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爽、陳冠霖:中美貿易戰山雨欲來,還是小題大做?

本文節選自微信公眾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作者丁爽、陳冠霖,丁爽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我們認為,2018年美中貿易摩擦將會增加。2017 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擴大至 2,760億美元,比 2016 年增加 10%(圖表 1)。隨著美國運用財政刺激及中國推行去槓桿,雙邊貿易失衡或將進一步加劇。從政治層面看,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準備兌現自己就貿易失衡懲罰中國的競選承諾,尤其是在想借中國施壓解決朝核問題的希望破滅之後,加之中期選舉臨近,我們認為此次特朗普決定對進口光伏面板徵收 30%關稅掀開了更多貿易摩擦的序曲。

未來幾個月特朗普可能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鋼鋁進口設限,由於中國對美鋼鋁出口僅佔2017 年中國出口總額的 0.2%,對中國外貿的影響應該不大。但是,目前美國對中國企業展開的是否涉嫌強制美國企業轉讓技術和知識產權的“301 調查”,可能會導致美國採取貿易補救措施,對中國多個行業產品造成影響。

我們認為,中美兩國不太可能爆發貿易戰,我們預計中國採取的對策可能包括限制對美進口及限制對美國開放中國快速增長的服務業。貨幣貶值和拋售美國國債都是雙刃劍,不太可能會被作為應對舉措首選。我們認為雙方會達成協議,遏制雙邊貿易失衡。

丁爽、陈冠霖:中美贸易战山雨欲来,还是小题大做?

貿易戰的威脅隱約可見

今年伊始,特朗普政府採取首個重要貿易行動,增加了打響貿易戰的擔憂。1 月 22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對進口光伏產品徵收 30%關稅,並調高進口洗衣機關稅稅率 至 50%,自 2018 年 2 月 7 日起生效。此決定緊接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佈 的指導意見,指出兩類進口產品對美國製造業造成了損害。對光伏面板開徵關稅對中 國的衝擊較大,提高洗衣機關稅稅率對韓國和墨西哥的影響最大。隨著美國與韓國、 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開展貿易協定談判,此舉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特朗普將兌現 競選承諾,強硬對待貿易伙伴。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沒有公佈從中國進口光伏產品的具體數據,但其估算 2016 年中國 光伏出口額佔全球光伏出口總額的將近半數。根據中國相關數據,2017 年中國光伏組 件出口額為 114 億美元。假定中國光伏出口中 20%流向美國,此次美國對進口光伏徵 收關稅,具體稅率在未來四年內將從 30%降至 15%,可能將影響中國出口總額的 0.1%。

對此中國迅速作出回應。2 月 4 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對美國進口高粱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調查將為時一年。同時,中國正根據實際貿易組織(WTO)相應規則就美國徵收(提高)光伏和洗衣機關稅尋求賠償。

隨著雙邊貿易失衡繼續加劇,預計今年貿易磨擦將會增多。一年前我們預計美國貿易摩擦將增多(參見‘近期動態,2017 年 2 月 15 日,‘China – Bracing for a trade war, hoping for the best’),2017 年末見兩國間貿易摩擦加大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希望 尋求中國在遏制朝核問題上的合作。朝鮮問題未見進展可能使得特朗普失去耐心。更重要的是,根據中國相關數據,2017 年儘管中國對外貿易額整體縮水 17%,但中國對 美貿易順差上升 10%,達到 2,760 億美元。美國的數據印證了雙邊貿易失衡擴大的局面,2017 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增加 8%,達到 3,750 億美元。我們預計短期內,隨著美國實施財政刺激(減稅和基建投資),而中國繼續去槓桿,雙邊貿易失衡將繼續擴大。

未來會有更多摩擦

未來幾個月,美國開展的數項針對中國進口的調查可能導致更為嚴苛的貿易措施:

2017 年 4 月,特朗普政府表示將根據 1962 年美國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款, 審視自中國進口的低價鋁材和不鏽鋼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2018 年 1 月, 美國商務部向美總統特朗普提交了調查結果。總統將在 90 日內決定是否基於 調查結果採取任何行動。

2017 年 8 月,白宮運用 1974 年貿易法 301 條款對中國知識產權開啟獨立調 查,意在判定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應用 程序(APPs)是否阻礙或限制美國企業的利益。預計美國貿易代表處將在 2018 年 8 月法定截止日前做出肯定的調查結果和貿易救濟建議。

這兩項調查的依據均為 WTO 成立之前的法律,美國政府可據此對中國商品 施加關稅。

提高鋼鋁材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不顯著。2017 年中國對美鋼材出口額為 20 億美 元,約佔中國鋼材出口總額的 3.6%,同年中國對美鋁材出口為 19 億美元,約佔中國 鋁材出口總額的 16%(圖表 2),對美鋼材和鋁材出口僅佔中國出口總額的 0.17%。從美 國的角度來看,中國佔美國鋼材進口額的 7%和鋁材進口的 10%(圖表 3),提高中國 鋼鋁進口關稅將在不實質性挫傷雙邊貿易的情況下為特朗普在鐵鏽地帶贏得政治上的 成功。

