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種大自在》——獨樂與獨醒

《孤獨是種大自在》——獨樂與獨醒

林清玄林老在書中寫道:“在現代社會,獨樂與獨醒就變得十分重要,所謂‘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就是一下午靜靜坐著,也能安然;所謂‘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我們,那麼,何不獨自醒著呢?”

學生時代,格外的喜歡一個人看書、學習、練字,久而久之,便不知道什麼是孤獨感,這種狀態在大學時達到了巔峰,用大學室友的話說,學校的圖書館才是我的寢室,我們的寢室只是我的鐘點房。但是,這種“獨樂”的狀態在步入社會後,遭到了嚴峻的挑戰,而身邊同事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地刷新我的三觀。每一個週五的下午,辦公室裡、QQ群裡討論的都是週末如何相邀度過,在拒絕了幾次後,一位好心的前輩提醒我,想要快速融入這個集體,必要的社交還是得有,於是,我放棄了自己的“獨樂”,開啟了“眾樂”的生涯。

同事們的群嗨模式變化不大,基本是這樣的,先是一頓飯局,吃著菜、喝著酒、吐槽著公司的人和事,然後到KTV縱情高歌,一首首《死了都要愛》破音破出了新天際,凌晨一點,我天真的以為要散場回家,才知道原來蹦迪的時間剛剛開始,至今不太明白,一直站著喝酒,扭動身體的意義何在,畢竟自己全程都想找一把椅子,凌晨五點,終於從重金屬的迪廳走了出來,下一站則是燈火輝煌的夜市攤,一碗餛飩,已經分不清是夜宵還是早餐了,凌晨七點,一身疲憊地倒在了自己的床上,呼呼大睡,醒來時已是第二天的華燈初上。

《孤獨是種大自在》——獨樂與獨醒

這樣的“眾樂”重複了幾次後,自己還是選擇了拒絕,這不是自己喜歡和適合的生活方式,雖然在過程中的確多了與同事之間的交流,在工作時也能聽得懂許多隻有參與的人才懂的梗,但是內心的空虛沒有辦法去平衡和填補。每一次吃完那一碗不知道怎麼算的餛飩,大部分的同事一個個都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神情,而為數不多的幾個則是和我一般精神萎靡,我想,也許他們和自己是一樣的,為了“眾樂”而“眾樂”。

在這之後,我又恢復了“獨樂”的日子,整個世界又開始變得安靜了下來,終於從之前的生活中“獨醒”了過來。後來一次,自己收到了公司另外一個圈子的邀請,那是一個戶外活動的小群體,相約到一個安靜的戶外,有的人攝影,有的人做美食,有的人繪畫,有的人讀書,每個人都自行其樂,互不打擾,飯點時分,大家又都分享著各自的故事。

《孤獨是種大自在》——獨樂與獨醒

雖然有的時候生活讓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在我們能夠做出選擇的時候,儘可能地選擇適合我們的生活方式,一個人時“獨樂”,以一顆“獨醒”的心去體味“眾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