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當上梁山寨主,及時雨宋江都耍過什麼伎倆?

晁蓋攻打曾頭市,被曾家教師史文恭毒箭射死後,宋江為了在不違背晃蓋“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揀是誰,便為梁山之主”的遺言,實現自己最終當寨主的目的,指使軍師吳用將北京大名府財主盧俊義強逼騙賺上山入夥,並用盧俊義作擋箭牌,採取一系列卑鄙伎倆,掩蓋內心真相,在蠱惑、拉攏,虛情假意,半推半就的情況下,通過精心策劃,假借天意裁決的手段,當上了梁山之主。

為當上梁山寨主,及時雨宋江都耍過什麼伎倆?

伎倆之一,施假意,權當尊位。早在晁蓋亡故之初,宋江曾在假意推託未果的情況下,好似羞怯,權當尊位。盧俊義入夥時,宋江又故伎重演,假腥推辭,欲讓寨主之位給盧俊義。宋江率兵馬夜打曾頭市,恰恰被盧俊義活捉了射死晁蓋的史文恭,由盧實現了晁蓋的遣願,此時,宋江的寨主之心蒙上了一層為難的陰影,心中暗襯:“讓盧當主麼,有點不甘心,不讓盧當主麼,又愧對晁蓋”。

在這進退兩難的情況下,為了使眾頭領對自己造成“言必信、信必果,無限忠於晁蓋”遣言的忠君印象,宋江再次假意推三託四,牽強地以“自己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出身小吏”等三件不如員外(盧俊義)之處,虛偽地欲將寨主之位讓予盧俊義,但盧寧死不從,正中宋江下懷。

為當上梁山寨主,及時雨宋江都耍過什麼伎倆?

其實,宋江想當寨主是他的既定目標,儘管多次假意推託,仍掩蓋不了他的寨主之心。他早就對頭領們說過:“你眾人不必多說,我自有個道理,盡天意看是如何,方才可定”。言下之意,無論盧俊義在當寨主問題上態度如何,我都有辦法把寨主的尊位弄到手。於是,《水滸傳》就有了天意裁決,宋江當上寨主的下文,說是天意,實際上都是宋江吳用設下的圈套,是他們上演的一場又一場玩弄盧俊義的把戲。伎倆之二,抓鬮運,破城決主。盧俊義捉了史文恭,宋江又耍弄所謂聽從天命的伎倆,焚香對天祈禱,抓鬮定奪寨位,宋江拈著攻打東平府的鬮,盧俊義拈著攻打東昌府的鬮,誰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

結果,宋江率兵馬在東平府旗開得勝,首先破城,收回了安山鎮,盧俊義兵馬在東昌府連輸兩陣,久攻不下,只好提兵臨境,一連十日,不出廝殺,無奈在宋江派吳用、公孫勝引兵救應之下,後於宋江破城,這無巧不成書般的事實(宋江先與盧俊義破城),使宋江非常得意,他順得天命,順水推舟,歪打正著,順理成章地當了寨主。盧俊義等人自然也就無話可講了。不過,如果情況相反,盧俊義破城在先,相信宋江還是要想辦法扭轉乾坤的。

為當上梁山寨主,及時雨宋江都耍過什麼伎倆?

伎倆之三,觀天書,天意裁座。為了使眾頭領心悅誠服、名正言順地立自己為梁山之主,經一翻密謀之後,宋江以建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為名,邀請高道士,拈香拜佛,大行齋事,求得上蒼滾下一團烈火攢入地下,在三尺深處挖得一個石碣,石碣前面有天書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呼保義宋江名列首位,盧俊義第二,吳用第三,公孫勝第四……。

背後有天書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著義士的姓名。這樣,就由天書把“立宋江為寨主”一事給固定了下來,也就是說,誰當寨主,我宋江自己說了也不算,都由天意所定,上帝說了算數。這種天意裁決之道,不要說對盧俊義,就是對其他所有頭領都有個好的交代,誰也提不出意見來,宋江也就穩穩當當地做寨主了。其實,說是天書,還不是宋江一夥事先有意安排好的?

為當上梁山寨主,及時雨宋江都耍過什麼伎倆?

宋江在梁山泊108位頭領中,是第23位上山入夥的,而其後的80多位頭領都是在晁蓋、宋江的操縱下,通過各種途徑、招降納叛上梁山的,他們大多對宋江抱有欽佩、感恩之情,因此,在眾頭領心目中,威信、地位及影響力,自己與盧俊義比較,誰高誰低,誰最有資格、最有可能當上梁山泊寨主,宋江心裡是非常清楚的,他之所以要屢耍伎倆,只不過是逢場作戲,裝模作樣,做給大家看看而已。他在眾頭領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寨主之位推來推去,只能暴露他虛假偽善的本質。宋江強逼盧俊義上梁山入夥的真正目的,不在於要讓盧俊義當寨主,而在於利用他曾在北京大名府的名望,充當“線人”,為宋江詔安朝廷牽線搭橋。正如宋江對盧俊義所說:“他時歸順朝廷,建功立業,官爵升遷,能使弟兄們盡生光輝”。也就是能為以後的詔安找一條出路。

為當上梁山寨主,及時雨宋江都耍過什麼伎倆?

背後有天書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著義士的姓名。這樣,就由天書把“立宋江為寨主”一事給固定了下來,也就是說,誰當寨主,我宋江自己說了也不算,都由天意所定,上帝說了算數。這種天意裁決之道,不要說對盧俊義,就是對其他所有頭領都有個好的交代,誰也提不出意見來,宋江也就穩穩當當地做寨主了。其實,說是天書,還不是宋江一夥事先有意安排好的?

為當上梁山寨主,及時雨宋江都耍過什麼伎倆?

晁蓋攻打曾頭市,被曾家教師史文恭毒箭射死後,宋江為了在不違背晃蓋“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揀是誰,便為梁山之主”的遺言,實現自己最終當寨主的目的,指使軍師吳用將北京大名府財主盧俊義強逼騙賺上山入夥,並用盧俊義作擋箭牌,採取一系列卑鄙伎倆,掩蓋內心真相,在蠱惑、拉攏,虛情假意,半推半就的情況下,通過精心策劃,假借天意裁決的手段,當上了梁山之主。在這進退兩難的情況下,為了使眾頭領對自己造成“言必信、信必果,無限忠於晁蓋”遣言的忠君印象,宋江再次假意推三託四,牽強地以“自己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出身小吏”等三件不如員外(盧俊義)之處,虛偽地欲將寨主之位讓予盧俊義,但盧寧死不從,正中宋江下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