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多觀察!

點擊右上角關注文都中小學 ,每日更新最新資訊。

文都中小學發現中小學生寫的作文大部分空洞無物,沒有具體、細緻的描述,只有抽象、概括的介紹,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對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在現實生活中,學生面對豐富多彩的事物,比如大自然中的天地、河流、名山大川、花鳥魚蟲等,並且進行細緻的觀察和積累。

俗話說:不會觀察的人用眼看,會觀察的人用心看。在觀察時,不光用眼看,更應該注意通過聽、摸、嘗、嗅、判斷、想象等手段,作用於觀察對象。如描寫場面,應當引導同學們參觀超市、食品店、菜市場、步行街,讓大家充分感受琳琅滿目的商品,熙攘的人群,市場上招攬生意的吆喝聲、討價還價的喧鬧聲……這樣一來,同學們能夠充分感受到那些熱鬧的場面,經過親身經歷,觀察和思考給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為習作提供了許多可寫的素材,寫起作文來就會有話可說,有文可作了。

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多觀察!

學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讓同學們在活動體驗中既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又能增強“我能作文”的自信,積累豐富的語言和作文素材。豐富多彩的活動是積累素材的好“渠道”。在校園內組織開展各種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吹雞毛、夾彈子、縫沙包、縫紐扣、拔河、跳長繩、新童謠傳唱等。

除了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外,讓同學們在家庭生活中進行體驗和觀察,如他們回家後可以幫父母做家務,如剝豆子、洗碗、整理房間;自己當一回家,如買菜、做飯;為家長服務,如幫父母洗洗腳、捶捶背等等。孩子們有了這些生活的積累和體驗之後,再進行作文撰寫,他們就會感到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而不再是絞盡腦汁,無病呻吟。

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多觀察!

此外,家長可以幫助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把作文的觸角延伸到廣闊的社會生活,進行角色體驗,如:開展小記者採訪活動,搞社會調查,參觀工廠、市場、農村,舉行文娛表演、體育比賽,體驗生活。

在引導學習、觀察生活訓練中,讓孩子多談體會、運用典型引路、組織實踐活動、有一時創設情境等方法,激發他們對事物的感知能力、促進他們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古語有“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識器”,只有深入細緻地觀察生活,才能大量積累素材為寫作服務,厚積薄發,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想了解最新中小學資訊和乾貨技巧分享,點擊上方頭像後,記得給我們發私信。或點擊下方菜單“資訊”,最新幹貨任你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