“301 調查”所附的貿易救濟措施可能影響到較多行業產品。若美國貿易代表做出肯定的 調查結果判斷,接下來美方的操作步驟可能有兩種: (1) 如果美國認為中國的應用程序 APPs 違反中國加入 WTO 的承諾,美國可能選擇提起 WTO 爭端上訴,和(或)(2)美 國可能採取單邊報復行動,包括關稅或貿易限制措施。據媒體報道,美國貿易代表已完成調查,正在考慮是否對大批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美國貿易專刊(Inside U.S. Trade)稱針對中國的貿易救濟措施可能涉及 “對價值達萬億美元產品的報復性關 稅 ”,數量之巨基於“美國認為過去十幾年來中國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政策給美國造成的 累積損害。 ”美國媒體 Axios Media 指出特朗普可能會針對中國被指控竊取美國企業知 識產權而提高中國消費電子產品的關稅。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2014 年美 國對華消費電子產品進口額達到 170 億美元,約佔美國進口總額的 0.7%。

雙方達成協議

儘管預計貿易摩擦將會增多,但爆發貿易戰卻不太可能。貿易失衡收窄和創造就業是 特朗普對外貿易政策規劃的終極目標,打貿易戰會導致報復行動和資源的無效配置, 對所有相關國家造成產出和就業損失。如果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就不 得不從其他國家以更高價格進口,或者從國內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分流資源,自己生 產這類產品。尤其是,從全球供應鏈和產品鏈看,貿易戰可能給所有參國,包括美國 企業在內的生產商帶來集體損害。

例如,根據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估測,由於徵收關稅帶來成本上升,壓抑光伏需求,對中國光伏組件徵收關稅可能在美國造成 23,000 個工作崗位的損失,尤其是裝機行業。

提高鋼鋁材關稅對美國製造商有一定幫助,但帶來的收益可能會被鋼鋁消費行業的就業減少所抵銷,美國鋼鋁消費行業的就業總數遠遠大於鋼鋁製造企業。

如果特朗普對中國進口電子產品徵收高關稅,美國消費者、零售商和相關產 品供應鏈參與企業都將受損。近年來在電子產品裝配和加工需求推動下,中國對美國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需求保持旺盛。

中國對貿易磨擦的應對預計將會比較慎重,集中在商品和服務貿易方面。

中國可能針對美國農產品、汽車和飛機對華出口(圖表 4)。2017 年美國菜 籽油出口總額(120 億美元)中的 55%出口中國,私人轎車出口額(110 億美 元)中的 20%出口中國,飛機總出口額(160 億美元)中的 12%出口中國。由於中國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這些產品,美國這些行業將處於脆弱地位。

中國可能會限制美國進入中國快速發展的服務業,2017 年中國服務業增長 8%,佔中國 GDP 總額的比重高達 52%。近幾年美國服務業對中國保持順差, 顯示出美國在交通、旅遊、教育、金融服務業和知識產權服務業方面的優 勢。以 2016 年為例,300 萬人次中國旅遊者到訪美國,在美國消費 330 億美元。

丁爽、陈冠霖:中美贸易战山雨欲来,还是小题大做?

我們認為,中國不會報復性拋售美國國債或貶值貨幣,至少在貿易摩擦的初期階段不 會採取這些手段。決策層會定期檢視外匯管理政策,很有可能作為檢視的結果,中國在外匯資產配置中調整美國國債的構成比例,逐步(並不動聲色)地調整外匯資產組合。在可預見的未來,鑑於美國國債的市場規模、流動性和經風險調節後的回報率, 美國國債在中國外儲中的地位不會被取代。中國作為美國國債在境外的最大持有者,拋售美國國債可能推高其收益率,並會立即引起市值損失。貨幣貶值也是一把雙刃劍,可能刺激資本流出,擾亂人民幣國際化。

我們的基本預測是:中美雙方將會達成一致,對雙邊貿易的損害將會是有限的。特朗普可能對中國鋼材和鋁材提高關稅,以在中期選舉前取悅支持者;中國的應對包括可 能上訴 WTO,同時選擇美國部分農產品、汽車和飛機進口作為報復。若特朗普在 301 條款下尋求實施貿易救濟,貿易磨擦將會升級,引發全面貿易戰擔憂。不過,這很有 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為贏得中國最大讓步而採取的戰術。

1994-95 年日本和美國汽車貿易爭端的解決方案或許能為我們瞭解“301 調查”之後 可能出現的情形提供一些參考。1994 年 10 月,克林頓政府對日本汽車進口發起“301 調查”,並威脅自 1995 年 5 月起對日本進口豪華轎車徵收 100%關稅。1995 年 6 月 底,美日達成解決方案,日本對美國開放汽車市場。最後的解決方案避免了徵收懲罰 性關稅,日本從 WTO 撤回了對美國單方面制裁的上訴,對美開放汽車市場,美國製 造汽車和零配件得以增加對日本市場的銷售。我們認為美國和中國也能達成類似的旨 在遏制雙邊貿易失衡的協議。

中國或承諾增加對美國的進口(如能源和農產品),美國可能減少對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

中國可能進一步對美國開放服務業,包括教育、醫療、娛樂和金融服務業。 這一領域中國希望升級,以滿足持續上升的國內需求,而美國在這一領域具 有競爭性優勢。

中國可能解決“301 調查”提出的部分擔憂,如以行政審批程序施加壓力向中國公司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

中國也可能承諾繼續購買國國債,為持續擴大的美國預算赤字提供資金,並參與改善美國基礎設施的投資。

丁爽、陈冠霖:中美贸易战山雨欲来,还是小题大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