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個問題,還原真實的自己

怎樣客觀的評價自己?自己看自己時總會有濾鏡,自我感覺良好。

評價自己,還是比較難的,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

有人說:英雄往往喜歡征服世界,卻不能征服自己。比如,劉邦,李世民,朱元璋,朱棣等等;

而聖人追求征服自己,而不想征服世界。可見任你是如何堂堂七尺男兒,也不容易征服自己。

我們對自己的成功往往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強,又努力;而萬一我們不成功呢?

我們往往會歸因於運氣、家庭等等社會因素,或外界因素。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是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

那麼如何客觀評價自己呢?

這七個問題,還原真實的自己

1)我有什麼

包括原生家庭、經濟,甚至包括自己的智力因素;

2)我會什麼

原來的情況,是父母帶給的;但是我自己呢?哪些是通過我自己的雙手,贏來的機會於能力?

3)我努力程度如何

無論先天條件是什麼,我足夠努力嗎?我用盡所有力氣了嗎?我一直努力嗎?

4)我得到了什麼

通過我的努力,我現在的情況,哪些是我靠雙手得到的?

5)我現在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過往已經過去,現在,留在手上的牌,還有什麼是利於我的發展的?

6)我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挑戰嚴重嗎?情況會越來越好,還是會越來越糟?

7)我接下來還要做什麼?

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是什麼?如何進一步讓自己有競爭力?

完全客觀的評價自己不大可能。就如心理學說的,如果能無限接近,已經很不錯了。

這七個問題,還原真實的自己

客觀的評價自己,這件事兒我覺得永遠不可能實現。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你永遠沒法站在一個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待自己。

你所擁有的那些看待和評價,僅僅是通過別人的嘴巴結合自己的感受,綜合起來之後所得到的一個。

第一、評價自己這件事兒為時過早

個人一直覺得,如果當你還活著的時候,你想聽別人對你的評價是有點傻的行為。即使你死去了兩年讓別人評價,那也是有點不太對。

因為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死者為大。我們的內心當中一直有一點叫死亡崇拜。

甭管是誰生前犯過多大的錯誤,只要人去,那麼我們就會對他的一些事蹟進行提煉。

第二、評價這件事,需要三觀來支撐

經常講三觀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世界觀是決定我們三觀的底層觀念。你成長的環境是什麼?你接觸過哪些人?

你讀過哪些書,你曾經聽到過那些話,都是決定你成為今天你的重要因素。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一直強調,我想給自己的子女營造和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在世界觀的底層觀念打造上面下大功夫。花大精力。

所以說一個人想評價自己,如果說你的三觀不被打碎了,重組的話很難有一個客觀公正的。

這七個問題,還原真實的自己

第三、人對自己的評價受心情影響,受階段影響

比如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但是的時候他的個人崇拜達到了高峰,我覺得在某一時刻他也覺得自己真的是無所不能。

但是在長征之前他還沒有進入中共的領導核心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評價可能就過於的謹慎和保守。

當然這裡僅僅是舉一個例子啊,所以說當我們處於春風得意的時候,你對自己的評價一定是很優秀的。

但當我們一個人面臨的挫折坎坷人生逆境的時候,你對自己的評價究竟是誇大了呢還是極度縮小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