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解除心理壓力?

說到這個主題,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壓力,無論是工作上、生活上、甚至是在玩的情況下也會有壓力,比如去參加一個陌生人比較多的聚會,不知道如何打開話題,融入到大家,這時大家肯定會感到了壓力,想主動說話但又說不出口,不說話又覺得自己很搓很沒用,最後鬱悶的逃離現場。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如何有效解除心理壓力?


如何有效解除心理壓力?

說到這個主題,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壓力,無論是工作上、生活上、甚至是在玩的情況下也會有壓力,比如去參加一個陌生人比較多的聚會,不知道如何打開話題,融入到大家,這時大家肯定會感到了壓力,想主動說話但又說不出口,不說話又覺得自己很搓很沒用,最後鬱悶的逃離現場。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同時再問問大家是否存在以下情況:

1,據調查,來聽我們分享會的朋友,有部分還是學生。那你們是否學業重,天天有寫不完的作業,或是有升學的壓力?或是掛科太多,大學無法畢業的壓力?。

2,時不時被同學、或同事欺負,感覺被壓迫,自尊受打擊,抬不起頭做人?

3,現在的工作,經常被要求加班,個人時間太少,心情鬱悶?

4,剛畢業工作沒多久,基本工資不高,工作也比較累?

5,由於自己不會說話,人際關係不是很好,同事關係差,得不到認同?

6,但大家最最感到壓力大的應該是沒有女朋友?是不是這樣?

7,還有就是比沒女朋友更壓力大大。有女朋友或正在追某個女孩,但關係不穩,隨時都有可能搞砸的?

列舉了這麼多情況,大家是否感到如果這些壓力累計下來,整個人都感覺很難受?嚴重的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很絕望?

那怎麼釋放、消除這些壓力,讓自己整個人都輕鬆下來,心情舒暢呢?

下面先講解一下壓力產生的原因。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在日常生活中都會不斷地對自我進行評估,當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輕鬆的時候,壓力就低,比如你剛拿到上個月的工資,手頭上資金比較寬裕,是不是馬上就想到要大吃一頓或買一個很久就希望買到東西?

當自我感覺低的時候壓力就大,比如:還是拿工資來說,這個月還有1半,但錢交完房租、基本日常用度後,就所剩不多了,就會想到要剩著點用,會感覺手頭拮据,壓力鬥增。

壓力既算心理學,也屬於生理心理學,和身體器官等有關聯。

壓力基本上就是大腦認知為對個人生存造成威脅的事物,人類早期可能就是洪水猛獸地震之類的。

在現代,比如社交壓力、業務壓力、群體壓力、收入壓力、結婚生子壓力等等,都可以讓人的大腦認為人身受到了威脅,從而啟動應激系統。

所謂應激是人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適應反應,又稱為應激反應。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迫與危險情況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應激的最直接表現即精神緊張。

壓力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一般產生於一些比較難處理、有困難和對自己有威脅的情況和事件。

完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原因不同程度壓力。

我們假定有這樣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壓力的情景更可怕。

換一種說法就是,沒有壓力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它的名字叫作空虛。

我就發現很多沒有生存壓力的富二代,成天因為無所事事而感到空虛無聊,天天要找各種各樣的刺激。吃喝嫖賭,花天酒地就不用說啦,已經玩膩了。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大家最近知道的明星吸毒事件。這些都是他們釋放壓力,擺脫空虛的方法,只是他們比一般人有資源可以做這些事情來釋放而已。

還有就是,壓力不是這些情況和事件本身,而是人對該情況的理解和反應。

大家感到有壓力,不是外在事情本身一定是壓力,而是人自己對這個壓力的反饋是怎麼樣的。

壓力的產生大致上分兩個階段,

第一,發現一個棘手的情況,這個情況可能會威脅你的目標或生存;

第二,發現你可能不具備解決這個威脅的能力或資源。

根據威脅的特點,壓力大致分兩種,一種是急性壓力,一種是慢性壓力。人在應對這兩種壓力時候的反應是不太相同的。

急性的很好理解,生物面對瞬時危機時的心理反應。比如一頭鹿看到對面來了一頭老虎,扭頭就跑啊,跑得飛快,不跑立馬就死了,這叫急性壓力,跑掉了,這個壓力就沒了,跑不掉,就死了,壓力也沒了。

再比如,現在有條帶有狂犬病的野狗惡狠狠地要跑過來咬你,你第一反應是跑。你這時多半是感覺整個人會精神高度緊張,滿頭大汗。這是腎上腺素會大量分泌,這和你坐過山車、蹦極、看恐怖片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在面對壓力的時候,為了加快逃跑的速度,消化系統、免疫系統、身體機能修復系統等與應對壓力無關的系統都會減緩甚至停止,讓出更多資源給逃跑來應對壓力。也就是說,生物面對令人煩惱的問題時,會自動降低免疫、消化、生長系統的功能。這是生物機體的自然反應,不受你的大腦意識控制。

這也是為什麼在長跑後人會嘔吐,在考試前後很多人容易拉稀,食慾不好等等的原因。

急性壓力,人體是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種東西類似於人體內的汽油,一點就著,燃燒極快,用於逃跑或者打架在短時間內大量供能之用;交感神經激活,抑制胃腸蠕動、免疫系統等等,總之一切能量用來應急,用不著的系統就先關掉。不過這種狀態基本十幾二十分鐘就到極限了。

接下來就轉向慢性壓力應對,這時候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基本燒光了,人體主要依賴皮質醇進行長期抗戰,所以皮質醇也被稱為壓力激素。大家經常感覺自己壓力大的時候,就是皮質醇在發揮作用。皮質醇分泌會有一系列效果,比如刺激胃酸分泌,導致血壓升高什麼的,長期下去就是內分泌失調。

