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生活變得太過廉價

不要讓生活變得太過廉價

不要讓生活變得太過廉價

不要讓生活變得太過廉價

不要讓生活變得太過廉價

不要讓生活變得太過廉價

(一)

昨天下午,網購的手機保護殼到貨了。手機殼質量很好,設計和做工都不錯。就連手機殼的包裝紙盒,也設計的很巧妙。在包裝盒上有切口和虛線,用手指沿著虛線輕輕按壓,稍加調整之後,包裝盒儼然變身成為一個手機支架。

將手機放在這個紙盒做成的支架上,感覺也不錯哦,既方便又好用。就這樣,把手機架在紙盒上,我聽了好幾首歌。

早晨,再次看到這個紙盒支架時,我拿在手中將它擺弄了一下——然後,我就將它扯壞了,隨手扔進了垃圾桶。因為,在我的生活中,還從未用過紙盒來充當生活道具。而昨天為什麼用這個紙盒支架,我只是佩服它的設計,嚐嚐鮮而已。

在網絡上,經常會看到一些小視頻。視頻中總有心靈手巧的人,將紙盒、塑料瓶、易拉罐、冰棒棍等等,改造成各種各樣的生活小道具,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

看完視頻之後,在佩服那些人的心靈手巧和聰明才智的同時,我也展開了一些思考:這樣做究竟好不好?

因為那些紙盒、塑料瓶、易拉罐、冰棒棍等等,本該是丟棄到垃圾桶裡的。用這些東西來製作生活道具,看似有趣,卻無形之中拉低了生活的品質。如果屋子中,擺放的都是以這些廢舊物品改造而成的生活道具,那麼將會是什麼感覺呢——是不是感覺這樣的生活太過廉價了?

生活,還是要講究一點,雖不要刻意去追求奢侈豪華富麗堂皇,但也不能隨意去降低生活的品質,而在一些細微之處更要注意——在最基本生活道具的使用上更要注意,不要隨意的去糊弄和將就。

我曾經在文章中寫過:一杯咖啡,可以用一次性紙杯來喝,也可以用設計精美的陶瓷咖啡杯來喝,但用一次性紙杯與咖啡杯來喝咖啡,二者帶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生活還是要講究一點,在使用的生活道具上講究一點,雖不能追求奢華,但也不要人為的去降低生活的品質。而那些視頻中變廢為寶的小妙招,看看就行了,不必去模仿。

(二)

在街頭巷尾,經常會看到“兩元店”。兩元店裡賣的商品,便宜得有點超乎想象。很早以前,因為好奇心驅使,我也曾幾次到店中游逛,但很少買東西——因為我不想把自己的消費層次,固定在兩元店裡。而置身於兩元店,難免會讓人產生懷疑:各種商品都賣得都很便宜,這樣的生意能賺錢嗎?

其實,身為顧客不必為商家擔憂,兩元店這種生意保證能夠賺錢——但消費者權益,卻得不到保障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儘量不要去兩元店或幾元店購物。因為某些店鋪裡銷售的大多是“三無產品”,粗製濫造質量不好,既不經久耐用,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這樣的店,難免會成為假冒偽劣商品集散地。如果想追求高品質生活,還是應遠離此類店鋪,以防止自身權益受到侵害,以免讓廉價的商品拉低你的生活品質。

一個人的消費層次和消費習慣,取決於這個人財力和收入的高低,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如果總是去兩元店或幾元店購物,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消費習慣,而個人的消費層次也會隨之固定。

同一種商品,你分別到大超市和兩元店裡購買,對比之下兩元店裡雖然便宜,但商品質量卻難以得到保障。如果是買一大堆商品,從大超市裡買回來的商品,與從兩元店裡買來的商品相比,所給人帶來的感受,所營造的生活氛圍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顯然是優於後者。而不同的生活氛圍,會將人的生活引向不同的方向——總是去購買廉價的商品,消費層次難免會固定,生活質量會下滑,而個人的生活境遇也會隨之受到不良影響。

