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抖音”要量力而行 風險防控更要全力以赴

近日,武漢一父親模仿“抖音”視頻動作失手將2歲女兒摔重傷一事引發關注。3月19日,“抖音”官方微博發佈聲明,提醒用戶“不要輕易模仿”高難度動作,並表示已經在開發相關產品功能,將專門上線“風險提示系統”(3月21日新京報)。

當下,一款短視頻App“抖音”特別受到年輕人追捧,部分“抖友”為博眼球會選擇一些高難度動作進行展示,許多“抖粉”跟隨潮流,模仿“抖音”上的爆款動作吸人眼球。筆者注意到,因為模仿視頻危險動作而受傷的用戶非此一例。 


玩“抖音”要量力而行 風險防控更要全力以赴


今年2月,長沙某高校大二學生,19歲女孩楊曉芬(化名)組織親戚一起挑戰高難度動作。第一次挑戰成功後,小楊上傳到“抖音”APP,贏得不少網友點贊。但在第二次挑戰時,她不慎被“甩飛”摔傷。經醫生檢查,確診為右踝關節骨折,後期考慮要進行手術治療。

事實上,不少“抖音”上的朋友,甚至憑藉自己精彩的視頻內容,一夜之間爆紅網絡。可是我們卻不能忽視,“抖音”短視頻存在的弊端。在“抖音”上模仿高難度動作,不小心玩脫了怎麼辦?專家認為,上述被“甩飛”摔傷的“小楊”明顯已是成年人,應有合理的判斷能力,應對自己所採取的行動負完全行為責任。法律界人士表示,互聯網視頻平臺例如“抖音”APP,對於一些難度大且危險的動作視頻,作為平臺的管理者,其負有“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等安全警示的注意義務。


玩“抖音”要量力而行 風險防控更要全力以赴

縱觀網友熱議,更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支持和反對“抖音”APP的兩種聲音充斥著整個屏幕。更有一些網友感嘆,當初那個"有毒"的“抖音”已變成了如今譁眾取寵的產物。

針對一些過於高危專業的視頻,平臺從開始就沒有盡到督促勸告大家不要輕易模仿的義務,這才造成多起悲劇。

嘆息聲、譴責聲……聲聲入耳。處於輿論漩渦的“抖音”官方也於3月19日晚緊急作出回應,表明已注意到有部分用戶模仿動作時發生意外,將專門上線“風險提示系統”,對於參與程度高、受到用戶喜愛,同時又存在潛在風險的挑戰和動作,產品將在顯著的位置予以風險提示,告知參與模仿的用戶量力而行,做好防護工作。 

不過筆者以為,如此關乎人命的事件曝光後,“抖音”官方僅上線一句“風險提示”,防範力度和誠意顯然不夠。而其“回應”,是真為用戶考慮,還是僅為了安撫眾人進行的危機公關和推卸責任?這的確值得商榷。在此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12月施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已經對直播平臺內容劃了硬槓槓,下了死命令。

《規定》要求,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直播內容審核平臺,根據互聯網直播的內容類別、用戶規模等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圖文、視頻、音頻等直播內容加註或播報平臺標識信息,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直播及其互動內容實施先審後發管理。


玩“抖音”要量力而行 風險防控更要全力以赴

 

《規定》還提出,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作為平臺方,承擔著對直播進行管理的主要責任,應建立互聯網直播發布者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

總之,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有審核的義務,承擔著對直播進行管理的主要責任,但就此事件來看,“抖音”平臺目前所做的,遠遠還不夠。

這裡讓人想起了2017年的“兒童觀看電視動畫片跳樓”事件,各界人士感到唏噓的同時紛紛提醒家長應正確教育、引導兒童觀看動畫及其他視頻,做好監護工作。反過來看,“抖音”的受眾多為90後甚至00後,也需一個類似的“大家長”來守護自己的安全。

首先是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網絡直播平臺的監管,完善網絡直播市場準入、追究、處罰、退出機制。對履行主體責任不力的平臺,及時約談、限期整改。對沒有資質的依法依規叫停,對拒不執行的依法暫停其接入互聯網。

再是網絡直播平臺要加強行業自律,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守法律法規,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最重要的還是用戶,尤其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自己做自己的“家長”,合理選擇避免“失手”。觀看小視頻或拍攝小視頻作為消遣並沒有錯,可是千萬不要看到什麼就去模仿,很多時候悲劇發生只需要一秒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