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孝文為什麼能成為白鹿原中結局最好的人?說明了什麼?

人狠心黑話不多,《白鹿原》中白孝文為什麼結局最好?

白孝文為什麼能成為白鹿原中結局最好的人?說明了什麼?

白孝文不是一個好人,但是你很難將他定義為一個壞人。

因為家教嚴謹,年幼的白孝文是一個十分聽話的乖孩子。他做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和鹿兆鵬、黑娃,三個人一起藉機溜出課堂跑到白興兒的莊上看他給牛馬配種。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孩子對“性”的窺探都是絕對禁止的,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在小孩的眼裡沒有“性別”之分。三個年幼的孩子越過了這條界限,自然免不得受到家長的嚴責重罰。

這件事對黑娃和兆鵬的人生成長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卻成了白孝文青春期裡最大的心理陰影。因為他差點被他爹白嘉軒以家法的名義給打死了,肉體上刻骨銘心的痛,讓白孝文的整個青春期都變得畏縮懦弱。直到成年,他的心裡依然維持著對性的恐懼,這種恐懼的背後是他父親白嘉軒鞭子的威脅。

白孝文十六歲,娶了一個比他大三歲的女人。初嘗禁果之後,長久的壓抑導致了他對情慾無節制的渴望。年輕人還在長身體,這時他的家人不合時宜地干涉了這對年輕夫妻的情感生活。奶奶會在半夜裡蹲守在牆根下,故意咳嗽阻止他的縱慾過度;父親白嘉軒則以聖人的教化對他進行旁敲側擊的教訓。

不當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白孝文心理上的二次傷害。就像封建社會的皇族太子一樣,白孝文接受的是成為“未來族長”的教育模式。他的生活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束縛著,因此他沒有快樂的童年,也缺少瘋狂的青春。他恪守父親的教導,循規蹈矩,唯唯諾諾。相比於同年齡的鹿兆鵬和黑娃,壓抑之下的白孝文身上缺少作為男人的勇敢和反抗的陽剛一面。

如果田小娥沒有引誘他,白孝文的人生或許就此平淡庸碌地發展下去,最終成為一個無用的好人。

田小娥報復性的引誘,讓他這個族長的大公子滑向了封建禮教的對立面。他的身體裡一直壓抑著一種對肉慾的渴望,對美色的垂涎,所有當田小娥以美色作為誘餌,他立刻就上鉤了,並且無法自拔。

白孝文為什麼能成為白鹿原中結局最好的人?說明了什麼?

白孝文被田小娥引著,鑽進了破瓦窯。這一出格的行為,突破的不僅僅是白孝文日常的生活規範,還有家族篤信不疑的禮教法則。他從一個傳統意義上循規蹈矩的乖兒子,墮落成一個色迷心竅的不肖子。

被父親以極為嚴厲的族規家法在眾目睽睽之下嚴懲,白孝文十多年來苦苦維持的尊嚴遭受來自父權的無情踐踏。從此白孝文心裡,對家族以及父親,充滿了恨意。家族和父親的期待,成了他背叛的對象。他背叛的方式就是作踐自己,破罐子破摔。

和父親分家後,白孝文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敗家子。他把祖上幾輩人傳下來,分在他名下的土地和房子都賣了。再也沒能管著他,踢房賣地的報復讓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白孝文賣地賣房得來的銀錢,全部揮霍在和情人田小娥吸大煙、耍牌九,甚至他家裡的媳婦竟然餓死了。媳婦死了,孝文也不傷心,他成了天不收地不攬的遊民,早晚都泡在小娥的窯洞裡。

白孝文為什麼能成為白鹿原中結局最好的人?說明了什麼?

縱情聲色,壓抑和束縛導致了不可收拾的放縱和墮落,白孝文成了潑在地上的一碗水。流向了人性的最低處,沒有節制的揮霍和縱慾,讓他淪落到了討飯的地步,從高高在上的族長兒子變成了人人嫌惡的叫花子。

促成他人生的第二次蛻變和轉折發生在他被餓得瀕臨死亡的那一刻。好多天水米未進的白孝文餓的暈厥在土壕裡,差點被野狗當成死屍吃掉。來自長工鹿三的揶揄和其他人的冷眼,讓走到鬼門關的白孝文燃起了活下去的慾望。快要餓死的白孝文去搶舍飯,從德高望重的白家門樓裡逃逸出來的這個不肖子孫,使在座的白鹿原的上層人物們感慨不已,惋惜憐憫。他不僅得不到絲毫的溫暖和慰藉,反而更加窘迫,透徹地領受到墮落者的羞恥。

觸底反彈,白孝文是《白鹿原》中唯一體驗過死亡滋味的人。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成為最大贏家的原因。一個人連死亡都經歷過,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他失去了父親的期待,失去了財產,失去了尊嚴,甚至差點失去生命,一無所有的白孝文,無所畏懼。他在失去一切之後,終於成長為一個適應力最頑強的人,他對生命和生存的渴望,因為對死亡感知的經驗,超過了書中的任何一個人,超過了鹿兆鵬和黑娃。

他走了一條捷徑,就是去當兵扛槍。誰掌握了槍桿子,誰就有權力。白孝文以其強大的適應能力很快當了保安團的營長,成為白鹿原上最有權勢的一個人。這時候,他人性的惡逐漸萌芽。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不擇手段。鹿子霖被抓進去,他落井下石,買了鹿家的土地和房子,為了報復鹿子霖當年對自己的愚弄,一報還一報,他拆了鹿家的房子。

這個曾經被趕出家門的不肖子,在升官發財後,又開始謀求補全自己墮落時期失去的東西。他要求認祖歸宗,但是再也不是那個循規蹈矩的白家子孫,而是一個本質上市儈圓滑、老於世故,卻假裝成孝子賢孫的惡人騙子。

白孝文為什麼能成為白鹿原中結局最好的人?說明了什麼?

白孝文為了生存所磨鍊出的人狠心黑,在他槍殺自己的團長,出賣同事邀功請賞表現的淋漓盡致。解放後,他因為對上級部門撒謊率先投誠而被任命為縣長,很快就對副縣長黑娃採取了行動。因為黑娃是能夠威脅到他的人,所以必須先下手為強除掉他。在故意羅織的罪名之下,白孝文成功剷除了副縣長黑娃,成為全書結束最大的贏家。

白孝文的成功,在於他拋棄了一切世俗意義上的道德良知,他的眼裡只剩下權力和利益,對自己有利的,他想方設法去抓住,對自己不利的,他不擇手段去消除。歸根結底,是他體會過死亡的滋味,他的求生本能,超越了一切的良知和道義。也因此,他成了一個人狠心黑話不多的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