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從常理中規避踩雷的風險!從康美暴跌說開去!

股市不好,雷也格外的多,動不動一字跌停,著實讓人不爽,如是重倉或有融資那個不爽就更不用提了,今天就說說怎樣才能儘量的不踩雷或少踩雷。

一、 即然以康美開的標題那就先說康美吧,康美藥業近日的一字跌停計2個,週五又跌的4個多點,短短3個交易日百分之二十多的回撤不可謂不慘烈,況且前期已然跌了不少,若從高點22元多算下來已經被斬去三分之二,導火索是證監會的調查,真相公佈之前,是不是雷尚無定論,但康美確實有違悖常理的地方,並且不止一處,這其實就為暴跌埋下了伏筆:

1、現金結構不合常理公司擁有大量的貨幣資金,但是公司為什麼還要大量借款,

2017年公司貨幣資金為340多億元,這部分錢放在銀行吃利息,公司短期借款+債券+短期融資券一共為240多億,這部分錢的的使用成本肯定高於銀行存款利率,那問題就來了,這就好比居家過日子,你有銀行存款,定期也好、活期也好假設有100萬,現在你要用錢,而你偏偏不用這100萬而是以更高的利率從銀行貸款150萬,一般人都不這麼做,除非你背後有什麼別的目的。對於家大業大的康美來說,如果金額較小,也無所謂,但康美這個金額是百億級的,從過日子的角度分析這顯然不合常理。公司對這方面的解釋是便於再投資擴大生產,用著錢的時候再融資貸款什麼的來不急,況且康美是民企,也不好貸款,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講這個合常理,我的小公司就是這麼幹的,只是金額少的多。只是康美這個二三百億的資金規模超出我的理解範籌,況且這多麼錢一直也沒怎麼用,說用錢而長時間不用或用不了這麼多錢,從資金使用上來說存疑,要麼如馬興田說的公司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格局很大,要麼有問題。

小結:有點不合常理,存疑。

2、從利潤增長率上看不合常理:近五年來利率增長如幾何級數樣的穩定。

來看康美的財報:2018前三季度:21.11%,2017:21.55%,2016:21.02%,2015:20.98%,2014:22.14%,從這五年來看,業績增長那叫一個穩,無論從極差、方差等各方面來講都是非常的穩,穩定的讓人產生懷疑。有從事企業經營的的都知道,如果讓一個企業連續五年保持這麼穩定的增長是多麼難,茅臺做不到,五糧做不到,格力也沒做到。有人說,做了財務平滑,做平滑處理成這樣也絕非易事,況且你是怎麼平滑出這麼一致的平穩增長結果?當然也不能完全否定馬興田夫婦經營有方的可能,也許我真的眼界窄見識少,以現在我的能力理解不了,能理解啥咱就幹啥吧,像是格力的淡季壓貨、無人工廠、智能裝備和經銷商利益捆綁,茅臺酒不愁賣等,這些能夠理解,所經就敢下重倉。對於康美利潤這事肯定是超出了我的能力圈,所以我不敢下重倉。

小結:事出反常,不合常理,超出自己能力圈,質疑。

3、康美吸引我的地方:中藥飲片顆粒、智慧藥方: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本著這一原則,買了康美 的罐裝菊花、罐裝檸檬泡水喝,說實話質量真不錯,論外觀、論品質都是一流。關於智慧藥房也非常認可,為此給康美公司打過電話尋求合作事宜,被告之只和當地政府或醫院合作,看了看我名下沒有醫院,政府也不是咱家的,就放棄了。無論中藥飲片顆粒、智慧藥方不都是中國中醫藥發展的大方向嗎!況且康美還有產地結合等優勢。

小結:認可+嚮往之

總結:第1條存疑,第2條質疑,第3條認可+嚮往之,綜上所述,重倉康美不敢,又捨不得,只好先建點試驗倉,21元左右買入了200股,第一次大跌破20元,認為是假摔,本著抄一把的心態買了200股,又跌又加200股。還跌,這走勢我已經理解不了了,說明 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至此不敢加倉,況且600股一萬元左右也是我給實驗倉制定的限額,萬事不能由著性子來,定了紀律是要執行的。

二、有悖常理的先例

太遠的就不說了,說幾句樂視吧!樂視退市前大概是2015年的年報將所得稅做了-2.4億的處理。天啊,這是說公司幹了一年,不但不繳稅,稅務局還得返還你2.4億的稅,你說這可能嗎?這麼不合理的事竟然還合乎會計規則.......,但它很快倒掉了!

三、 順便 說一下大V,大V的話不能不聽,不能全聽,我們看大V發言,更多的是看他講的道理和思路,擇其有用者用之,不是跟從,更不能盲從,不然終擺脫不了人云亦云的結局,其實這個道理老祖宗早就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

備註:以上數據可能存在著細微的差別,但無關結論,因為一定程度上我們追求的是模糊的正確。(作者:catd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