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服的裙襬這麼長?美女穿著不會覺得行動不便嗎?

為什麼漢服的裙襬這麼長?女子穿著不會覺得行動不便嗎?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祖先們留給我們珍貴的寶藏,它不斷地被繼承,被延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世界上都是令人矚目的,是最亮的明珠,最璀璨的瑰寶。有的不利於發展的傳統文化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流裡,有的傳統文化則被重新拾起,發揚光大。

如今,經常可以看到有的女孩穿著漢服上街,宣揚漢服文化,漢服文化現在在一點點的被重視起來。但是當在路上看到穿漢服的女孩,不自覺地會覺得很怪,怪在哪呢?會有人問了,為什麼漢服的裙襬這麼長?古代女子穿著難道不會覺得行動不便嗎?

中國曆朝歷代的服裝都不盡相同,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魅力,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衣服都很長,走路時,都很不方便,有的甚至長至曳地,這衣服穿一天得有多髒啊。這種長袍是受漢朝漢服的影響,那最開始是怎麼興起的呢?是從周王朝開始的,因為在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什麼身份的人穿什麼長度,什麼款式,什麼顏色的衣服,規格被嚴厲把關,若誰穿錯了衣服,可是有殺頭的,甚至還會累及到家人。所以那時候,每個人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衣服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

那時候的百姓還是穿著短褂的,因為做一件衣服可不是多簡單的事,尤其是那麼長的衣服,得需要多少尺布才能製出,並且古代的平民百姓都務農,要下地幹活,穿著那麼長的長袍,及其不方便。並且長袍也不是平民可以穿的,長袍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穿的。所以古代的普通百姓不會穿長袍。而皇族,官員,大臣們則不需要下地幹活,並且家裡都比較有錢,在做衣服上也不吝嗇,雖然他們不同的等級有不同的衣服,但都是長袍,長袍可以說是標明自己的身份的象徵。而從長袍的長度、款式、顏色等可以辨認出身份。

我們經常看的宮裝劇裡的公主,娘娘們,穿著華麗的曳地長袍參加大型宴會。貴族,大臣們在出席盛大的宴會時也會穿長袍,盛裝打扮,這是對該宴會的重視。搞笑的是,那些大家族的下人們每天都要掃地,並且不止一遍,地面一直保持一塵不染。皇宮裡更是別說了,皇帝,娘娘等貴人們走的路怎麼能允許不乾淨,那都是隨時都要清理打掃的。宮裡的侍衛,太監衣服也不會太長,他們是因為做事不方便所以會穿和平民長度差不多的衣服,只是款式顏色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