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 高利用率勢在必行

木材加工業以木材為原料,主要用機械或化學方法進行的加工,其產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初加工產品有電杆、坑木、枕木和各種鋸材,再加工產品有建築構件、傢俱、車輛、船舶、文體用品、包裝容器等木製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種人造板、膠合木等。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國內木材需求不斷增長,推動木材加工業的蓬勃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工業木材消費約60141萬立方米,其中造紙消費佔64.48%;其它人造板、實木地板和木質傢俱製造等約佔35.52%。

木材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 高利用率勢在必行

工業消費結構圖


不過,雖然木材加工業取得顯著進步,但在原木和鋸材等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國內木材產量有限,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具體來看,2017年,中國進口木材合計(原木+鋸材,原木材積)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達到10849.7萬立方米,金額199.86億美元,分別增長15.6%和23.2%;2018年1-7月,合計進口木材6598萬立方米,預計全年將超過1.1億立方米。

木材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 高利用率勢在必行

進口木材表


其中,俄羅斯、新西蘭、美國、加拿大、泰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等7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木材佔我國進口木材的八成以上,2018年上半年達81%。

木材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 高利用率勢在必行

進口木材區域表


國內木材產量方面,由於我國森林資源結構不合理,用材林的成熟林過少、質量差,森林覆蓋率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木材產量增長後勁不足,2014年開始已進入下行通道。

木材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 高利用率勢在必行

全國森林覆蓋率表


2013年,國內木材產量達到8438.5萬立方米,而到2016年木材產量已下降至7775.9萬平方米。預計未來幾年仍將持續下滑,到2023年木材產量約為5859.8萬平方米。

木材供需矛盾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 高利用率勢在必行

木材產料預測報表


綜上所述,我國木材加工業正面臨資源環境、木材供需矛盾等問題,但市場需求依舊旺盛,行業未來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

未來需提高綜合利用率水平

針對當前發展形勢,在供需矛盾的情況下,木材加工企業需提高綜合利用率水平來應對。長期以來,我國對人工林木材性質與林木培育、加工利用關係的基礎研究十分薄弱,對木材功能性改良等方面高新技術的採用仍停留在粗放的研究水平之上,以致我國現有的人工林一方面材質材性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不能根據其材質材性進行充分合理利用,造成在緩解木材供需矛盾方面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因此,提高綜合利用率水平將成為行業發展主要趨勢。提高綜合利用率意味著需要開展木材高效加工利用技術、非木質資源利用和廢棄木材的循環再利用技術研發,以提高木材和非木質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保證有限的木材資源滿足日益增長的木材市場需求。通過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提高林業產業素質,不斷促進森林採伐利用率和木材綜合利用率的提高,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除了提高利用率,大力發展木材節約代用也將行業發展方向之一

。對此,需進一步加大對木材節約代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研究開發力度,提高木材的防護能力,推廣木材的乾燥、防腐、防蛀蝕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突出抓好電力、鐵道、工礦、包裝、住宅建設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木材節約代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