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明星片酬降價”的新聞沸沸揚揚,但筆者瞭解到,對於“天價片酬”的整治,從去年8月份就開始悄悄發生變化:大牌演員普遍處於觀望狀態不敢簽約,青年演員片酬腰斬甚至打了3折,不少新戲暫停,部分明星開始自降身價……
不僅片酬降價,《人民日報》連發4條微博,痛批“流量明星”及其數據造假,緊接著《光明日報》、《北京日報》也紛紛跟進,就連共青團中央、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紫光閣》也發起助攻!
受此影響,微博火速修改了轉發和評論數的顯示方式,一場針對流量明星的“打假行動”正在進行。
- 部分明星片酬降至3-5折,但更多明星還在繼續觀望!
近日,有消息稱,準一線青年演員,片酬普遍降至3-5折,有媒體說,藝人片酬上限為7000萬,也有媒體說,3000萬以上會被監管……
網絡大電影諮詢了多位業內人士發現,大牌明星少有接戲,二三線明星確實普遍降價,據說,某“霸道總裁專業戶”演員從8000萬片酬降至2000萬,某講述戀愛幾件小事的流量小花片酬從5000萬降至1800萬……
但不管上限3000萬還是7000萬,似乎都只是傳言,只是在政策尚不明朗情況下的眾說紛紜。
2018年6月,中宣部、廣電總局等五部門聯手下發《通知》,明確演員和節目嘉賓最高限額!
接著,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和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製作公司發表“聲明”,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在這樣的情況下,確實有部分演員片酬降至3-5折,但大多數大牌明星依然持觀望態度,等著第一個“觸碰紅線”的人,看他會有什麼結果,而這個結果勢必對未來產生指引。
- 《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紫光閣齊上陣,一場針對流量明星的“打假行動”正在進行!
除了片酬降價之外,《人民日報》似乎瞄準了“流量明星”真正的本質——“流量”。
對於“流量明星”來說,流量關乎人氣,更決定身價,可以說“流量”代表著一切,而“流量造假”早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2019年開年,《人民日報》連發4條微博,正式向“流量明星”以及“流量造假”開火,發起了一場“流量脫水”運動!
1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矛頭直指“流量明星”的鎖場、刷榜、買粉絲,稱“不僅會對影視產業造成致命傷害,也將對社會文化生態產生汙染”,併發出質問“誰在給流量數據造假打造溫床”?
接著《人民日報》連續發表微博,感慨“明星流量數據節節攀升,8億網民不夠用”,並稱,當務之急,是整治違規行為,走出“唯流量論”。
面對《人民日報》的開炮,《光明日報》《北京日報》等紛紛跟進,連共青團中央和中共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的“紫光閣”也發起助攻。
“紫光閣”從1月5日-9日,連發4條微博,痛批“流量明星”,並呼籲“沒有高質量作品做支撐,那些拙劣的表演終將被揭穿”。
很明顯,相關部門要治理的就是那些——“刷”出來的流量和“造”出來的明星。
受此影響,就連微博都對評論和轉發規則做出更改,設定上限均為100萬+,將於1月底上限測試。
也就是說,“流量明星”不僅片酬被限制在5000萬內,就連評論和轉發數的顯示也被設定上限100萬+,從根本上治理數據造假亂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6日,廣電總局開通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系統,通過海量用戶大數據,最終實現樣本全覆蓋,輸出開機用戶數、觀看用戶數、收視率、市場佔有率等30項核心指標,徹底破解“收視造假”現象。
流量時代給行業留下了一條捷徑,那就是粉絲造就明星,而不是作品。2018年,已經是“流量明星”大面積失靈的一年,而2019年將是流量明星全面崩塌的一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打擊流量明星的“流量造假”,限制流量明星的微博影響力,治理“天價片酬”,杜絕刷收視帶節奏,呈現真實的“收視效果”,這樣的多管齊下,就是要治理那些“刷”出來的流量和“造”出來的明星,讓明星徹底脫離“流量”,讓流量不再造假!
閱讀更多 探影小分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