當初因為好奇,我逛過幾次兩元店,但現在早就不再去了。並且在某一天,我給自己立了規矩:不去兩元店,不買地攤貨,不吃路邊攤。

如果一個人的消費區間,總是圍繞在兩元店、地攤貨和路邊攤,那麼這個人的人生髮展難免會受到無形的限制。因為某些廉價的東西,會給人帶來不良的影響——質量好的商品與粗製濫造的商品,所攜帶的氣場是不同的,給人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同,在生活中會起到不同的作用。

改變消費習慣,也可以幫助自己改變人生。消費習慣,影響著你我各自的生活,乃至人生。給自己買東西的時候,不要捨不得花錢。雖不能愛慕虛榮貪圖享樂和揮金如土,但適當的提高消費層次,可以激勵我們的金錢慾望和奮鬥激情,幫助我們改良生活和改變人生。

如果你買任何東西都貪圖便宜,難免會讓自己的財運阻滯和生活變糟,廉價的生活用品,難以營造高層次有品位的優質生活。如果你總是到兩元店和地攤買東西,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你與超市和大商場之間的距離,會越拉越遠。

即便你總是去兩元店、地攤和夜市遊逛,只遊逛但不買東西。但逛兩元店、地攤和夜市,跟逛大商場的感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而你平常總去遊逛的地方,也會影響到你的生活,或把你的生活和人生引向不同的方向。大商場裝修豪華,現代時尚氣息鋪面而來,各種高檔商品琳琅滿目,這些都能夠給人帶來激勵,督促人努力打拼和勤奮工作。而兩元店、地攤和夜市,帶給人的感覺是散漫懈怠的,總是去這些地方遊逛,生活境遇就會隨之固定,人生髮展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三)

無論在商場超市購物,還是在網上商城購物,有些人就喜歡貪便宜——什麼便宜買什麼,或者總是不捨得給自己花錢買貴重物品。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是優秀而不可取代的,都應該讓努力自己活得更好,活得更體面,享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所以,除了努力的工作和賺錢之外,就不要總是虧待自己——不要捨不得給自己花錢,不要什麼都撿便宜的買,不要讓自己過得那麼廉價,要捨得買點好的東西給自己。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青春也只有一回,所以,抓緊時間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趁著還沒變老,好好的扮靚自己。相信自己,有資格配得上更好的衣服,配得上更好的首飾,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為了生活努力打拼,為了生活也要學會合理消費,雖然不能刻意去追求超過自身消費能力的物質生活,但在日常消費購物中注重品質,並偶爾買一兩件禮物來獎勵自己,這樣可以給人以正向激勵,讓人變得更加勤奮和努力,從而讓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對於一件衣服來說,廉價的衣服雖然省錢,卻穿不出門,或者無法進入到正式場合。而一件質優價高的衣服,穿出去很體面,哪怕穿個兩三年,款式會老舊,但品質卻依然如故。而一雙鞋子和一個包包也是如此,便宜的質量不好,用幾天就壞了;或者用幾天就不喜歡了,然後丟到一邊不再用,買了東西卻白花錢。所以,如果條件允許,還是不要買廉價的衣服、鞋子和包包;或者,可以將想買便宜貨的錢,先積攢起來,到時候買一件質優價高商品。

在五六十年代,物質比較匱乏,生活環境艱苦,所以國家在那時候倡導勤儉節約。而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物質資源豐富,生活都富裕了,雖然我們不能忘掉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但也不要總是虧待自己和苦著自己。在物質生活上要注重品質,在衣著服飾上要講究品味——雖不要滿身名牌的刻意包裝自己,但也不能一身地攤貨或衣著隨便。如果在某些社交場合,穿著的太過隨便,難免會被人輕視,或者讓自己失去一些人生機遇。

過去穿衣服要什麼“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現在已經沒有必要恪守這種優良傳統了,因為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在生活物質上不要貪戀虛榮和愛慕奢華,但也要講究品質和注重品味,或者說對得起自己。

