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百雉之牆|一說春秋,每天5分鐘讀透春秋

06 百雉之牆|一說春秋,每天5分鐘讀透春秋

鄭段被鄭寤生分封在京邑,京邑很可能是鄭國除了制邑之外防禦力最強大的城市,但是京邑並未讓鄭段感到安心。他到達京邑之後,立即開始著手擴建城市,加固城牆。這一切,都被有心人看在眼裡。

鄭國大夫祭足,請大家記住這個名字,因為以後鄭國的很多事都和這個人有關。他向鄭寤生打小報告說:“都邑城牆超過百雉,是國家的災難。”

06 百雉之牆|一說春秋,每天5分鐘讀透春秋

黃昏的蘇州同裡古鎮

雉,是當時城牆的計量單位。春秋的築牆方法,是把木板用繩子束緊,填上土夯實,然後一板一板地從下往上摞。築牆所用木板長1丈,高2尺,5板1堵,3堵1雉,所以一雉牆就是長3丈,高1丈。春秋時候的諸侯,國都都有一定的定製,分為七里城,三里城,五里城,鄭國是侯伯級別的國家,國都的城牆一圈5里長。1裡180丈,5裡就是900丈,即300雉。國都300雉,大型都邑不能國都的1/3,也就是不能超過百雉了。

祭足繼續說:“先王的制度,大型都邑不超過國都的1/3,中型都邑不超過1/5,小型都邑不

超過1/9。現在京邑的城牆已經不合規矩,如果再不加以限制,必然要對國君產生威脅。”

這裡我們要加一個小小的腦洞。以今天來論,河南省的面積比北京市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試問,河南省的省長,敢對中央指手畫腳嗎?能對中央造成威脅嗎?肯定不能。原因是我們現在的省長是由中央委派,而委派首先沒賦予兵權,其次只有部分的治理權和財權,那麼省長能夠動員的力量十分有限。

但春秋時候完全不同。鄭段雖然是被鄭寤生分封過去的,但是他在自己的封地上擁有至高的權力,完整的治理權,所有的財權,以及徵兵權,實際上在他的封地上,他相當於國君,所有當他的實力強大到一定的時候,有可能會威脅到鄭寤生的地位。這點也是春秋中後期大夫的權利逐步膨脹的一個根本原因。那你說,一個封臣,他的地位要用什麼來證明呢?只能是城市的大小。所以春秋時代,對城邑的大小有很明確的規定。

06 百雉之牆|一說春秋,每天5分鐘讀透春秋

夕陽下的滕王閣

鄭寤生回答道:“武姜想要,寡人怎麼能逃避危害?”祭足又說:“武姜的貪心哪兒有個頭啊?不如及早安置鄭段,不要讓他毫無節制!否則就不好處理了。雜草蔓延還不容易清理,何況國君寵愛的弟弟?”鄭寤生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等著看吧。”

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出自於這裡。從鄭寤生之口說出來,一直流傳到今天。

當然,我就這麼一說,您,就那麼一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