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沃是未來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中國控股

從10月底福田汽車(600166)發佈2018年三季度財報到今天,福田曾經歷漲停,漲幅達9.88%,與67%寶沃汽車控股權密不可分。儘管福田汽車否認了與恆大就寶沃股權轉讓事項進行過接觸,但此前傳出神州優車、復星集團、五礦集團等公司都有意競買。無所謂虧損與否,如今,都已成了各大資本集團的香餑餑。寶沃股權是否能讓市場或未來的合作商有利可圖呢? 在2017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福田汽車在第34名,同時位居商用車行業第一、汽車行業第四,該排行也是讓福田汽車連續13年位居商用車行業第一。

根據2016年到2017年兩年的數據顯示,公司營收最高的輕卡,其營業額分別為174.12億元、219.63億元。其次是大中型客車,2016年到2017年的銷量為108.75億元、77.73億元。輕卡和大中型客車分別佔到了營收的42.47%和15.03%,兩者加起來就佔到了57.5%。而排名第三的就是乘用車,收入佔比由2016年的9.71%上升到2017年的11.1%。而2016年以前公司並沒有推出乘用車。以此看來乘用車的收入佔比似乎非常可觀。

然而來到2018年後福田汽車的整體銷量出現下滑,特別是乘用車業務,何況汽車市場增速暖慢,出讓寶沃股權,對福田來講實為明智之舉。

新能源+SUV=未來市場

近年來,全球汽車產量逐年上升, 2016 年前全球汽車產量達到了 9,497 萬輛,同比增長 4.7%。汽車產量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新興市場國家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勢以及巨大人口數量帶來的市場需求,而中國依舊是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利好下,2018 年全球汽車市場有望保持低速增長, SUV仍是增長主力。

中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七大戰略性產業之一。在眾多正面政策的鼓勵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螺旋式上升,一年一個大臺階。2020年規劃為200萬輛;政府又發佈了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就目前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模式,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強國潛心研究的樣本。

截止到2018年,拿到新能源汽車的“準生證”的企業不超過15家,但目前活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造車新勢力已接近50家,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的新勢力只能採取代加工的方式實現量產。而寶沃汽車早已擁有傳統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的雙生產資質。5月份發佈首款純電動四驅SUV寶沃BXi7。一個月後,寶沃汽車10萬輛下線,意味著寶沃汽車無論是在傳統能源還是新能源上都具備了強大的生產實力,且寶沃在汽車的電動化,電動車,混動汽車這幾個領域都有所佈局。

中國製造 佈局全球

寶沃Borgward在60年代是非常著名的品牌,在歐洲知名度很高,這將對未來拓展歐洲市場,招聘國際化人才有很大幫助。寶沃品牌創始人,卡爾.寶沃是一個天才工程師,而德國非常推崇工程師文化。因此,寶沃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有著天然便利。

寶沃汽車被北汽福田全資控股後,2015年於中國北京成立寶沃汽車集團。目前分別在中國、德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國家正式運營。寶沃的經銷商已經遍佈中國、東南亞、非洲、南美、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家,在全球市場擁有上百家經銷商。

去年9月份寶沃集團在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寶沃召開了全球經銷商大會,參加大會的有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等全球範圍內的二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經銷商集團代表。這次經銷商大會寶沃汽車與阿根延、哈薩克斯坦、秘魯和菲律賓等多個國家的經銷商集團簽署了合作的協議。

百億的先驅

寶沃創立以來,北汽福田已投入超百億資金給寶沃用於研發、工廠建設等領域。目前,寶沃汽車已經擁有來自全球12個國家、16個汽車品牌、2300多名頂級工程師人才,其中工程技術人員在整個寶沃員工中佔比達40%。還有專屬的名為“寶沃三劍客”全球工程師和運營團隊。這三劍客分別是研發技術方面柏爭先(現任寶沃汽車集團副總裁兼工程研究院院長)和Philip Koehn(現任寶沃汽車集團管理董事兼CTO ),造型設計方面Anders Warming(現任寶沃汽車集團副總裁和首席設計師),自動駕駛方面JoeXing(現任以及寶沃汽車集團北美研發中心自動駕駛總監)。他們都曾是知名車企的頂尖設計師或是某領域的尖端人才。

在研發上的投入,寶沃每年有5500員工,其中2000個都是工程師,所以研發人員的比重非常高,人員結構說明技術的驅動力很重要。整體每年研發投入佔成本有百分之幾十。

寶沃有一個稱之為工業4.0的汽車生產工廠,智能化是重要標籤。

工廠內的衝壓車間自動化程度可以達到100%,車身車間自動化率達到95%。在汽車生產機械化的如今,算是比較高的水準了。關於節能環保,寶沃採用沸石轉輪+RTO、TNV等廢氣處理技術,是北京工廠解決廢氣最好的方法。另外,寶沃採用柔性製造,指的就是對於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適應能力。寶沃的八條生產線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柔性製造的關鍵,適應不同需求的製造。八條生產線帶來的八種模式,柔性化的處理,一定程度上能最大程度發揮工廠的生產力。

產品線的搭建及投入,對於汽車製造來講,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筆鉅額的投入,單團隊和工廠就值得且有希望在未來的汽車製造業裡有一席之地。

寶沃品牌之所以目前有如此多的質疑,主要是之前在宣傳上有點過頭,將自己和奔馳、寶馬、奧迪相提並論。雖然寶沃曾經和這些品牌在一個水平上,但早已不能同日而語。面對大眾的質疑,現在的寶沃稱自己為:一箇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

拋開過去來講,寶沃自身的確有品牌和基因方面的優勢,而且目前福田已經投了100億的資金在寶沃的項目裡,寶沃自身的團隊和產品線等都是不可小覷的資產,且還擁有強大的市場資源和較高的海外知名度。未來,如何能讓中國控股成為汽車市場的明天,或許這才是資本興趣盎然的原因吧。未來誰能讓這個品牌繼續發光發熱,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