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期:我追求的真善美

前不久,我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討論“我如何看待這社會”的話題。有一個學生一開口就說:“這社會太黑暗,沒法活。”我聽到這偏激的論調就氣憤。我覺得這學生價值觀出問題。這一偏激論調逼著我亮出自己的觀點:“看待社會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它陰暗的一面,又要看到它光明的一面。有假醜惡就有真善美。我終其一生追求的是真善美,同時摒棄的是假醜惡。”

從小到大,我接受的就是誠實的教育。母親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誠實守信是我做人的本分。不論經歷什麼事,我都把誠實守信放在第一位。宋慶齡誠信做人的故事是我誠信教育極為生動的教材。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告訴我:說真話是需要勇氣的。經歷了很多人和事,我也覺得說真話確實需要勇氣的,需要膽量的,同時也是難能可貴的。古往今來,能說真話敢說真話的都是高風亮節的人:司馬遷、李白、蘇軾、張居正、周恩來、彭德懷……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名言警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時時刻刻提醒我:要說真話,要幹實事,要做真人。求真務實有難度,但是我義無返顧地堅持做真人。做一個完完全全的真人。

與人為善,善待他人又是我做人處世的一把重要尺度。心地善良的母親在我幼小心靈裡播下善良的種子。一顆金子般的善心在我心裡慢慢成長,成長為我做人處世不可缺少的品質。扶弱濟貧同情弱者是我一直堅持的為人處世。每次大災大難,我都向受災受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捐錢捐物,奉獻自己的一點愛心。老弱病殘者遇到困難,我會主動幫一把。我知道:“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利人利己的雙贏行為,這是播撒大愛的悲憫情懷。善心無價,有一顆善心就能給世人帶來溫暖,甚至帶來光明。在佛教四大菩薩中,我更喜歡觀世音菩薩,她有大慈大悲的情懷,她有播撒大愛的法力。大專畢業那一年,一個志同道合的同學高雪蓮在我的畢業留言薄上寫下這麼一句話:“善心即美,讓我們做最美的人。”這一畢業贈言更加堅定我做個好人的決定。是啊!好人一生平安。讓我們做一個好人,把好人進行到底。這個做人處世的金規玉律一直支撐我走到今天。善心無價,善心能讓我收穫幸福人生的碩果;善心即美,善心讓我懂得人性中最閃光的美麗。

對美的追尋是我美麗人生的主線。對美的追尋源於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音樂藝術能讓我感受聲音唯美的無窮魅力,繪畫藝術讓我感受色彩搭配的空靈意境,書法藝術讓我感受漢字書寫的自由走向,文學藝術(特別是詩歌藝術)讓我感受到文字給我們營造的詩意空間。生活離不開藝術,更離不開美。我一直很喜歡閱讀朱光潛寫的《談美書簡》和李澤厚寫的《美的歷程》。這兩本書能告訴我: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什麼是美的生活?什麼是美的人生?什麼是美的漫長曆程……對美的追求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生活有詩意,心態變平和,心靈有依寄,人生有遠方。我要說:生活節奏加快了,該讓靈魂慢下來。只有靈魂慢下來,我們才能欣賞到人生道路上最美麗的風景。

追求真善美摒棄假醜惡是我人生的主旋律。這一主旋律能主宰我積極向上的人生。我奉勸只看到社會黑暗的同學,要把眼光放在社會光明的一面。只有這樣,我們的價值觀才會有良好的發展,我們的人生觀才會有更大的改觀,我們的世界觀才會有更大的拓展。

追求真善美,生活的陽光更明媚;追求真善美,人生的雨露更滋潤。

第604期:我追求的真善美

作者 肖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