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看大戲、祭太公、逛交流、趕迎會。對於浦江黃宅人來講,農曆八月十三是一個比過年還要隆重、熱鬧的節日,廚房裡婦女們忙著張羅菜餚,廚房外男人們忙著招待客人,小孩子成群結對在曬穀場上玩耍,耳中還能時不時地聽到從戲臺裡傳來的婺劇聲。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時節頭”對浦江老百姓來講是蠻重要的節日。因為,平時田畈生活忙,根本走不開身。“時節頭”來了,不管有“衍頭”無“衍頭”,鄰近山村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過時節湊熱鬧,一來是親戚靠走動,拎點烏砂糖、雙寶素之類去上門,關係不會冷淡下來;二來可以添置些七七八八的農具什物;三來可以添添口福、談談空天、敘敘陳年舊事。

從浦江來看,出名的時節頭有:店來的二月二,鄭宅的二月十九,潘宅的二月廿七,傅宅的三月三,城裡的三月十五和十月廿十,山裡的六月六,黃宅的八月十三,大許的九月初三,七里治平嵩溪一帶的九月九,城裡的十月廿,巖頭的十一月十四。

這麼多的“時節頭”,大部分是從廟會沿習而來的。舊時浦江廟會興盛,集封建迷信活動、演戲雜耍娛樂、商品交易於一會,如二月十九鄭宅的觀音道士會、二月廿七潘宅湖山廟賽牛會、三月三傅宅玄天大帝會、三月十五浦陽鎮城東婺女星君娘娘會、八月十三黃宅胡公會、十月廿浦陽鎮周城皇廟會等等,屆時,善男信女,接踵而至,求神拜佛,香火繚繞,商賈雲集,人山人海。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時節多,浦江人就有口福,可以從年初食到年底。還有一些村,本來沒有“時節頭”,由於吃了人家的嘴軟、避免被別家罵成“狗肉狗鬥”,所以村裡人喜歡“興好看”的就牽頭請個戲班,做場電影,“時節頭”也就作出來了。日子定下來之後,一些人家就開始“託口信”邀請親戚六轉,體體面面地一起來過時節。

“時節頭”到來之前,老百姓早就盤算好了,一般都是缺啥買啥,有啥賣啥,山上的,地裡的,欄裡的,手工的,哪些收成可以出息成白花花的銅鈿銀子,心裡已經想得“煞清”。

天早五更,趕時節的路上已經熱鬧白天,五花大綁、飼得滾壯的肉豬嚎嚎的叫聲,駐著腳骨不肯趕路的山羊發出的咩咩聲,老實的黃牛、水牛踩上石頭髮出的嗒嗒聲,公雞抖著羽毛“叫天亮”的喔喔啼,還有一擔擔湊齊的掃帚、一籃籃勻稱稱的雞蛋、一筐筐洗淨的茭白,都承載著農家人滿滿的“想頭”。

作為山裡佬,每到“時節頭”,父親都會脹著腳骨走在逆腳的機耕路上、膀肩繫著揹帶、車把手上搭著一塊毛巾,拉著一車柴火,隨著人流向集市湧去。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就像《花木蘭》說的一樣,黃宅市東邊是供銷社,西市買賣牲口,北市買賣日常用品,南市是樹市,集市中心是電影院、肉攤、牛清湯攤頭、黃宅飯店。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黃宅人口多,集市擺不下攤頭,只好延伸到通往集市兩邊的道路上,原本不寬的道路被兩邊攤販佔了一半,“撞頭撞腦”的根本邁不開腳,時不時地有戴紅袖章的市場管理員來收費喝斥,做小生意的堆著笑臉,遞著雄獅、新安江香菸,賠著不是,嘴上諾諾地答應,把攤位挪進腳下一點點。慢慢落天公亮了,集市上已經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吆喝聲、叫賣聲、熟人的招呼聲、腳骨被踩的慘叫聲、討價還價的爭吵聲、牲犢直喉嚨的嘶叫聲,已經響成一片,噪得耳朵都蒙了,講話得扯著嗓門講話,否則根本就是“鴨聽天雷”。

附近還有一些燒餛飩、燒蕎麥麵切的小店,店門口架著一隻大鍋,漂浮著油光,熱氣騰騰,肉香的氣息混著“翁臭”的汗漬味,還有滿腳背的骯髒垃碎散發的味道,直往鼻頭裡鑽,燻得路人“昏頭跌衝”。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臨近午飯,五六個鐘頭的空心肚飢,已經是前肚皮貼後肚皮了。那些“賴食”的小佬拉著大人的手,站在食攤前不肯走,眼巴巴地看著油鍋,嘴巴唸經似地叫著爹啊叔啊姆媽啊,那樣子明朗朗在“乞食”。大人不由得火氣蠻大,沉著臉罵著:“燥螞蟥似跟著,尋死啊!就知道胗,就知道嬉。”看到小佬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又擔心眼邊人“看好戲”,最終拗不過孩子,只好惺惺地說:小佬也罪過相,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通肉,又是時節頭,“口淡”“刮頭”也正常。算了算了,就從屁股袋裡摸出破零葛落的鈔票,然後捧著香噴噴的瞎眼餛飩,用報紙包上五六個肉包子,一家人蹲在路邊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將了起來。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父親說,黃宅就是一個“食市”。記憶中,黃宅的“老三樣”有牛清湯、肉餛飩、蕎麥麵切。另外,沸油條、炸千筋糕、焐豬頭、做油砂、做雞蛋糕,也吸引弗少食客,特別剛剛沸出來的油條,吃起來蓬鬆蓬鬆,小佬狗油都想出來了。如果父親不帶我去,心裡油煎似的,有一回發火通天,甚至把擔拄、扁擔和麻籃都扔到家門口的明堂裡。跟屁蟲一樣跟著父親去趕“時節頭”,嘻嘻,其實就是肚裡的蛔蟲在作怪。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我家“戶門”小,也沒啥親戚,父母一門心思就知道做生活,也沒有什麼夥隊朋友。所以,只能自己買點吃吃。參加工作以後,基本上去江琦學生家裡過黃宅的過時頭,幾乎成了他家的“長腳門”。小時候跟父親趕黃宅的“時節頭”時,不敢向兇巴巴的父親“賴食”,因為母親常說:“我們的人家都是指甲縫裡一點一點攢起來的,要懂得做人家。”賣完柴火後,父親會高興地帶著我來到黃宅飯店,給我點上一碗瞎眼餛飩,搭上一根油條。

