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種病,得治!

失眠是一種病,得治!

之前看過白巖松寫自己失眠的文章,文中寫道:“我曾有過嚴重的失眠,由於幾個月持續睡不著覺到後來我對生命都失去了信心,幾次都想離開。”

“我現在都不知道那一夜又一夜我是怎樣過來的,而且一過就是幾個月的時間,但我知道從一開始努力想睡著到後來生自己的氣再到後來擁有一種絕望的平靜,自己的心理狀態在幾個月的時間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對於失眠者來說,每當夜幕降臨,夜深人靜時,內心活動會變得異常活躍。

前幾個月一連遇到一串糟心事的我也在毫無預兆下加入到失眠者的行列中。雖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徹夜難眠,每天還能夠睡上幾個小時,可每天凌晨三點,甚至是四點以後才能夠進入睡眠的狀態已經徹底擾亂了我的整個生活,以及工作計劃。

其實在次之前,一直入睡時間比較長的我對如何讓自己更好的入睡有一套方法,比如說大家都不陌生的睡前聽一些輕音樂的方法,我也因此養成這樣睡前聆聽的習慣。

還有一種我在偶然的情況下用了能夠幫助入睡的方法,用手在枕邊輕輕拍打,有如哄小孩子睡覺那樣的方式,耳畔聽著拍打聲,思緒也集中在聲音上,很快的便可以睡著。

然而在失眠的那段日子裡,這兩種方法統統失效,音樂是越聽頭腦越清醒;拍打聲則是將思緒變得更加活躍。

每天為了晚上能夠早些入睡,白天再困也堅持讓自己不要中途補覺,有時到了晚上九點實在撐不下去了,覺得應該可以一覺睡到天亮了便睡下,可誰曾想最多能夠睡上三個小時,隨後便是徹夜的無眠。

在無法入睡的黑夜裡,頭腦會變得異常的活躍,我想若是當時能夠有心記錄,恐怕一晚上能夠寫出十幾萬的小說也毫不誇張,並且那樣的思緒不能夠被制止,若是制止,內心中上演的則是一部鬥爭片,自我內心中的一部戰鬥史,讓人無可奈何。

在整個失眠期間,我發現越不把它當回事,內心的爭鬥就越小。

起初睡不著的時候我選擇看書,可當我發現時間已經很晚了,擔心第二天起不來時就開始自我暗示,告訴自己得睡覺了,可這樣的方式只會弄巧成拙,讓失眠的慘狀越演越烈。

當我不去在意它,更不要去在意時間,全情的投入到書中的內容,看到困了為止,反而自然合上眼就睡著了。

在睡不著的時候我還寫過兩篇博文,當我完成寫作內容之後內心變得十分的踏實,只因我覺得這一段空白時間被利用了起來,心裡自然就少了些胡思亂想,安然入睡也變成順理成章的事。

通過寫文章這事,我又試圖每天給自己定一兩件小事去完成。之所以定的是小事是因為本身睡眠不足,整個人的狀態都不會太好,若定的事完成的難度係數太高,不利於實施,甚至根本不會去執行。那麼,到了夜晚未完成的事情將會成為內心戲中遭到譴責的一部分,會擾得內心更加的不安寧。

而制定小事就不同了,易實施、易完成。在完成了之後再來個自我鼓勵。不要小看這樣的方法,在整個人都處於很糟糕的狀態下,這樣的小鼓勵能夠讓內心得到滿足,不至於在長時間的自我否定裡失去自信與自我。

這也是讓我擺脫失眠的方法之一,目的是為了尋求內心安寧,找到自我價值所在。

大家也可根據自身的情況,在睡不著的時候做一些平日裡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目的是為了不要一味的去對抗失眠這件事,只因你越反抗它便越頑強。

接下來就是老生常談的方法——運動。最好是室外運動,這樣有利於呼吸到新鮮空氣,身體與情緒中的壓迫感在無形之中也能夠得到釋放,有助於促進睡眠。

另外,快速入睡的方法就是深呼吸,呼吸的音量可以誇大,目的是為了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不被其它思緒所幹擾。這樣的方法起初用起來效果可能不太明顯,多練習幾次掌握了規律就能夠很好的運用。

深呼吸也是催眠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失眠的朋友不妨多嘗試著去練習這樣的入睡方法,相信它一定能夠幫助你入睡。

其實除去身體本身出現問題的情況以外,說到底失眠還是因為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事件上,我們自己看不開、放不下,或者跨不出心裡的那道坎所造成的。待時過境遷,回過頭來看或許當初最在意的事未必真的就那麼重要。

因此,在遇事時我們要學會放寬心,凡事不要太勉強。當然,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只不過我們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

比如說我就是一個略微偏悲觀主義的那類人,之前也很容易多愁善感。無論是聽音樂,還是閱讀書籍時口味都會偏向淒涼一些的作品,可我漸漸地發現這些偏負性的內容會影響我現實生活中所做的決定,侷限了我的思維方式,我便開始試圖去看一些陽光、正面,甚至是之前沒有接觸到的科幻類題材的作品。這樣在無形當中就讓我學會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個問題,不至於遇到問題時就鑽進思維的死衚衕裡。

如果是那些很鋼性性格的人不凡多接觸一些柔性方面的內容,無論是通過閱讀,還是結識朋友,只要能夠彌補自身性格中所缺失的部分,相信我們的生命將會更加的完整,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加的全面與周全。

那麼,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便不能再影響到我們的睡眠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