做不好的項目拿過來,獲得業主委員會的認可!

然而,旁觀者清,在四合院老師看來,長城物業還應該大膽地挑戰自己,進入前期項目物業市場,駛入主航道!相比機構更迭市場,前期項目市場才是一個真正廣闊的市場,一定有不少地產巨頭並不願意涉足物業管理領域,寧願把它們建設的新盤項目交由一個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來服務。

戰略有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能做,一種是該做。“能做”是根據已有的資源,看看自己能夠承接哪些項目。“該做”是主動方式,積極主動駛入主航道。“能做”是一種舒適區裡的戰略。“該做”是挑戰自我、衝擊高目標的戰略主動!

很多公司都習慣於做“能做”的事情,卻不敢去挑戰“該做”的領域,導致自己困在事業的瓶頸裡無法自拔!長城物業過去也陷入這樣的誤區。

在四合院老師看來,做事就是做“勢”。只有帶領自己的團隊向高目標衝擊,才能在企業裡形成做大事之勢,才能點燃管理層的激情,才能帶領整個公司走出舒適區,突破瓶頸,走向藍海。也唯有駛入主航道,長城物業才能獲得超常規的發展,才能在物業行業未來的殘酷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發展是硬道理,假如長城物業不能快速發展,就無法抵禦外部強敵,無法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無法成為踐行中華文化的榜樣!


「深度」長城物業的“雙直達”之路|走進3.0企業


在四合院老師的啟發下,陳耀忠意識到過去的慣性思維遮蔽了自己和團隊,讓自己看不到前期項目市場的巨大機會!自己過去的心太小了,哪怕機會擺在面前,也會擦肩而過!

接下來,陳耀忠給自己擬定了計劃,自己作為董事長,不僅要直接抵達C端,也要直接抵達B端——親自拜訪行業內前50名的地產客戶,以自己的積極有為,贏得地產客戶的信任,贏得更為廣闊的前期項目市場的物業項目訂單!

從心上發現問題,才能從心上根本解決問題!中華文化的力量就是如此立竿見影!“心-道-德-事”啟示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事業!陳耀忠兩次在心上的躍升,使得他能夠突破自我瓶頸,實現了兩個直達:直達C端(社區居民),直達B端(地產客戶)。

人生重大秘密是內心擁有無窮寶藏,當企業家不斷地開發自己的心靈寶藏,便能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事業瓶頸,為社會做出實質性貢獻,成為行業楷模,成就偉大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