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陣痛:“巨嬰”的成人禮

“我想,今後很難再有一個季節,對所有人都是春天,但也很難再有一個‘5·31’,對所有人都是嚴冬。”在2018年末,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坦言:“靠政策驅動式增長,越來越不現實,市場選擇下的理智,越來越靠譜。”

李仙德提及的“5·31”,在光伏業內被稱為“5·31新政”。該政策提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佈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補貼力度。

光伏产业阵痛:“巨婴”的成人礼

此前,外界將光伏產業視為依賴補貼成長的“巨嬰”,“5·31新政”之後,企業停產、倒閉,戶用經銷商大批撤離等消息不絕於耳。但另一方面,強者恆強,經歷淬鍊的光伏巨頭走得愈加穩健。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進入2018年,美國對全球光伏行業實行了201貿易保護政策,緊接著是國內的“5·31新政”以及印度的貿易保護政策,這都給光伏行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衝擊和挑戰。但這輪挑戰,預示著光伏產業正不斷走向成熟。

“5·31新政”陣痛

40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轉變。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自2013年起,我國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已經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

如今,光伏產業正處於由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發展,由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向拼質量、拼技術、拼效益,由補貼依賴向逐漸實現平價轉變的新階段。

特別是在2018年6月1日,這一天,成為光伏發展歷程的“分水嶺”。在兒童節的這天,光伏卻迎來了“成人禮”。當天,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印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落款日期為5月31日,業內稱為“5·31新政”),提出控規模、降補貼等舉措。此後,光伏的行情急轉直下。

光伏产业阵痛:“巨婴”的成人礼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5·31新政”帶來系統性風險,新能源上市公司連續跌停,市值損失3000多億元。許多企業被迫停產,關停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行業受到重創。

而對於光伏企業來說,僅2018年6月就出現多起員工討薪的消息。包括江蘇振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西旭陽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電光伏有限公司在內,部分光伏企業陷入了薪資糾紛。

另一方面,一些上市企業在資本市場也頻頻受挫。先有海潤光伏被暫停上市,後有英利被紐交所摘牌,高純度多晶硅製造商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宣佈撤離新三板,正式摘牌。不僅大陸的企業如此,臺灣的光伏企業亦難獨善其身。受“5·31新政”的波及,臺灣老牌光伏企業茂迪太陽能也接連靠裁員關廠度日。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仇展煒對記者表示,經過“5·31新政”之後,可能有些企業會死掉,但是行業的大發展趨勢是擋不住的,光伏是清潔能源,而且在能源結構裡比重越來越大,光伏一定是今後的主導能源、替代能源。

不僅如此,“5·31新政”發佈後,之前在金融機構眼裡的“香餑餑”,光伏的受青睞度明顯降低。一光伏企業的高管曾對記者表示,國有五大行認為國家政策有變,行業出現瘦身洗牌的情況。多數銀行選擇明哲保身,寧可不要利潤,也不願意承擔風險。而商業銀行多數選擇觀望,陷入想貸而不敢貸的窘境,導致光伏上市公司不得不選擇了抵押貸款,售賣電站資產來改善自身資金流動性。

高紀凡對記者表示,雖然在新政之後,一些金融機構對光伏行業的信貸政策出現了收緊的舉措,導致有些企業已經批到的新額度不能使用,在年度轉貸中間不能及時的轉貸成功,但是總的來說,企業沒有出現重大的信用問題,這代表光伏企業成熟了,在經營管理、財務管理方面也進一步成熟了,所以金融機構對行業的看法,應該重新進行思考。

海外市場尚待開發

相比國內市場,海外市場也難言太平。

2018年年初,美國對全球光伏行業實行了201貿易保護政策,將對進口太陽能組件和電池最多徵收30%的關稅。緊隨其後,印度也宣佈對中國太陽電池起徵保障性關稅。

而2018年8月31日,國內的光伏企業也迎來了好消息,歐盟委員會宣佈,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將於9月3日到期後終止,歐洲的裝機需求在經歷了短暫低迷之後也開始復甦。

加之“5·31新政”的影響,一度受到“冷落”的海外市場逐漸火熱起來。

協鑫集成董事長羅鑫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協鑫集成海外業務增長佔比已從2017年的20%左右增長到近75%。

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的單晶龍頭企業,該公司戰略與海外市場高級總監夏愛民對這一市場變化深有體會。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印象中隆基2017年市場分佈中,國內佔比達90%,海外市場僅佔約10%左右。但進入2018年上半年,海外市場呈現成倍增長趨勢,諸如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快速增長,拉美、中東、亞太等新興市場也急劇增長。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COO張光春表示,光伏企業的發展不能侷限於國內市場,製造業走出去是大趨勢。企業在哪裡發展,要有自己的定位。但在國外投資要小心,不能盲目投資。另外行業惡性競爭的壞習慣要改正,要避免低質產品競爭和低價競爭。

對此,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記者表示,“5·31新政”之後,組件的價格整體迅速下降了20%,所以導致了海外市場更大的繁榮。對於中國企業來講,在海外市場現在也非常理性了,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價格廝殺。

彭澎分析認為,主要原因在於“5·31新政”之後行業及時完成了一輪整合。中小型製造業基本上都被出清,那麼剩下碩果僅存的都是一些大型的製造業,它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相對更加理性。並且海外很多電力市場中的光伏項目都極具競爭力,所以企業沒有特別大的降價壓力。據瞭解,大型的製造業企業,2019年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三季度。所以,彭澎認為,一些大型製造業的日子還是相對不錯的,出貨量還能夠保住,但現在的價格肯定跟以前沒辦法比,利潤會比以前低。

走好“最後一公里”

中國光伏20年間,經歷了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發展過程,從2004年歐洲市場蓬勃發展以後,就開始了中國市場快速發展與全球化的進程。

據高紀凡介紹,光伏行業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幾次大的波動, 第一次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當時光伏的主要市場在歐洲,需求大幅下滑。2012年由於歐美“雙反”,光伏企業進入所謂的寒冬期,在此期間也有一些行業調整和洗牌。但總的來說,2013年以後,在國家的支持下、在企業創新驅動下,光伏行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

如今,面對光伏行業2018年的坎坷,彭澎則對2019年充滿了信心,他認為,2019年,電價下調,特別是地面電站已是大勢所趨。但是2019年會有一批新的領跑者以及大型配套基地,所以對於2019年市場的新增裝機量還是比較樂觀的,還是能夠維持在40GW左右。而海外的市場,在現有的價格上,包括歐洲,日本,美國的市場還會繼續發展,尤其是歐洲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回暖。

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認為,光伏產業的無補貼大勢將至,企業需要搶佔先機謀求新作為,將光伏發展重點從擴大規模轉移到提質增效上來。當前光伏企業對政策和市場,“賭”的心態還很大,而要靠自身奮鬥,把內部的壓力再加足一點,把資源分配好進行創新。

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則表示,光伏首先是一個光明的產業,它的規模在持續增長,應用範圍在持續擴大。光伏企業能活多久,怎樣才能活得好?首先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方面,企業在擴產的時候還是要把握自己的能力,把握技術進步的節點,減少自身的風險。在企業的健康方面,光伏企業不要輕易的拼盡全力,不要認為現在是馬拉松衝刺階段,實際上我們一直在馬拉松的起點上。

中國經營報秦梟 吳可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