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顧城的悲劇人生

作家顧城的悲劇人生

顧城北京人,詩人顧工之子,早年因父親被打倒等關係,性格孤僻,生活自理能力極差,性情像個孩子。1979年,在一輛火車上,23歲的閒散無業青年遇上上海姑娘謝燁,一見鍾情,死纏爛打,不惜以死相迫,最終在4年後的1983年結婚。謝燁本人也寫詩,嫻熟英語,熱情大方,多才多藝,善於處世,會開車,會打字,會做飯,與顧城性格決然相反。從此夫妻兩作了分工,顧城只負責寫詩,謝燁則完全像個媽媽一樣擔負起了全家的飲食起居,以及外界事務。

作家顧城的悲劇人生

在舒婷等好友的回憶中,謝燁雖然也偶爾抱怨身心俱疲,但夫妻倆的生活還是幸福的吧。雖然清貧,沒什麼收入來源,連得筆150元的稿費都已經是鉅款,“兩個人手拉手穿過一個很大的公園去存在銀行裡”,但歲月安穩,也漸漸都在社會上名聲鵲起,夫唱婦隨,志同道合,日子是美滿的,解決經濟問題也是指日可待的吧。

如此能就此白頭偕老,中國文學史也將多一道才子佳人的風流嘉話吧。


可問題的導火索偏偏很快降臨:一次詩歌研討會上,顧城結識了大四女孩“英兒”,兩人很快墮入情網。

如果僅僅就此,也還只是一個由於外遇而出現的半路夫妻故事,可偏偏顧城“紅玫瑰與白玫瑰”都要:1988年,顧城被新西蘭奧克蘭大學亞語系聘請為研究員,至新後他發現此地奧克蘭市東北部17公里處的“激流島”風光旖旎,於是加入新西蘭國籍,辭職、買地、隱居在了此島:動手搭木屋(顧城做過木匠)、種菜、採野菜、打野物、養雞兔等,自給自足。既在生活上十足依賴妻子謝燁,同時在“精神上”不忘情人“英兒”,互送衷情,魚雁往來。

作家顧城的悲劇人生

顧城想維持三個人的這種關係,在自己的理想國裡永遠逃避下去,隨後謝燁生下兒子木耳,顧城卻經常發脾氣,認為木耳的到來奪走了謝燁對他的愛,他根本不喜歡這個孩子。

在這時英兒很卻為了綠卡和別人結婚,謝燁也對顧城徹底失望,準備與他離婚。

顧城的理想國頃刻倒塌,這對他來說實在難以接受,他挽留謝燁,但對方去意已決。

顧城在寫給親人的信中提到:“謝燁騙了我,她們都騙了我。”

最後他把斧頭砍向妻子,然後自盡身亡。

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操作性行為。所謂操作性行為是個體以自發行為作用於環境,受到環境的強化,這種後果反過來對個體的下一次行為起促進作用,從而使這種行為不斷產生。

在生活中得不到期望的結果,就可能把死亡看作是強化,認為死亡可以引起他人的關注,或得到報復的快感。顧城曾經為情人寫過一本書叫做《英兒》,在書完成之後,他就萌生了自殺的念頭,還得意跟妻子說,我如果和書裡寫的一樣自殺,書肯定可以熱賣。

作家顧城的悲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