慢性壓力就比較致命了。慢性的壓力就是人面對長久危機時的心理反應。

比如2個星期後要交一篇論文,現在開始要選題,要做研究,最後要寫,還要修改,還要擔心通不過審核。再比如你減肥瘦身,這會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多則1,2個月,在產生效果之前會一直有巨大的壓力。再比如長期處在社會底層、公司底層,會長期面對較多的社會壓力和生活壓力。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面對慢性壓力時,人依然會煩惱,大腦依然會將免疫系統、消化系統、身體機能修復系統調低,以分配更多的資源給大腦來解決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很多行業的從業人員,比如搞IT的朋友、或者是其他技術性工作或者是做銷售的朋友。

輕則消化有問題,有胃病,重則癌症、心肌梗、甚至在加班時突然猝死的原因。好像華為、4大會計事務所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壓力太大,又得不到好的調整和釋放,導致免疫功能長期處在較低的水平,促使癌症發生。

那如何有效解除心理壓力呢?

先從心理學的層面給出以下方法。

1、補償

實現目標的願望受挫後,可以利用別的途徑達到目標,或者確立新的目標。

比如,很多人經常會在微信問我的,這個女孩剛開始和我還蠻好的,後面就不理不睬了,我是否該放棄?

我這時給到大家都建議就是“中華兒女千千萬,實在不行我就換”,難道這個女孩不理你,你就只能在這棵樹上吊死嗎?

大家糾結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自己的社交範圍窄,選擇性太少,偶然間覺得遇到一個不錯的,害怕錯過就沒有了,覺得可惜,同時自己投入了一定時間精力甚至是金錢,這些都已經變成了投資,變成了沉沒成本,像買股票被套牢,拋掉可惜,不拋又難受的糾結心態。

但實際上中國14億人口,大把的異性等著你,只是因為你沒有主動的去拓展社交圈去交際尋找而已。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我覺得在感情方面也適用這個原則。

2、昇華

人在落難受挫之後,奮發向上,將自己的感情和精力轉移到其他的活動中去。

我們有部分學員就是在受搓後,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努力找方法解決,無意中看到了我們的電子書、分享會信息。

並通過參加我們的課程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

3、學會運用壓力

出現壓力並不可怕,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我們更加的積極與進步,所以我們要學會運用壓力。

正所謂有壓力就有動力,假設你現在口袋裡已經只剩下夠買1箱方便麵對錢,沒錢交房租。這時你會不會先想辦法賺到或借到一些錢度過難關?

4、轉移注意力

當我們遭受挫折時,我們也會出現心理壓力,一般人都會感覺度日如年,這時,要適當安排一些健康的娛樂活動,走出戶外去。

豐富多彩的閒暇活動可以使挫折感轉移方向,擴大思路,使內心產生一種向上的激情,從而增強自信心。

除了以上方法,最治標又治本的方法就是訓練提升自己強大的內心。提高自己克服壓力,勇敢面對困難的承受力。只有強大自己的內心,提升核心自信,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

大家覺得是還是不是?

在我看來,你能否在戀愛、人際交往、銷售等與人打交道的活動中佔據有利的地位,並且能頂住壓力解決難題的最大前提就是需要自信,你沒自信,就做不好任何事情,別人也會覺得你是個懦弱沒用的人。

當然你在生活中缺乏自信、缺乏能量、缺乏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就會發現你壓力大並且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如果當你在生活中是充滿熱情、充滿自信、充滿能量、意志力高,你就會表現得輕鬆、對任何事都泰然處之,即使一下子遇到困難了也會有積極去面對的心態。

當你能量高的時候,內心就很堅定。在我們的課程當中,就是幫助大家改變自己,改造自我認知的過程,期間會提升你的自信,大幅提升能量氣場、人格魅力、意志力、克服自卑、突破社交恐懼、增加內心的安全感、減少患得患失感,做真實的自己。

除了前面講的,大家想不想知道一些小技巧可以立即釋放壓力的方法?聽完馬上就可以用的?

1,大笑,可以找一些非常輕鬆搞笑的電影、綜藝節目來讓自己笑出聲來。

比如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吳宗憲主持的一些娛樂節目、郭德綱的經典相聲等等。

2,找人傾訴,內心壓力無法自己排解,就通過向好朋友、值得信賴的人,甚至是找個樹洞,一股腦的全說出來。你發會發現馬上輕鬆很多。

3,食療,有些食物吃完也會讓人馬上輕鬆。比如黑巧克力、香蕉、葡萄柚,都是非常好的減壓食物,並能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讓人感覺到愉悅感和舒服。

4,運動,要做適量運動後主動休息。做運動的目的是將貯存在肌肉中多餘的能量消耗掉(慢性壓力產生皮質醇,貯存在肌肉中,幫助人對抗壓力,但皮質醇的長期積累會使血壓增高,內分泌失調等等,所以需要通過運動將皮質醇消耗掉。

以減緩肌肉、臟器的負擔,大量出汗後排出多餘熱量,使人體處在一個較低負擔的狀態下,這時進行休息,有助於免疫系統和修復系統的復原和工作。

喜歡運動的朋友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覺得每次打完球或其他運動完後都覺雖然累但卻很心情舒暢。

因為運動也會產生“內啡肽”這種激素,內啡肽也是產生愉悅感的原因。

說到內啡肽,同時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可能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大家知道吃辣的快感是怎麼產生的嗎?

辣味會在舌頭上製造痛苦的感覺,為了平衡這種痛苦,人體會分泌內啡肽,消除舌上痛苦的同時,在人體內製造了類似於快樂的感覺,而我們把這種感覺誤認為來自辣味本身,所以,很多人喜歡辣味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