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說到達米恩·查澤雷這名字,你可能有點陌生。

但2014年的《爆裂鼓手》與前年大熱的《愛樂之城》,你肯定看過或聽說過。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這兩部電影,相繼拿下9座奧斯卡獎盃,其中包括達米恩·查澤雷的最佳導演獎,他還因此成了該獎項最年輕得主。

如今,這位“天才導演”的第三部長片又來了——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這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和高司令(瑞恩·高斯林)的二度攜手。

兩人之前合作的《愛樂之城》橫掃奧斯卡,而這次的《登月第一人》也頗有衝奧氣質。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在作為「奧斯卡前哨」的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上,獲得 10 項提名。

不過較於之前的兩部作品,本片則要剋制得多。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在近幾年大熱的太空題材電影,譬如《地心引力》或是《火星救援》中,對科技與技術的展現都遠比本片更加外放。

可小編卻打心底更喜歡這部以表現,第一個登月的美國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本人與他的家庭為主的電影。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雖然聽起來會是一部無聊的主旋律電影,但恰恰相反,它不僅不主旋律,甚至有股反主旋律的味道。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正處於美蘇爭霸的焦灼期,蘇聯對於太空探索的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並第一次實現外太空行走。

美國則處於不斷探索,不斷試驗的階段。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很多實驗都是嶄新、未知,且具有危險性的。

為了努力趕超蘇聯,美國航空科研人員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斷專研測試,甚至付出了生命。

阿波羅計劃(登月計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了加速狀態。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而阿姆斯特朗在進入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之前,只不過是個經驗豐富的戰鬥機試飛員。

起初他並沒有想成為什麼英雄,試飛員也不過只是他的一份工作。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他更樂於將時間花在家庭身上,安安穩穩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直到1961年,他的女兒被查出腦內攜有惡性腫瘤,並於第二年去世,這一切才開始改變。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女兒的離開,對夫妻兩人來說是相當大的打擊。

葬禮上雖然他強掩著自己痛苦的情緒。

但當他一個人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痛哭起來。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他嘴上說著自己沒事,可失去至親,怎能不痛。

本就內向的他變得愈加抑鬱,公司考慮到他的狀態,準備讓他休息一段時間。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就在這段時間,阿姆斯特朗看到了NASA的宇航員招聘啟事,他決定去試一試。

憑藉他的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能,他順利地通過了面試。

接到電話的那晚,夫妻兩人都開心極了。

他們認為這會是個全新的開始。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就這樣,陰錯陽差之下阿姆斯特朗的命運就此被改寫。

進入NASA之後,隨之而來的是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和繁重枯燥的理論課程

每天旋轉到吐那是常有的事兒。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但家裡的氛圍已不再如此沉悶,夫妻兩的生活漸漸開始有了生機。

阿姆斯特朗還是飛行員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同事就經常遭遇事故,一年內夫妻兩人就參加了好幾場葬禮。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可誰知成為宇航員之後,阿姆斯特朗比以往更接近死亡了,每一次的昇天都有可能“昇天”。

在一次對接測試時,航天器突然失控地高速旋轉,他幾乎昏厥,險些就回不來了。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更嚴重的一次,三名宇航員在進行例行測試時,由於導線短路,發生爆炸,三位宇航員瞬間被燒死在充滿氧氣的指揮艙內。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其中有一人愛德華既是阿姆斯特朗的鄰居,還是他的好朋友。

前幾天兩人還一起喝酒聊天,今天卻已陰陽相隔。

誰出事了?


妻子面無表情地問道。

好像已經對此習以為常。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這樣一句沉重的話,就意味著又有一位宇航員犧牲了。

所以每當阿姆斯特朗執行任務時,她都心驚膽戰。

尤其當鄰居愛德華死後,她更是時時捧著收音機,生怕每一次的分別就是永別。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因為實驗艙失火,三位宇航員死亡的事情。

街上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媒體也開始宣揚登月無用。

您覺得這個項目真的值得嗎?


值得耗費這麼多金錢和生命嗎?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頂著如此大的壓力,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們依然堅持完成登月計劃。

一切準備就緒,在登月前的最後一晚,他甚至沒有勇氣去和家人告別。

他只能不停地假裝收拾行李,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慌。

但倔強的妻子還是拉著他和兒子們進行了一次對話,畢竟這也許是最後一次的對話。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如我們所知,登月計劃最終是成功了,阿姆斯特朗也順利的返回。

但登月這驚心動魄的過程依然讓人窒息。

隨著主角臉部和眼睛的特寫,配合鏡頭晃動營造的現場感。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讓觀眾如同經歷著這艱難的著陸過程。

也讓我們直面阿姆斯特朗的恐懼。

英雄何以為英雄?不是因為他們無所畏懼。

而恰恰是因為他們怕得要死,卻仍然義無反顧地做著常人不敢做的事。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登月計劃有多麼的偉大驚人,背後的代價就有多辛酸血淚。

影片最後,阿姆斯特朗成功踩在了月球的表面,他滿臉淚水的把女兒的手環拋向了月球。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這位深情的父親登月回來後,在隔離艙與妻子深情對望。

千言萬語在心頭而又無言,他將所有的話化作一個吻表示。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影片就是這樣將鏡頭更多的聚焦在登月的背後,自始至終選擇用蒼白、壓抑的手法去處理一個看似榮光的命題,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部分還被弱化,只截取了月球行走,火箭發射等標誌性時刻的片段。

影片不惜用大量時間描寫阿姆斯特朗的日常生活,只為講述一個既普通又不普通的英雄一生。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為了使影片最大程度的還原真實,導演不惜費時費力請教阿姆斯特朗的家人,但將宇航員的事蹟過度生活化與淡化政治,卻引來了當局政府不滿。

影片中,導演刪掉了宇航員們在月球上插入美國國旗的畫面,這個處理導致了大量美國觀眾不滿,他們大罵導演“不愛國”。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美國總統特朗普得知後,竟然帶頭抵制本片。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在他們眼中,登月計劃的最重要意義便是向世界宣告美國有多強。

諷刺至極。

當年美蘇星球大戰,兩國發誓要在速度上贏過對方,太空競賽的實質早就與科學探索的初衷背道而馳。

最終,科學競賽被蒙上了政治的惡臭,但據統計,阿波羅計劃總共耗資約255億美元,歷史上總共有22位宇航員為太空事業獻出生命。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但對政府來說,宇航員們付出生命換來的,僅僅是一紙新聞。

更悲哀的是,在登月計劃已過半世紀後的今天,從總統到觀眾依舊認為登月計劃的最重要意義在於炫耀。

他們眼中的美國精神,仍舊是耀武揚威。

替犧牲的宇航員們感到不值。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在導演心中,電影只是為

真實還原一個宇航員的平凡偉大一生,可結果,竟因為“不愛國”被總統抵制。

電影史上,有無數佳片因政治人物的指手畫腳遭到埋沒。

之前因“有損國家形象”被以色列政府點名痛批的《狐步舞》至今是觀眾心中之痛。


《登月第一人》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2018 年度十佳電影


不希望本片重蹈覆轍。

也希望政治永遠不要干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