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國慶也沒去哪,窩在家裡玩玩掃雷,累了穿拖鞋看個國慶檔權當調劑。今年國慶檔期的院線三甲:《影》《無雙》《李茶的姑媽》,三部電影,題材不同,年代背景不同,但竟然都是用人物的真假構成了故事的核心。倒也不是來對比這三部電影,只是覺得,三部電影都像是一場魔術,這些真真假假,倒也挺耐人尋味的。

1.

《李茶的姑媽》這場是小丑上臺表演,不為驚悚懸疑,只求喜劇效果。

黃才倫假扮成李茶的富有姑媽,高開叉的裙子下面露出一雙穿高跟鞋的健壯大黑腿,胸口夾的是兩半椰子殼,一頭金黃的短髮,還要捏著嗓子裝女聲。不管你信不信吧,反正我就是一貌美姑娘了。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話劇舞臺上要這麼幹沒問題,但放在電影裡邊不太容易讓人接受。同樣讓人難以接受的還有這次麻花的梗,簡直是拎著你的耳朵要你笑。

比如大男人不會穿高跟鞋,在聚光燈下剛舉起扇子就一個趔趄栽了下去,然後,然後就該你笑了唄,不想笑?沒關係,宋洋張開大嘴的罐頭笑聲會溫馨提醒你:親愛的,你真的該笑了。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這樣的橋段真不少。劣質的假姑媽跟男賓客喝交杯酒,也不知道別人是故意揩他的油,還是他胸口的椰子殼安裝得實在不穩,被別人的手肘頂飛了出來,掉在服務員腳下,被踩了稀爛。

或者是黃才倫的雄渾男聲在被宋洋捏屁股警告後,立馬變得尖細起來。

這些梗像是喜劇效果的綁架,大家都知道,這個橋段是麻花抖的包袱,你鄰座都在笑,你似乎也就該笑了。

而這麼一個用膝蓋都能戳穿的反串,身後還有好幾個競相追逐著的男人,舞臺上的人都是傻子,當然沒問題;企圖以穿幫的錯位感製造喜劇感,也沒問題。

但把銀幕外邊的人也當傻子,那就有問題了。拜託,都8102了,沒人想看你口吞寶劍,胸口碎大石了。

2.

“兩個”鄧超的表現的確是好的,他們是大魔術師張藝謀手下的重要道具,這出戏既要演給群臣以及敵人,還要演給電影觀眾。

電影中,鏡州是子虞的道具。鏡州的任務是騙住沛王,要讓沛王從哪個角度都不能看出這檔戲法的破綻。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所以我們看到,電影開場大殿上,沛王為難鏡州,要他與小艾合彈一曲,鏡州拼死不從,說不收復故土絕不碰琴。回到暗室,才發現其實鏡州壓根不會彈琴。乃至沛王在大臣面前讓鏡州脫衣擦藥,也還是沛王企圖窺得這出戏法底子的手段。

最後鏡州渾身是血走出門,不管門內的刀光如何曲折,外面大臣看到的,始終也只有一個都督。

電影外,張藝謀翻出影子的故事,似乎說的是一個更龐大的命題,歷史中芸芸君王,那些浮出水面的,或是你看到並以為如是的,或許壓根才是一個戲法,一場魔術,一出簡單的障眼法。“影”們何嘗不是這出表演的幕後工作人員,不管後人如何戲說還原,它都是一個未解之謎,一出腦洞,一座水下的冰山。

《影》的結尾在我看來是真正的點睛之筆,張藝謀擺弄了大段時間的機關道具,在孫儷跑到門口,藉著縫隙偷看門外的之際,達到了戲劇效果的高潮;隨即便全場一暗,在觀眾和孫儷一起倒吸冷氣之時,戛然而止。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故事沒有講滿,留給了觀眾一個旋轉陀螺式的結局,小艾緣何會在看似塵埃落定的一刻,露出如此驚恐的表情,是沛王的影子或是真身終於現身,還是田戰殺了鏡州,抑或鏡州在經歷諸多後也開始黑化,勢要成為下一個子虞,甚至子虞都督不止一個影呢?每種結局似乎都能找出些許蛛絲馬跡,也都不無道理。

開放式結局的魅力其實也就在於此,觀眾們探索結局的熱情,不就像是挖空心思搞清魔術師的手段時的心情一般。往往弄清楚之後迎來的都是一陣失落:切,原來是這樣,真是被騙了;不就是這樣嘛,我早就知道了。

不過這些,都已經與魔術師本人無關了。

3.

三場表演,我認為最精彩的是《無雙》,這是郭富城的一場騙局,也是一場精彩的魔術。

電影中的戴著眼睛,留著傻氣劉海的李問,是出色的魔術師。他的手段很簡單也很高明,無非是聲東擊西,譬如魔術裡用各種兔女郎啦手杖啦來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不去注意魔術師另一隻手中從袖子裡摸出來的牌。

在他的表演中,用來吸引你眼球的道具,就是發哥。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發哥的光芒實在太強大,用他來臆造這個幕後大黑手根本沒有人會懷疑,警察沒有懷疑,觀眾也沒有懷疑,甚至覺得畫家不是發哥的話,反倒讓人覺得可惜了哈哈哈。

發哥的長相、身高、氣質,都和這位我們想象中的大假鈔家太契合,導演甚至動用了觀眾對周潤發的一貫印象來圓這個局。他出場只用一句話就勾起了觀眾對周潤發以前作品的回憶和情懷:“我家三代做假鈔,從沒有人坐過牢,因為守行規,只做批發,不做零售,賣家有權有勢,保護我們。”有個人歷史,有江湖規矩,還有來自甲方的情誼,不管這股味道是來自《喋血雙雄》還是《英雄本色》,的確是熟悉的港味啊。

再到發哥肩扛雙槍開火,炸死一車警察不回頭,這氣派,舍周潤發其誰?你楞說是郭富城我都會皺皺眉。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當然,一則成功的謊言,一出騙過所有人的魔術,一定是有真有假。

這就是為什麼,魔術師們常常表演,都會花大量表演時間請到現場觀眾或是董卿上臺來檢查道具,說,看吧,這就是普通的雞蛋,普通的碗。

李問也一樣,他把真實的假鈔製作過程講得十分詳細,真實無比,從繪圖、調色、用紙,如何製版,畫下的每一筆都精確到萬分之一,甚至到後來如何搶劫油墨,殺人炸車。這段過程十分精彩,並且很燃,每一個細節步驟都能讓強迫症爽翻,李問供詞的可信度也就在蹭蹭地漲。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並且說起來李問身邊也有這麼一位託,秀清坐在角落,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看來那個畫家對你的影響還挺大?”一語雙關,警察觀眾都以為是說發哥對他的影響大,其實呢,別人吃了一口暗醋。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到了這個階段,已經讓觀眾們相信了,自己手中的道具並沒有機關,魔術也已經成功了一大半。等到騙完了所有人,魔術師再來親自揭秘,謎底原來這麼簡單,機關竟又這麼複雜。

原來,“無雙”的意思竟然是這樣;原來,傻氣劉海到大背頭的距離就是現實到理想的距離。

誰才是真·大魔術師

不知不覺間,真真假假的衝擊太強烈,《無雙》的一句臺詞還完成了與《影》的隔空對話:“有時候,假的比真的還要真。”

這句話似乎也是一部好電影的註腳,一位大魔術師的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