所以,不要捨不得給自己花錢,不要總是苦著自己,不要讓自己過得太過節儉和清苦。勤儉持家固然好,但太過節儉就是坑——太過節儉,總是捨不得給自己花錢,該買的東西捨不得買,最後卻還是沒有攢下錢。民間有句俗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也就是說,總是捨不得花錢,省吃儉用的想把錢攢下來,卻難免會有意外事件發生,一下子將這些錢全都花掉。

有的人省吃儉用,從地攤上買布頭兒回來給自己做衣服穿,吃飯也捨不得吃好的,一年難見幾次葷腥,最後自己省來省去的,卻因為營養不良得了大病,攢的錢都給醫院送去了。有的人,捨不得花錢進飯店吃飯,在流動路邊攤買吃的,結果因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鬧了腸胃炎,最後還得花錢買藥,甚至鬧了痢疾不得不去醫院輸液打針——你說以這種方式生活的人,到底虧不虧呢?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呢?

所以,不要總是苦著自己,該花的錢一定要花,該買的東西一定要買。如果冬天冷,捨不得花錢買羽絨服,那麼到最後凍感冒了,只能把錢送給醫院和藥店了。而俗話說:財去身安——把該花的錢花出去了,或許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

(四)

在商場超市購物,經常會看到某些商品上綁定或附送一些贈品。尤其是購買成箱的牛奶和酸奶的時候,一些包裝盒上總是用寬的透明膠帶纏綁著贈品,比如玻璃杯、盤子和碗,還有廉價的兒童小玩具。

但這些贈品的質量,都不太好,尤其是廉價的兒童小玩具,那質量大多是低劣的。去年春節和十一,逛超市的時候,我就提了兩箱綁著兒童小玩具的牛奶——兩箱牛奶上分別綁著一輛塑料小玩具車,一輛警車,一輛導彈車。

不過,這兩輛小玩具車,我是帶給我家貓玩兒的。而讓自己的孩子,玩這樣的贈品玩具,感覺有點對不起孩子,因為這種廉價的贈品玩具,質量太過低劣了。

而其他商品上的贈品呢,也大多是質量低劣的,要麼就印刷著商家的商標。況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品的贈品,其價錢也是包括在商品價格之內的,任何商家都不會無緣無故的白送你東西。

所以,在商場超市購物的時候,不要為了獲得贈品而買東西,而在網購時也是如此——凡是贈品,都沒有質量好的東西,或者說白送給你的。

而如果在購物時,得到了一大堆的商家贈品,而在家中使用的水杯、飯碗等生活用品都是贈品,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有點過於隨便了,是不是感覺有點廉價,太不注重生活的質量和品位?贈品再多再好,也無法幫你營造有品質的生活。

(五)

在網絡論壇,參加了一個討論:“經常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是好事,還是壞事?”。我簡單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我認為,小孩子總穿別人的舊衣服,不太好。現在不是過去那個時代了。你想讓自己的小孩子,從小就穿舊衣服嗎?總給小孩子穿舊衣服,感覺有點對不起孩子,如果條件允許,儘量買新衣服。穿新衣服也是小孩子擁有的權利。再有一些小孩子有傳染病啊,某些傳染病、真菌、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可以通過舊衣服來傳播,所以,安全起見還是儘量不要讓小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新買的衣服,要經過皂液或嬰幼兒專用洗衣液洗滌之後,再給小孩子穿。如果新衣服掉色嚴重,有刺鼻異味,就不要給小孩子穿。”

簡短的文字,表達了我的個人看法:既然生了小孩,就要對得起孩子,雖然不能什麼都給他/她最好的,但也不能虧待他/她。而在想要孩子之前,預先做好懷孕、生產和養育孩子的資金儲備(哪怕先準備一部分錢),然後再進行受孕。預先儲備好足夠的資金,並及時的加以補充,就可以滿足懷孕、生產,以及哺育小孩子過程中的各種開銷和需求,而不至於讓小孩子剛剛出生,就過得很清苦。反正,我是不太同意小孩子從小就穿別人的舊衣服。而我從小到大,沒有穿過別人的舊衣服。

