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黔東南貴州畫個圓《七十二》散發著獨特的迷人韻味的古村寨


漂亮的彭家寨吊腳樓。中國古建築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臬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築後撰文:“要挑選湖北省吊腳樓群的‘頭號種子選手’,準定該宣恩彭家寨出馬”。

吊樓內部。張良臬先生並以歌詠贊嘆:“未了武陵今世緣,貧年策杖覓桃源,人間幸有彭家寨,樓閣崢嶸住地仙”。

吊腳樓外觀。彭家寨是武陵山區土家聚落的典型選址,以其完美而集中的吊腳樓群而享譽中外。

在吊腳樓二樓看吊腳樓門臉。吊腳樓這一古老的建築形式,舊稱“幹欄”、“閣欄”、“廊欄……”,自古流行於百越族群地域。

吊腳樓二樓側後。武陵山區山多田少,民居擇地,為了適應山坡地形,吊腳樓形式成為首選。

彭氏家族遷徙沙道,看中此地,然盡是坡地,建房不得不以吊腳之高低來適應地形之變化,時光推移,經幾代人的創造建設,終形成今日集土家吊腳樓形體美、空間美、層次美、輪廓之美的吊腳樓群。

吊腳樓的背後堆放了很多的木材。

目前村裡正在對一座百年老吊腳樓進行修繕。

這棟樓年久失修已有些歪斜,現在的維修就的把樓扶正。

維修房屋的是專業的隊伍,從他們現場管理就可以看出,每個參與施工工作的人員都是戴有安全帽的呢。

百年老屋現在已經扶正,壞了的瓦條等也都換好。圖為正在給房屋上瓦。

看看這吊腳和飛簷,無處不顯現出人們的智慧。

歷史的傳奇隱藏著彭家寨的神秘,古樸的吊腳樓群展示著土家人的智慧,悠揚的地方歌謠傾訴著彭家寨的心聲。

古老的窗戶與現代的中國結融合一體,述說著過去與現在。

農家曬燻肉八個大板凳架起來。

來寨子的遊客們興致勃勃的拿起農家生活用具拍照留影。

彭家寨其精美的裝飾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秉承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具有鮮明而樸實的民族特色,門聯、對聯等,無處不顯現出屋主人的樸實、熱情,喜慶,好客。

寨裡坐落著一片擁有200多年曆史的土家族吊腳樓群,因其年代久遠且保存完好,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寨居住著50多戶近300口人,他們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年來少受外界打擾。

古老的石板路和土家古寨、原汁原味的土家生活,讓彭家寨散發著迷人的獨特韻味吸引著眾遊客。

我們一行人已經來到寨子的中心位置,寨子一字排開有很多人家。一些人家可能是到田間勞作去了,門上掛著鎖。這家還有人在家們前摘菜。

小朋友見我們來,在門口依門而站的看著我們。彭家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色古香,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在宣恩縣西南邊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