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隨著施行新高考的範圍擴大,越來越多的同學接觸到了新高考,與原來高考制度明顯區別的環節就是高中選科環節,而高中選科更關乎同學們大學的專業。在新高考中如何選科?又有什麼事項是需要注意的呢?


新高考“變化”要點


1、新高考的3+3/6選3是指什麼呢?

“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高考核心科目,而“6選3”則是由學生從6門可選科目中(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選擇的3門科目,因此稱為“3+3”新高考。

2、錄取模式有什麼變化?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3、新高考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是什麼意思?

合格性考試: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 不同省份的科目略有差異,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體育、藝術一般是學校自己組織考試、其他科目一般是省統一組織考試。(合格性考試是參加高考的第一道門檻!)

等級性考試:“6選3”就是等級性考試,選考的三門將卷面分按照一定的原則轉化為等級制評分。

5、考試時間有什麼變化嗎?

由原來的6月一次進行所有科目統一考試改為分兩次進行:選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學期高考前,統考科目仍在6月。

合格性高考是分散在高中的三年來進行,不同地區的時間要求有所差異。

6、外語考試變兩次是怎麼算成績呢?

由原來的學生外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新高考選科


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直接關乎未來的專業規劃,可見選對選考科目至關重要!

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於是產生了20種選考方式: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教育部今年初制定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

在《指引》中,共有19個專業類必考物理,佔總專業類數的20.4%。必考物理的19個專業類分別來自理學(5個)、工學(13個)、管理學(1個)。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這19個專業還只是《教育部指引》劃定的一條底線,各高校在制定選考科目要求時,將有更多的專業類被限定為必考物理,尤其是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專業。

在《教育部指引》的93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是科目是物理,共被60個專業類提及(不含允許無要求的專業類),佔專業類總數的64.5%;其次是化學,被58個專業類提及,佔62.4%;再次是生物,被29個專業類提及,佔31.2%。

至於政史地三科,只被3-5個專業類提及,僅佔3.2%-5.4%。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一般來說,《教育部指引》的選考要求中提及物理的專業類,高校在設置選考科目要求時,也會允許選考物理的學生報考此專業類。

所以,對於選考了物理的同學來說,可以報考“要求選考物理”的這60個專業類,另外,允許“不設選考要求”的29個專業類也可以報考,所以一共可以報考89個專業類,即佔專業類總數的95.7%。

以此類推,六門科目對93個專業類的覆蓋率如下圖所示: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如上圖所示,物理和化學的覆蓋率均超過了90%,生物覆蓋了58個專業類(62.4%),政史地三科分別覆蓋了32-34個專業類(34.4%-36.6%)。

特別提醒考生、家長和老師注意的是,教育部官方給出了高校各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指引,只是具有參考性和選擇性;具體的選科要求,一定要以所在省份的官方機構以及選報的大學公佈的選考科目為準。

家長如何指導?


1、從整個學業軌跡入手

(1)讓孩子儘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發展孩子的優勢科目(可以作為未來高考的選考科目)。

(2)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的課程進度快,有些知識點在課堂上沒法詳細解釋,所以孩子一定要學會在課後能夠自主學習,不然知識點漏洞越來越大,再想補就難了。

(3)引導孩子重視學考。現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適合考前幾個月“臨時抱佛腳”的方法了,因為高二的學考等級會影響高考錄取,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從高一開始就要及時把知識點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2、從選考建議著手

首先從選考心態上應端正孩子的心態,避免這類情緒:依從自己的情感取向、依從自己的情感取向、依戀自己原有的班級。

(1)選科時建議要兼顧興趣與特長: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以此來了解其興趣點和特長。

(2)選科時建議孩子回顧成績清單: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

(3)選科時建議關注孩子自身潛能:因此,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瞭解其自身潛能,綜合考慮潛在的學科潛力。

(4)選科時建議參考目標院校專業:為將來報考時才發現自己所學科目與招生要求不符,應提前瞭解目標院校招生專業對高中學科的要求。

(5)選科時建議靠近孩子理想職業: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對其學科的學習將起促進作用,學習起來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

(6)選科時建議孩子結合社會需求:選科時學會觀察、分析社會趨勢,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借鑑親戚朋友的經驗和想法,從而更謹慎地選擇。

(7)選科時建議參考學校教學資源:選擇學校教學資源更有優勢的科目,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最佳的教學條件。

(8)科目組合要適應高考錄取規則:儘量文理兼備,避免專業/院校選擇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