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想要變得更加完美必須明白的幾個道理

2019年想要變得更加完美必須明白的幾個道理

作為新一年的第一篇文稿的寫作,我原是想要在1號白天內完成,可無奈思緒雜亂,外加家中事物干擾,因此磨磨蹭蹭到了晚上才安靜的坐到電腦前開始碼字。

然而在兩個寫作題材之間來回切換浪費了許多時間,最終在選定的題材中奮力的完成初稿,之後又急忙的進行修改。原以為能夠在當天順利的發出,可無奈的是到最後卻因為找封面圖片,以及排版耽誤了時間,致使在公號裡發出時已過12點。

而我理想中新年第一稿卻在二號凌晨零三分時發出,當時這事挻讓我感到鬱悶的,但稍作冷靜之後我便在想這或許是新一年中給我的第一個暗示。

只因看似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都需要合理的進行安排,不能“自以為是”,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否則就像發稿一樣,我想的很完美,可是結果卻超出了自己的控制範圍內。

因此,凡事要有計劃,並且要多留餘地,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思考的時間,以及對自己的行為及時做出調整的機會。

在失誤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到總結經驗是新年裡我給自己上的第一課。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這也是在新的一年中必修的課程。

一朋友出國讀研,整個課程由老師講解和寫論文兩部分組成。當老師講解完畢一個章節的內容後,接下來就是學生自己看書,找材料、寫論文的時間。

因課程的難度比較大,外加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的緣故,因此在完成第一次論文時全班同學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把握好進度。

那一個星期裡朋友和同學們幾乎是通宵寫論文,每天最多睡三個小時左右,如朋友所說的那樣一睜眼除了寫論文還是寫論文,其他事情一概沒有時間去搭理。

在得知她如此辛苦的寫論文後,我便好心提醒她把電子文檔的自動保存時間調整到一分鐘,避免在碼字時電腦突然斷電,那損失可就大了。

在朋友整個論文寫作結束後,她便跟我說同學之中真的有這樣的想象發生,並且因為交不出論文而不得不等到下一學年裡重修課程。

可見,“細節決定成敗”這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朋友還說有一個女同學也沒有如期交出論文,原因則是由於好了多年的男朋友跟她提出分手,她傷心不已,因此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論文。可是儘管有充分的理由,最終的結果還是得在下一年裡重修課程。

只因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你的意外買單,包括你自己在內。

因為朋友的研究生課程還有半年才結束,因此我便提醒她可以通過微信文件傳輸的方式在手機裡多留一份文檔,這樣即便是電腦出現任何意外,那手機裡的備份就派上了作用。

沒有想到對電腦運用不是很熟練的她告訴我早已這麼做了,只因上大學期間出現過同樣的失誤。聽完她的話語之後,我便笑著說:“看來事教人真的比人教人要管用的多。”朋友聽後也贊同我這樣的說法。

其實作為射手座的我由於崇尚自由、不喜歡受到約束是此星座最大的一個特點,因此我對很多自我約束的規定都莫名的感到很反感,總覺得有一些死板。

然而從公眾號發文晚了三分鐘,使得第二天的文章無法發出這事中讓我意識到,規則是任何一個體系正常運行的最基本保障。

既然你選擇了在某一個體系內發展,或者說是生存,你就得按照該體系的規則來做,否則到最後只能淘汰出局。

你沒有機會去解釋,因為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聽你的解釋。

這就是在成長過程中想要變得完美的幾個道理,希望能夠給朋友一點啟示,願新的一年裡,我們都能夠遇到更加完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