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手下的四樑八柱,人才濟濟,與德雲社相比如何呢?

青曲社和德雲社相比,好比是王先生遇到了牽著一隻斑點狗、手裡拿著切開火龍果的汪太太,差得不是一兩點啊,幾乎沒有可比性,不在一個量級上。四年前,青曲社勢頭很好,大有比肩德雲社的衝勁,可惜一手好牌打爛了,非得攀高結貴。

苗阜手下的四梁八柱,人才濟濟,與德雲社相比如何呢?

青曲社的“四梁八柱”是指誰,實在找不到依據,或許是十二根棍子的意思吧。當初成了青曲社,有一半是仰仗西安相聲名家鄭小山和鄭文喜老哥倆,如今隨著鄭文喜的仙逝、鄭小山的隱退,以及盧鑫和玉浩的自立門戶,青曲社除了苗幫主和搭檔王聲之外,好像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知名演員,何來“人才濟濟”一說。

苗阜手下的四梁八柱,人才濟濟,與德雲社相比如何呢?

曾經的骨幹盧鑫玉浩現在挺紅,全國巡演收穫頗豐,可惜他們已是“相聲新勢力”的掌門了,沒青曲社啥事了。在參加《笑傲江湖》並奪冠時,盧鑫也沒提及青曲社三個字,如此境地也不知道苗幫主心裡什麼滋味。按理說,盧鑫還是苗幫主的師侄,又曾經是青曲社成員,丟失人才不說,還烙下了不愉快的印記,這其中的緣由怕是隻有當事人知道了吧。

苗阜手下的四梁八柱,人才濟濟,與德雲社相比如何呢?

德雲社隨便拿出八隊之一,都可以完勝青曲社。2017年年底張雲雷帶領“德雲三寶”A組,一行七人到西安跨年演出,逼得青曲社傾巢而出,苗幫主更是邀遍西安相聲百名藝術家助陣(號稱)。結果“小辮兒”張雲雷一戰封王(平西王),演出現場“滿坑滿谷”,而苗幫主連觀眾照片都不敢曬。

苗阜手下的四梁八柱,人才濟濟,與德雲社相比如何呢?

真要和德雲社一比高低,還是踏踏實實研究曲藝藝術、多創作好作品吧。別一上春晚、搭上曲協,就膨脹的不行。除了不斷蹭德雲社WIFI外,老是曬些開會照片,毫無意義,於事無補。觀眾喜歡的是作品和人品,不是哪些虛頭虛腦頭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