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現象盛行:女性初婚年齡直逼發達國家……

臨近年末,總是又要提早準備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

“在哪兒工作,賺多少啊”

“怎麼還沒有對象?”

“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啊?”

錢賺多賺少總是能答出個所以然來,但是面對婚姻大事,不得不說,多數年輕人都只能在長輩面前尷尬地笑笑。這樣的問題背後,也映射出年輕人越來越晚婚的現象。

根據上海市婦聯公佈數據,女性初婚年齡大幅提高。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2005年分別提高了5.0歲和5.4歲,比2010年分別提高了1.5歲和1.9歲。2015年,上海女性的初育年齡為29.0歲,已經高於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與歐盟平均水平持平。

晚婚現象盛行:女性初婚年齡直逼發達國家……

三十而婚成常態

而且,這並不是上海一座城市獨有的現象。

中國新聞網報道,在江蘇,根據該省民政廳今年1月發佈的數據,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而2012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29.6歲,2015年32.4歲。

另據報道,2017年,青島市初婚平均結婚年齡28.3歲。其中男性為28.2、女性為28.4歲。“近幾年,我們在為新人辦理登記時也明顯感受到,現在年輕人結婚年齡逐漸拖後。”青島市北區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而在杭州,該市民政局發佈的婚姻登記數據顯示,該市男性的初婚平均年齡為28.6歲,女性為27.1歲,與2016年同期相比,男性晚0.1歲,女性晚0.4歲。

渴望脫單卻堅持晚婚

結婚越來越遲,是否說明大家都更希望單著?數據告訴我們,並不是這樣。《2018年單身女性的調查報告》顯示,接近9成的單身女性都渴望著脫單。但是她們之中又有近七成單身女性對晚婚持贊成態度。這9成的單身女青年中,有7成是一邊渴望單身,又一邊在堅持著晚婚,這的確是一種很矛盾的思維。

究其原因,為什麼如此多的年輕人,都希望晚婚呢?

婚姻家庭培訓師董汪洋指出,“現代女性工作能力和獨立性大大提高,對男性的依附大大降低。我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肯定希望找一個比自己能力更強的男性,因此選擇的空間就變小了,包容性也相對降低了。”此外,他認為,結婚晚也與工作壓力大、趁年輕多忙於事業等因素有關。“很多年輕人對我說,我如果結婚了就要生孩子,職場怎麼兼顧?影響了晉升怎麼辦?他們會有所恐懼和顧慮,其中女性尤為明顯。”

有人坦言,很多人如今的安全感,好像並不是愛情所賦予的,而是金錢;哪怕兩個人感情一直都很好,但沒有錢、沒有房子就選擇結婚,卻是大多數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過早地結婚,就意味著過早地要揹負上經濟方面的壓力,畢竟養家餬口,還房貸,這些經濟真的不是小數目。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內心想法是:我可以找一個戀愛對象,一起去努力,一起去奮鬥;這樣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為將來結婚,去積攢更多的錢。畢竟結婚的天平兩端,一邊是房子,一邊是車子,戀愛中的兩個人都很默契地不敢提這個問題。

對此,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車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晚婚現象的原因很多元,客觀因素裡,社會發展也給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生活壓力,影響婚戀的社會因素更復雜,這些都會對初婚年齡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