父親自己則靠在櫃檯邊,讓店家舀上半斤老酒,倒在瓷花碗裡,叫喚店員切上三兩煮熟的豬頭肉,心情好的時候再切上一副豬耳朵,用這些熟食來配老酒吃,一副蠻“相寬”的架尺。父親一邊吃著,一邊讓我張開著嘴巴,用箸夾起一塊豬頭肉,醮上醬油,塞進我的嘴裡。農村的孩子平時腸油都刮淨幾了,肚子裡一點油水也沒有,咀嚼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呢!

農村裡把“食”看得很重。作“時節頭”的村,家家戶戶好像過年一式,早早備下體面的酒菜,就等客人上門來,只怕家裡客人少,讓別人笑話沒有門路。沒有客人和房頭勢、被人罵“狗肉”在農村是倒黴裡休的事情。門堂大的人家,客人來了一撥又一撥,酒水從午飯一直食到夜裡,划拳猜令,敬酒勸酒,面紅耳赤,一個個食得像“關老爺”一式。

為了讓時節頭熱鬧些,村裡“行頭”的人還會走門串戶兜鈔票、兜穀米來做戲、做電影、耍猴頭戲法。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做戲的地方,都是趕好看的人,烏鴉鴉的都是人。“老人看門道,後生看熱鬧”,一陣陣的後生“雄雞好身毛”,衣裳簇新,油頭粉面,油腔滑調,勁勁拱拱,你推我搡,一會兒“退潮”,一會兒“炒螺絲”,一會兒打相打,惹得老人家吹鬍子瞪眼睛:“你們哪裡是來看戲的?算你們小後生有幾斤力氣的?”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站在戲臺前的幾個浮頭癩徒,就喜歡朝“小少娘”多的陣裡鑽,沒話尋話,一臉嬉皮笑臉的神態,碰到女客不睬人,就搞個“退撞”的花頭,摸一把揩點油,免不了遭小少娘白眼,後生便“山麻雀,得時啊,尋精鱉”地回應,邊上的老人則取笑道:“呵呵,雄雞在趕草雞呢!”

戲臺周圍還有很多擺攤頭的,都是些小孩喜歡的東西,像梨膏糖、豬尿泡、米胖、綠豆棒冰、木蓮豆腐,主要是賺小佬的鈔票。村戲看完之後,好客的人家還要請客人食“夜茶”,你敬一杯,我還一杯,酒水甚至要食到半夜三更。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酒足飯飽好趕路。日來,除了那些急衝衝回家做生活的,黃宅溪灘排上,有走路吃力歇腳的,在坐在沙地上談天說地的,有手癢的賭客圍成一圈“跌骰子”的,盡情地享受空閒的日子。那些吃過“半夜餐”的食客則乘著酒勁,挑著擔頭,沿著白花花的機耕路,戴月而行,夜深而歸。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農村裡有些“酒壺”,歡喜“貪杯”,酒喝過頭了,“哎呀,我的東西忘在親戚家裡了”,免不了一通“拔腳悔”,到家後還被家裡佬一頓“罵肉”:高興過頭,跌破缽頭。月亮高掛,華光如水,還有的客人燒酒食高興了,走到村口池塘,以為是石灰明堂,一腳踩下去,撲通一聲掉進了水裡。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迎會表演的每張會桌約1米多長,特製正方形,會桌上挑選清秀活潑的三五歲幼童,分別扮成傳統故事中的某一造型,如《三打白骨精》、《牛郎織女》、《青蛇白蛇》、《宗寶招親》、《三請梨花》、《禎德皇戲鳳》、《穆柯寨》等等,幼童安排在特製鐵架上,底下連著會桌,由數人扛抬前進,有銅鑼開道、腰鼓隊助興、龍虎旗隊儀仗,什錦班演奏,整個場面人山人海,蔚為壯觀。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鄉愁,就像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枝頭掛滿了兒時美好的回憶。懷舊,或許表明自己老了,回想起來卻依然那樣的永遠和溫馨。確實,“回不去的從前”已經成為很多人共同的“鄉愁”。


又到八月十三!還記得去黃宅這些情景嗎?


注:黃宅八月十三的歷史典故,

相傳是紀念胡公避難官巖山——據說胡公庇廕浙江百姓,後遭官府通緝,黃宅百姓先將胡公藏匿於官巖山,然後護送至永康方巖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