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選擇做一個清醒的人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選擇做一個清醒的人

1

心理學家阿希做過一個從眾實驗:

當參加測試的大學生走進實驗室時,

發現已經有5個人先坐在那裡了。

他不知道,這5個人都是托兒。

阿希讓大家作個判斷:卡片上4條線段,哪兩條一樣長?

線段差異明顯,正常人很容易作出判斷。

但5個托兒故意同時說出一個錯誤答案。

於是,一大串測試者跟著選擇了錯誤答案。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從眾心理:別人做什麼我跟著做什麼,我的行為就是正確的。

你去參加音樂會,在路口遇見一群人。

他們都在仰望天空,於是你也跟著仰頭觀望。

音樂會上,一個人帶頭鼓起掌來,

你也跟著鼓掌,整個大廳掌聲雷動。

音樂會結束,你去更衣室取外套。

看到前面的人將一枚硬幣扔進碟子,

你也慌忙從兜裡找出一枚硬幣扔進去。

......

我們常以為自己很有主見,其實恰恰相反——

我們習慣依附於他人,沒有自己的思想;

習慣跟隨別人瞎起鬨,沒有自己的主見;

習慣人云亦云,沒有判斷事情真偽的能力。

2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選擇做一個清醒的人

1895年,勒龐寫了一本經典著作《烏合之眾》。

此書出版後,以每年再版一次的速度瘋狂傳播。

這本書為何具有如此魔力?

它道出一個真諦:聰明的個體陷入群體就容易變成傻子。

個體大多是聰明的、理性的、冷靜的,

但一旦陷入群體或成為群體的一部分,

就容易變得迷信、盲從、愚蠢、暴力:

1.群體不善於推理,卻急於採取行動;

2.群體衝動、急躁,易受暗示和輕信;

3.群體的智慧,低於個體的智慧;

4.群體充滿原始的暴力和嗜血的慾望;

5.群體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所謂烏合之眾,就是說再聰明的人都有傻逼的潛質。

“一旦融入一個群體,你就會傳染上他們的動作、習慣以及思維方式,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

3

柴靜剛進央視時,老師是陳虻。

陳虻啪地將一盒煙拍到桌子上。

問柴靜:“這是什麼?”

柴靜回答:“煙。”

“我把它放醫學家面前,說請您寫三千字。他肯定會寫尼古丁含量,吸菸的人肺癌發病率是不吸菸人的多少倍……”

“我讓經濟學家寫三千字,他肯定會寫:菸草是國家稅收大戶,菸草走私對經濟的影響……”

“我讓搞美術設計的寫三千字,那哥們肯定會寫:色彩、標識的個性創意……

然後,陳虻翹起腿,對柴靜說:

“現在,請你寫三千字,你會寫什麼?”

柴靜一下蒙了,不知從何入手。

陳虻說:“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座標系嗎?”

借用陳虻的話:你有看待事物的座標系嗎?

遇到一件事情,你想過這五個問題嗎?

1、這個事情有沒有證據和理由支撐?

2、這個理由/邏輯是否能夠推出結論?

3、這裡面是否隱藏了某種價值觀假設?

4、其中的證據/事實是否能有效支撐理由?

5、是否存在隱藏或模糊不利的證據/事實?

如果你不能明確判定,那就請:

1、不要輕易妄下結論;

2、不要輕易急於站隊;

3、不要輕易評價別人;

4、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評論左右;

5、不要隨便說什麼感同身受。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守腦如玉”。

4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選擇做一個清醒的人

當年,小澤征爾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

他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參賽。

小澤征爾全神貫注地揮動著指揮棒。

突然,他發覺樂曲演奏得有些不自然。

他以為演奏家演奏錯了,要求重奏一次。

但重奏的樂曲依然不夠自然。

小澤征爾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

他喊聲一落,評委們立即站起來,

報以熱烈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

前面選手雖也發現了問題,但都放棄了意見。

1998年,香港廉政公署公招首席調查主任。

43歲的蔡雙雄參加了這次選拔考試。

可是,最後一道題把蔡雙雄難住了。

題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保護環境採取了哪些措施。

分值20分,答不出就意味著出局。

蔡雙雄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半點舉措。

最後,他在試卷上寫下:我想不起他採取過什麼舉措,我不會答。

兩週後,結果公佈:只有蔡雙雄入選。

原來,李世民根本沒有采取任何舉措。

這道題,目的是測試應試者的誠信度。

守腦如玉,才能有這般的定見和遠見。

05

胡適先生在贈言北大哲學系畢業生文章裡,

曾引用禪宗的一位高僧所言:

“達摩東來,只是要尋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何為“不受人惑的人”?

胡適先生說:“他不容許偏見和個人的利益,

來影響他的判斷和左右他的觀點。

他一直都是好奇的,

但是他絕對不會輕易相信人。

他並不倉促的下結論,

也不輕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見,

他寧願耽擱一段時間,

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時間來查考事實和證據後,才下結論。”

胡適先生的話,更適合用於這個時代。

在這個信息、思想、流言、謊話滿天飛的時代,願你我學會“守腦如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