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程質量問題還是監管不到位

 七、施工材料質量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劑組成。配置混凝土所採用材料質量不合格,可能導致結構出現裂縫。

1、水泥

(1)、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中游離的氧化鈣含量超標。氧化鈣在凝結過程中水化很慢,在水泥混凝土凝結後仍然繼續起水化作用,可破壞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混凝土抗拉強度下降。

(2)、水泥出廠時強度不足,水泥受潮或過期,可能使混凝土強度不足,從而導致混凝土開裂。

(3)、當水泥含鹼量較高(例如超過0.6%),同時又使用含有鹼活性的骨料,可能導致鹼骨料反應。

2、砂、石骨料

砂石的粒徑、級配、雜質含量。

砂石粒徑太小、級配不良、空隙率大,將導致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影響混凝土的強度,使混凝土收縮加大,如果使用超出規定的特細砂,後果更嚴重。砂石中雲母的含量較高,將削弱水泥與骨料的粘結力,降低混凝土強度。砂石中含泥量高,不僅將造成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而且還降低混凝土強度和抗凍性、抗滲性。砂石中有機質和輕物質過多,將延緩水泥的硬化過程,降低混凝土強度,特別是早期強度。砂石中硫化物可與水泥中的鋁酸三鈣發生化學反應,體積膨脹2.5倍。

3、拌和水及外加劑

拌和水或外加劑中氯化物等雜質含量較高時對鋼筋鏽蝕有較大影響。採用海水或含鹼泉水拌制混凝土,或採用含鹼的外加劑,可能對鹼骨料反應有影響。

是工程質量問題還是監管不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