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源

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源

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稟性,以至於找不到完全形同的兩片葉子。

人作為萬物之一種,個體基因、環境、經歷不同,造就了千差萬別的個性。

羅素曾說“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今天就來聊聊參差多態的話題。

若幸福的本源是參差多態,那麼參差多態的本源又是什麼?這是個科學問題。

人的參差多態體現在兩個層面,即物質外觀與精神內涵。

先來講講物質外觀的差異,決定人表現型的是23條染色體,因為遺傳變異,親代與子代,子代與子代之間或多或少存在基因差異,縱然是同卵雙胞胎,也會在表現型上有略微的不同,這就是人類外觀差異的根源。套用羅素的話這的確是幸福的本源,真不敢想象,我們看到的每個人都擁有一樣的皮囊,那該是多麼單調恐怖的世界。

相對於物質外觀,人在精神內涵上的差異更加明顯。要講清楚精神內涵上的差異,可能要費點勁,因為這涉及人類的底層認知。這種差異建立在兩個現實之上。

其一,人類的認知能力侷限性,舉個例子,我們人類所看到的色彩,本質是不同頻率的光譜,我們需要藉助工具才發現這樣的事實,但是是否有更深層的結構,依次循環,我們不得而知。英國哲學家所提的“四假象說”正是對人類認知能力的質疑,也就是說我們所看觀察到的世界都是經過加工之後的幻象,我們與世界本質之間有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人類科學始終在發掘世界本質的路上奮鬥著。

其二,人類的知識建立在非連續性的假設之上,歸納法是人類99%的知識來源,但是歸納法存在一個BUG,就是經驗和結果之間沒有沒必然的內在聯繫,也就是他們之間是非連續性的。春去秋來,四季循環,這是人類幾十萬年經驗總結出的結論,但是恐龍的滅絕就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墨菲定律講只要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一定會發生。人類的宏觀知識如此,生活中那些細節的知識更是如此,記得曾有有一個笑話,一個社會大哥被捕,判了十多年,出獄那天朋友去接他,他神神秘秘的把朋友帶到他農村老家,說要和朋友一起發財,拿上鐵鍬鋤頭在祖屋裡挖出一個大箱子,箱子裡裝了好幾百臺全新的BB機。由經驗總結的知識隨著時間、空間的變遷會變得不再管用,但是關於世界的認知模型,建立在這些並不絕對可靠的知識上,並且充滿了細節,因此就沒有統一的關於世界的認知。正如英國統計學家喬治·博斯所說:所有模型都是錯的,只是有一些有用。但關於有用的判斷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主觀行為,因此每個人的精神內涵迥異。例如,佛教徒看到的世界就是佛陀描述的樣子,基督徒信奉的世界則是耶和華所描述的那樣。

到此為止,我們只是解釋了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根本原因,那麼該如何對待這些差異呢?這是一個倫理問題。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沒法決定,雖然現代整容技術先進,但只是逞一時之效。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更重要的是精神內涵的差異。精神內涵可以等同於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如何面對三觀的差異,我看到的最好的答案是: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然後也允許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話說來簡單,但其背後蘊藏著深刻的倫理邏輯。這個答案建立兩個認知之上,其一,沒有絕對正確的真理;其二,觀念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高下之別。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是要謙遜包容,因為自己的觀念、理論並不是絕對真理,並不一定正確。允許自己和別人一樣,則強調對自己要有自信,思維模型沒有對錯之分,只是適用範圍不同而已,重要是在實踐中不斷驗證迭代,精神內涵屬內功需慢慢修煉,急不得。

拓展一下羅素的話: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也是苦難的之本源。因為多樣,我們可以體驗到多姿多彩的世界,人若擁有相同的外表和相同的精神內涵,與量產的擁有相同程序的機器人無異,那該是何等的單調乏味。基因變異,確保了人類面對環境變遷的適應能力,人類思想的多樣化,各種思想之間的相互掣肘,確保了人類不會犯系統性錯誤,讓自己走向滅亡。苦難也是來源於此,因為思想多樣,不統一,就產生了矛盾、衝突,但是這些苦難是系統內部的,從人類整體來看,這些苦難的作用就如同方向盤,微調著人類發展的方向,我們的歷史正是在這些苦難(矛盾、衝突)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將來還會走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