對於成年人來說,也儘量不要穿別人穿過的舊衣服——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饋贈”,別人“好心好意”給你的舊衣服,儘量不要接受。或者,當面不好拒絕,但接受之後不要去穿,可以私下裡塞進舊衣捐贈箱。

如果你不是災民,不是生活過得很艱難,不是以乞討為生,就不要穿別人給的舊衣服。在我看來穿別人給的舊衣服,是一件很掉價的事情——幹嘛要穿別人的舊衣服,自己也不是比別人低一等。而那些給你舊衣服的人,真的是好心好意的,真心關懷你嗎?

如果是真心關懷,為什麼不買新衣服給你,卻是讓你接手舊衣服?別人把穿過的舊衣服給你,是為了關懷你,還是為了表達其對你的同情和憐憫?別人可憐你,才把舊衣服給你。或者,別人想通過給你舊衣服來貶低你和抬高自己——或許,在別人眼裡,你是一個只配穿舊衣服的人。

讀到這裡,可能會有朋友說:你不要曲解別人的善心好意。但世間哪有那麼多善心和好意啊?真正關心和愛護你的人,是不會把舊衣服送給你的。而你接手了別人的舊衣服,有時候還需要買些東西還人情。長此以往久而久之,你經常接手別人的舊衣服,然後為了還人情買新東西送給別人——這樣下去,你得到的一直都是舊東西,送出去的永遠都是新東西,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而你的人生境遇也會隨之變糟。

因為在別人穿過的舊衣服上,或殘存別人的氣場——而人與人之間的氣場是不同的,舊衣服上的氣場會干擾到你,影響和破壞你的氣場,阻礙你的人生運勢。而某些人,把舊衣服送給別人,是為了轉移自己身上的黴運——而你隨便接手別人的舊衣服和舊鞋子,就難免會黴運加身。所以,無論別人給你的舊東西,除了舊鈔票之外,都儘量不要接受。而做人,要學會拒絕。如果你總是接納別人給的舊東西,那跟拾毛藍的又有什麼區別?

在生活中,既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給的舊東西,又儘量不去買二手舊貨。如果買二手車,還算湊合,但也要在購買之前把車況檢查好——車輛是不是事故車,是否經過了大修,或者泡過水。而其他舊物,包括舊衣服、舊鞋子、舊家電、舊手機等等,儘量不要購買。

就拿手機來說,現在一部新手機也很便宜,一千多塊錢就可以買部新手機,所以還是不要買舊手機了。舊的東西,都儘量不要買(但古舊的有收藏價值的古籍和圖書除外)。

(六)

剛剛說到了手機,手機已不再是單純的通訊工具,而成為了很多人的情感寄託和生活伴侶。可以說,除了睡覺之外,人們在一天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手機、看手機、看手機……

吃飯時看手機,蹲廁所看手機,坐車看手機,在餐館等餐看手機,睡覺之前看手機,醒來之後馬上看手機,開會學習時私下裡看手機,甚至開車時也看手機——看手機,似乎成為了生活中的第一要務。

乘坐地鐵時,在車廂裡環顧四周,就會發現有很多人都在看手機——看視頻,刷朋友圈,看小說,看電影和追劇……出入一些公共場合,也會發現有很多人都在自顧自的看手機。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看手機?因為手機上的內容,真是太豐富多彩了!而且,手機上的內容,很多都是免費的!免費的視頻,免費的電影,免費的音樂,免費的讀物,免費的資訊——即便有的電影和音樂,需要付費觀看和下載,也花不了多少錢。即便是付費觀看或下載一部電影,也比一張電影票便宜許多。所以,手機上的娛樂內容是豐富多彩和包羅萬象的,也是極其廉價的。

