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2018註定是風雪交加的年份,紛至沓來的不僅有大國之間的慘烈國運之爭,也有N多名人人生的戛然而止,惋惜者有之,哀悼者落淚,更多的確實圍觀者。

這兩天一個相關老爺子——許世勳也悄然離我們而去,本來應該起不了什麼波瀾的,可由於兒媳是一名香港藝人——李嘉欣,於是註定不能平靜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可小編深趴之後,發現老爺子的一生雖然也算得上精彩,可真正的傳奇確實更老的一輩,許世勳的父親,也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香港第一代船王許愛周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許愛周其人

許愛周是一個出生在廣東湛江普通農村家庭的窮小子,自小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窮人孩子早當家很小就隨著父親東奔西跑,開始做買賣的生涯。

大約50歲時,許愛周才購入生平第一艘貨船“寶石號”,經營不到10年就成為名震華南的航運大亨。這固然得益於他本人出類拔萃的商業才幹,但更離不開特殊的時空機運。後來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在香港成為了一代船王,也成就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先人一步,賺取人生第一桶金

許愛周1881年出生在廣東湛江農家,長大後與父親在家鄉開辦了一家“福泰號”,專營糧油雜貨。18歲那年,法國迫使滿清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湛江地區從此變相淪為法國殖民地,荒涼蕭條的城鎮忽然湧入大量西洋人,許愛周的命運也因此發生改變。

許愛周從中發現了商業機會。他先人一步,在湛江各地開設分號,以“周泰號”經銷水產品,以“廣泰號”、“天泰號”收購當地優質花生,製成“灣牌”花生油,經香港銷往沿海各地,甚至一度遠銷美國西海岸;同時,許愛周在香港開設“廣泰號”,批發洋貨及大陸土特產,經湛江銷往廣西、貴州、雲南等省份。資本擴大後,他與人合資,在廣州灣開發商業地產和酒店,並取得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在廣州灣的代理權。由於競爭匱乏,這些生意無不利潤巨大,因此,許愛周身價急劇抬升,30歲出頭就成為湛江地區首屈一指的富商。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春風得意的許愛周卻有一件心腹大患,憂慮已久。進出口貿易嚴重依賴航運業,但民族航運業卻長期掌控在洋人之手,所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成為許愛周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

香港“第一代船王”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清末,伴隨列強入侵,英美日三國輪船公司不斷擴張在華勢力,逐漸壟斷遠洋運輸和內河航運,幾乎摧毀清朝漕運。北洋運動開始後,“官辦”、“民辦”之風漸起,輪船招商局、民生輪船公司、中華氣船公司、粵航公司等大批本土公司應運而生,可惜資本薄弱、裝備落後,根本無力與外資競爭。加上各級官吏搜刮勒索,民族航運業委實虛弱。

直至1920年代,這一狀況有增無減。英資怡和、太古洋行,日本郵船會社、日清汽船。幸運的是,許愛周並沒有等待太久。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決意振興民族航運業,在全國設立五個航政局,分管內河及沿海航線,華南航政局設在香港,統轄福建、廣州、廣西等華南諸省。在此前後,香港至廣州灣航線開通。許愛周的機會終於來臨。他以廣州灣為基地,創建“順昌航業公司”投身航運業,斥資購入一艘“寶石號”貨船,往來香港、湛江之間,打通貿易業與航運業。

抗日戰爭爆發前,許愛周旗下已擁有十餘艘船隻,航線拓展至上海、廣州等地,初具規模。1938年廣州淪陷,因是法租界,廣州灣暫時免受日軍侵襲,成為華南僅剩的幾條交通要衝,許愛周趁機擴大規模,合資組建四家航運公司,購買或租賃船隻,將大批物資經湛江運往西南各省。當時,國民政府已遷都重慶,大西南物資匱乏,嚴重依賴外部救援,廣州灣成為最重要的運輸樞紐之一。在日軍攻陷湛江前,許愛周發揮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他在民族航運業的地位。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遠見卓識,財富飛速增長

日軍投降後,香港人口暴增,物資緊缺,許愛周遂將事業中心移至香港。為順應融資的需要,許愛周將順昌航業註冊為有限公司,購入大批貨輪,開闢遠洋航線,依託香港、廣州灣及東南亞各埠貿易網絡,到1950年代順昌航業發展為香港最大的航運集團,許愛周也被尊為香港“第一代船王”。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將盈餘資金投入實體生意之外,許愛周還是地產投資的一面好手。早在1920年代,他便涉足地產業,在廣州灣參與填海造陸而掌握大宗物業單位。移居香港後,許愛周與嘉華地產主席彭國珍等好友合資組建中建企業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先涉足地產開發的華商。許愛周長期看好香港經濟,奉行“逢低買入”的投資策略,在皇后大道、中環等重要地段購入大量物業單位和黃金地塊,大多數開發為商業大廈,只租不售,坐享地皮升值之利。

許愛周身上展示出一個老道商人的遠見卓識。他以航運業為盈利之源,地產投資為後續保障,兩者互為犄角:航運業現金流動頻繁,經營難度隨規模升級遞增,地產業資金流動性較差,管理難度低,充當“資本蓄水池”,彼此取長補短,家族財富獲得飛速增長。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以一而終,贏服眾人

如果說財富是衡量一個商人事業成功與否的直觀標尺,那麼有操守的行商則可以極大提升一個商人的威信。許愛周所以成為香港航運界的領軍人物,固然與其在航運業取得的卓然成就有關,更為關鍵的因素在於,他以一而終的操守與品行贏服眾人,使之成為華商的表率。

民國初年,許多華商靠著撈偏門,辦煙館、賭攤成為鉅富,也有人奉勸許愛周從中取一杯羹,他卻正言厲色地拒絕,不僅生平從不參與鴉片販賣,更絕禁家人賭博吸菸。

香港第一代船王,李嘉欣更應該感謝的是他!

香港被日軍佔領後,兩艘貨輪來不及撤走,許愛周寧可將它們鑿沉,也不允許落於日本人之手。國難當頭,許家三公子許世勳迎娶夫人簡劍勳,各界名流紛紛拜賀,許愛周大手一揮,將賀禮全部捐作抗戰軍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許愛周家族在戰後崛起為香港新貴絕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