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苞全人發展工作坊:給孩子的時間留白

栗苞全人發展工作坊:給孩子的時間留白

在大城市裡,要問誰最辛苦,我覺得中小學生一定是名列前茅的。在最早班的地鐵、公交車裡一半以上是他們,課間、午休也在寫作業,到了晚上還要挑燈夜戰到很晚;週末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能看到揹著書包的孩子們穿梭於各種輔導班之間,有的一天還要趕上好幾場課,學校作業都是在輔導班裡利用課間或是午休完成;上了中學以後,考試排名就會以周、月的頻率降臨;中考和高考變著花樣兒地改革,在減負的口號下不斷增負。

當我們的孩子進入了公立學校的那一天,我們就陪伴孩子進入到這個教育環境裡。在孩子上小學五年級以前,我都好像一直活在我自己理解的教育環境裡,所以我沒有給孩子報奧數班、作文班,而是隻選擇了一個輕鬆的外教英語課,剩下的是規劃每個寒暑假帶他去哪裡開心、開眼界,再有就是孩子屋裡的書架書櫃逐漸被我買給他的書填滿。直到五年級的一天在偶然聽到其他家長聊天時我才知道原來孩子小學對口的四所中學都在區裡排名中後水平,並且根據逐年收窄的擇校通道和就近入學的派位機制,進其中排名中等的學校也是要靠運氣的。根據我自己初一時的親身經歷,我知道一個不良的中學教育環境會對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產生多麼負向的作用,所以這個消息如同一根鋼針扎醒了我,讓我看清了事實真相。我很希望孩子在一個校風良好、教育質量高的中學裡繼續學業,在和兒子交代了情況後,孩子也表示要上一個好學校,由此,我們娘倆也有些悲壯又無奈地加入了擇校大軍。

在我進行了充分調查研究、瞭解擇校路徑後,我選擇了輔導機構、做好備戰計劃、儲備好銀子,陪伴孩子經歷了近兩年的惡補奧數、英語,參加各種競賽和考試的時光。過程中他很辛苦,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沮喪難過,太累了也想歇下來,每當這些時候我只有鼓勵他、激勵他,這個期間我們倆更像是戰友。在經歷了很多場考試,很多次心理煎熬後,接到目標學校錄取電話通知的一瞬間真是欣喜若狂。回首陪伴孩子小升初的經歷真的覺得我自己高考也沒有這麼辛苦和煎熬,尤其是看著那麼小的孩子要做那麼多刁鑽古怪的題目,記憶那麼多定理、單詞、句型,真的是心疼。“人生能有幾回搏!”是我在這期間一直鼓勵兒子的話,我相信小升初的經歷是會對他有幫助的,畢竟是一次重大的人生經歷。

進入中學後,課業的壓力顯然更大了,作業量也明顯增加了。初中只有三年,而我家孩子這屆學生在教委的再次大力改革下也喜迎更大的更迫在眉睫的中考壓力。對於學習,我一直主張培養興趣和有效的思維方式,也是基於這種考慮,我給孩子選擇了符合我理念的一個數學課外班和一個語文輔導,分別佔用了週末的兩個半天。雖然我是一片好意,然而作業和上課就把週末時間都填滿了,這樣的週末過得真是緊張,想去個公園、打個籃球、看個電影都變得難以實現。開學兩個多月後的一天,我走在路上,突然意識到這不是一個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時間安排,我要改變它,我要給孩子的時間留白!

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我以為這個道理在時間和大腦上也是如此。而現代的腦神經科學研究也發現緊張和壓力會影響大腦運作的效率,所以孩子的時間如果都被作業和上課全部佔滿,大腦也都被各種知識塞滿,那麼他們就失去了讓思想、想象力、樂趣自由馳騁的時間與空間,那麼獨立思考的精神和蓬勃的創造力就會離他們遠去,那麼我們不過培養了一些知識的存儲器和知識的搬運工而已。不僅如此,他們也難以有時間和空間去感受自己、感受他人、感受大自然、感受這個世界的各種美好,這對於他們形成健康溫暖、積極向上、謙卑包容的人格也是極其不利的。基於這些反思,我調整了課外班,並在和孩子交流了我的感受和想法後和他一起制訂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週末時間安排:把那些要“留白”的時間優先放置在時間表裡,反過來促進做作業效率的提升。

處於VUCA時代,周遭的環境又不那麼給力,競爭那麼激烈,這些都讓人們愈加恐懼、焦慮、繁忙,在壓力之下也更加盲從,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好的發展,只是要做一個智慧的父母則需要我們首先想想我們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什麼是真正能支持他們過好他們人生的品質和素質?

歡迎各位親愛的讀者和我交流分享您對孩子教育的思考和經驗。如果您能給自己的時間“留白”,您最想在留白的時間裡做些什麼呢?孩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