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辛德勒的名單》由美國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是一部經典的二戰題材電影,豆瓣評分9.4,好於99%的戰爭片。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還原了德國納粹對猶太人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讓人倍感沉重壓抑。影片大部分畫面都是黑白色彩,增添了一種嚴肅莊重之感,這是對歷史的反思,也是對人性的拷問。

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在殘酷的戰爭面前,每個人都是脆弱渺小的個體。

1.

在戰爭面前,弱小的個體是多麼的絕望和無助。

片中的猶太人像牲畜一樣,被納粹軍人從原來的住所強行遷入到指定的管理區。

他們成為了其他種族仇恨的對象:街上其他種族小女孩朝他們扔石頭,甚至用猶太佬的稱呼辱罵他們。他們沒有反抗的機會和實力,只能默默忍受這一切。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當你看到赤身裸體的猶太人在大本營操場上檢查身體時,你會無比同情這些猶太人。他們努力奔跑只為了不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只為了證明自己身為健壯勞動力尚有被利用的價值。有的女工為了讓自己的臉色看上去更加紅潤健康,甚至刺破手指將血塗在臉上。

上一秒她們還在慶幸自己沒有被選中,下一秒卻發現她們的孩子已經登上了去往奧斯維辛的卡車,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戰爭是對道德的淪喪和對個體尊嚴的踐踏,在那個背景之下,能有尊嚴的死去都已經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2.

戰爭是對人性的扭曲和摧殘,能激發出人性最邪惡的一面。

在納粹的洗腦之下,那些德國士兵淪為了殺人不眨眼的戰爭機器。

他們毫無人性可言,可以不由分說的就將女病人和年邁的老人一槍爆頭,可以用醫生的聽診器偵查附近是否有猶太人藏匿,甚至可以彈奏歡快的古典鋼琴音樂,機槍的掃射聲和彈奏的鋼琴聲融合在一起,這是怎樣的一種黑色幽默。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帥氣變態的納粹軍官阿蒙·葛斯一大早起床就拿著狙擊槍,居高臨下對準操場上的猶太人,沒有任何理由只是隨意選擇目標一槍擊斃,這些無辜的猶太人在他的眼裡只是再尋常不過的獵物而已。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阿蒙是屠殺猶太人的劊子手,卻愛上了猶太女僕海倫,他想要表白自己的愛,卻恨自己居然愛上了一個猶太人,最後只能用虐待鞭打海倫的方式徹底發洩,這真的是一種複雜矛盾又扭曲的情感。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奧斯卡·辛德勒有意勸阿蒙改變做事方式,他對阿蒙說:“權力是當我們有絕對的理由去殺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卻不那樣做。”

從阿蒙後來溫柔對待犯錯的男孩和婦女來看,他似乎有那麼一點改邪歸正的可能性。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徹底粉碎了觀眾對他的美好幻想:當他照鏡子的時候卻發現這已經不是他自己了,接著他出爾反爾的擊斃了之前被赦免的男僕。這就是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那堆積成山的猶太人屍體正是他們殺戮罪行的血證,戰爭讓他們無法擺脫原始的罪惡和貪慾,他們也最終要為自己所犯下的惡行接受審判。

3.

在戰爭面前,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花花公子奧斯卡·辛德勒一開始是個精明的德國商人,他在各種社交場合賄賂德國軍官,只想趁機發一筆橫財,這些猶太人又是無比廉價的勞動力。

他不想得罪任何人,只想安穩的賺錢,他曾對過於熱情、當面感謝他的獨臂老人嗤之以鼻,也曾警告猶太會計史坦下次不要再將偽裝成工人身份的猶太人帶到他的工廠避難。

大屠殺那天,辛德勒和情婦出去騎馬時目睹了山下納粹的暴行。他明白自己已經無法完全置身事外了。

出現在人群之中的紅衣小女孩格外醒目,那象徵著生命的希望。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從那之後,辛德勒便決定散盡家產,不顧一切的挽救名單上的猶太人。

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是影片最後,當一個猶太人拔下自己的金牙造出一個戒指交給辛德勒時,辛德勒卻說這個戒指如果當初就在,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他還後悔自己從前如果不過著奢侈的生活,或許還能攢下更多錢財和阿蒙交換,或許可以救下不止1100個猶太人的性命。

“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挽救了全世界。”猶太會計史坦所說的這句話是對辛德勒善舉的充分肯定:辛德勒的救贖恰恰是對生命真正的尊重。

《辛德勒的名單》:狼煙四起,眾生皆為浮萍

《辛德勒的名單》勇於揭開人類歷史上那段殘酷痛苦的經歷,讓我們意識到能夠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