以前想要看書,需要去書店買紙質書籍,現在下載一個閱讀APP就行,就有免費的書可讀;以前想要聽音樂,需要去音像店買磁帶和CD,現在下載一個音樂APP就行,就有免費的音樂聽;以前想要看電影,要麼去影院,要麼買碟片,即便租碟也要花錢,而現在手機裡下載一個電影APP就可以觀看海量的免費電影。

自從有了智能手機之後,似乎很多東西都變得越來越廉價和容易。但沉浸在這些廉價的娛樂之中,你有沒有回想過:自己多久沒有買紙質書讀了,多久沒有去影院看電影了,多久沒有去劇院看演出了,多久沒有買CD和DVD碟片了……

雖然一部手機,或者一部平板電腦,可以讓娛樂生活變得輕鬆,但要是講究視聽效果和臨場感,單憑一部手機或平板,是遠遠達不到的。所以,想要看電影、聽演唱會、看歌劇和各種演出,還是去現場觀摩吧,不要什麼都依賴手機。即便不是每部電影,都到影院去看,但每年至少要去影院看一到兩部自己喜歡的電影。不要把娛樂方式,依賴和捆綁在手機上,否則會給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其實,這也就跟網購一樣,如果你總是網購,很少去實體店和大商場購物,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自己與大商場之間的距離,會越拉越遠。而在網購時盡是挑便宜東西買,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大商場裡的商品,自己越來越買不起了。若總是沉浸在手機娛樂之中,也難免會對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造成不良影響。購物、餐飲、消費和娛樂方式,這些都可以在無形之中影響我們的生活乃至人生。

而現在,手機娛樂內容之中,大多被無趣的明星花邊新聞,低級趣味的直播和無聊的短視頻佔據,但這些都在“謀殺”你的碎片時間,然後讓你變得浮躁、失去耐心和無所事事,並會把你的生活和人生,一點點地引向荒蕪和頹廢。

所以,還是儘早覺醒吧,沒事儘量少看手機。可以放下手機,捧起紙質書讀,用音響聽CD,用大電視看電影,或者出門去影院看電影,去劇院看演出,去音樂廳欣賞音樂會——親自置身於各種高雅藝術的場合,接受的藝術感染和薰陶。放下手機,遠離手機娛樂,多到高雅藝術的殿堂中去欣賞藝術世界的美好,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豐富多彩。

(七)

寫作本文,只是一個紙殼手機支架,引發而來的一些思考。看來我那個手機保護殼,算是買對了——一個手機殼的包裝盒,居然可以給我帶來寫作靈感。

寫了這麼多字,最後還是闡述一下我的觀點:雖然不要刻意去追求高檔奢華的物質生活,不要愛慕虛榮和與人攀比,不要為了滿足消費慾望而舉債,不提倡超前消費,但也不要太過苦著自己,什麼都捨不得給自己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多注重生活的質量、品質和品味。

而高檔的商品,並非都是價高質優的。在購物消費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東西,並注重品質,或時不時的提高一下自己消費層次,偶爾買件好東西給自己,可以給生活和人生帶來正向激勵。

換句話說,生活怎麼也得有個追求,但也不要讓物慾衝昏頭腦。更不要因為總是苦著自己,而陷入尷尬境地和惡性循環。

在生活中,有的人是為了關愛家人和伴侶,為了讓家人和伴侶過的好一點,才捨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但這種方式是錯誤的,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怎麼有資格去愛別人;一個不珍惜自己的人,怎麼能夠給他人創造更多的幸福?

如果你要掙錢養家,也要先照顧好自己,讓自己先吃好喝好——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要保證,不能虧待自己和苦著自己。可別一慣性的苦著自己,捨不得給自己花錢,捨不得吃和捨不得穿,總是消耗自己的身體卻不及時補充營養,到時候自己的身體突然垮了,接下來你怎麼給家人創造幸福?!你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愛護好自己,才能給家人創造更多的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是購買廉價商品。其實,總是購買廉價商品,也是一種對錢財的揮霍和浪費。不要讓生活變得太過廉價,改變人生從改變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