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戒毒:被機器監控的毒品“心癮”


AI戒毒:被機器監控的毒品“心癮”


<strong>“

AI應用場景不斷被挖掘出來,除了商業場景,AI技術也正在凸顯其社會價值。“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人人都聽過,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於是,戒毒成了吸毒人員的“痛點”和戒毒所工作人員的“難點”,那麼當人工智能作用於戒毒時,又能起到什麼幫助呢?本篇文章通過採訪相關人專家,分析目前AI戒毒的發展和成效,旨在展現AI戒毒的可行性。


AI一直處於風口之上,諸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正在應用於各大商業場景,而現在AI又有了新的場景——AI戒毒。然而AI為什麼能幫助毒癮人員戒毒,這還要從毒品給人造成的影響說起……

<strong>▍新型毒品是精神病理

提起毒品,大多人對其感到極度厭惡,網上漫天的禁毒宣傳對大部分人都是起作用的,但總有些群體以“解壓”為藉口,走上“不歸路”,大眾對於吸毒人的厭惡也越發強烈,就像前段時間因吸毒被要求社區戒毒的陳羽凡,明星吸毒的影響更惡劣,大家的聲討聲也就更加強烈。

中國禁毒網的官網上對於毒品的分類進行了介紹,主要有傳統毒品(如海洛因)、合成毒品(如冰毒,也被稱為新型毒品)以及新精神活性物質(如氯胺酮)等三類。國家禁毒辦去年六月發佈《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公佈了我國毒品濫用人員的相關數據。


AI戒毒:被機器監控的毒品“心癮”



截至2017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55.3萬名(不含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數、死亡人數和離境人數),同比增長1.9%,其中濫用合成毒品人員(主要是冰毒)佔60.2%,而在今年全國新發現吸毒人員中濫用合成毒品人員高達77.1%,復吸人員中濫用合成毒品的人數佔比也最大。

為什麼會有人吸毒?

DT君一直對此感到疑惑,為此也採訪了壹點靈心理服務平臺督導心理諮詢師黃晶,曾經是一位警察的黃晶對於毒品方向的心理問題研究也較多,她提到吸毒原因主要分為四類:追求性吸毒、逃避性吸毒、誘騙性吸毒以及反叛性吸毒。前兩者屬於主動性吸毒,後二者屬於被動型吸毒。

另外,黃晶介紹,吸毒者一般會經歷從因為好奇、尋求解脫、為了刺激、新鮮感而嘗試吸毒,到養成吸毒習慣,再到依賴毒品的心理轉變過程,最終導致一系列失控事件。

對於毒品的危害,DT君也採訪瞭望里科技創始人及CEO李岱。李岱說:“冰毒容易導致精神疾病或慢性腦科疾病。”

經過與諸多戒毒機構的合作,李岱發現目前吸食毒品的人群大多選擇冰毒(興奮劑甲基苯丙胺)這類新型毒品,吸食毒品的人在吸食冰毒這類新型毒品後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嚴重損害心臟、大腦組織甚至導致死亡,成癮者還容易造成精神障礙,出現妄想、好鬥等行為。

新型毒品直接作用於大腦和神經中樞,讓人的腦電波偏離正常軌跡,長期成癮最終會導致精神病,醫學上稱之為“甲基苯丙胺精神病”。人的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為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其中α波是正常人腦電波的基本節律,一般是恆定的。


AI戒毒:被機器監控的毒品“心癮”


(圖片說明:腦電波的組成及作用 圖片來源:網絡)

當人出現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或亢奮時,會出現β波,在抑鬱或出現精神病情況時會出現θ波,而冰毒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吸食冰毒後人的腦電波會呈現不正常波紋,人也就容易出現極度亢奮或者抑鬱現象。

<strong>▍揭秘“AI戒毒”

大多戒毒人員無法主動戒毒成功的原因是“心癮”在作祟,判斷戒毒人員是否存在“心癮”,“心癮”程度如何是戒毒所相關人員最大痛點。

在我國司法戒毒行政系統強制隔離戒毒所,主要運用自我報告式測量對戒毒人員毒癮渴求進行評估,主觀性強。心理諮詢和調查問卷是主要方法,但是戒毒人員往往容易隱瞞事實,佯裝自己沒有毒癮或已戒毒成功,或者短時間內戒毒人員誤以為自己成功戒毒。傳統的心理諮詢或者調查問卷很難準確得知戒毒人真實的生理情況,導致評估信度過低。

想要解決傳統戒毒痛點,得到客觀的戒毒人員生理數據是最重要的一步,然後再根據數據分析得到毒癮人群相關邏輯,從而採用不同的干預方法來應對戒毒人不同的生理反應。在這種情況下,AI戒毒隨之發展起來,李岱及其科研團隊自主研發出一套毒癮(甲基苯丙胺)渴求度評估系統。


AI戒毒:被機器監控的毒品“心癮”


(圖片說明:左圖為吸毒人員使用毒癮渴求度評估系統的場景概念圖,右圖為實景圖)


2018年,北京宣佈首次將AI應用於戒毒領域,利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交互信息,幫助“癮君子”成功戒毒,輔助戒毒人進行各方面評估、精神衛生診療等。AI戒毒也開始進入大眾視線。

所謂的AI戒毒其實是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通過便攜式精準採集腦電(EEG)、皮膚電(GSR)、心率(HR)等生理數據,對戒毒人員多維度的生理數據進行深層次挖掘,實現對毒癮渴求的準確客觀預測。這是一項基於千人樣本的毒癮渴求度評估測試,李岱介紹到,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在初步的機器學習模型中,已達到較高準確度的客觀毒癮渴求度動態評估。

這是首個利用AI算法,將大數據交互信息運用於戒毒人員毒癮渴求評估、甚至拓展到精神衛生診療領域的方法。戒毒人員在進行毒癮渴求度分析時,需要先戴上全息眼鏡和生理指標監測等設備,通過對模擬吸毒等場景下吸毒人員的生理數據的監測採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綜合評估其毒癮渴求度。


AI戒毒:被機器監控的毒品“心癮”


(圖片說明:動態監測戒毒人員“心癮” 圖片來源:CCTV)

“你給喜歡喝酒的人一杯水,他可能毫無反應,但是你給他一杯酒他大腦中的某些特定區域可能會出現顯著變化,因為他渴望喝酒。”李岱向DT君說到。通過在虛擬環境中給其場景刺激來監測生理數據的變化,比如通過高度還原酒店、KTV等吸毒場景,觀察被監測人的生理數據的變化,經過機器學習對大量數據進行清洗和提取,最終完成毒癮渴求度預測工作。

完成第一步量化“心癮”評估之後,李岱提到望里科技也有多種干預矯治的方案幫助戒毒人員提升能力、更好地迴歸社會,如通過心理暗示讓其對毒品看到即厭惡、系統脫敏以及認知康復等。

另外,在AI戒毒領域,除了李岱團隊的毒癮(甲基苯丙胺)渴求度評估系統外,通過可穿戴智能設備對人的心電圖進行實施追蹤監測也是人工智能作用於戒毒的方法之一。

隨著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可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採集毒品成癮者在面對毒品相關線索時神經元的放電狀態,並利用機器學習構建成癮的學習模型,在實施監測發現其渴求度增高時,可精準調控成癮復吸相關的神經元及神經環路的活動性,降低消除吸毒人員的渴求感,杜絕復吸行為。

<strong>▍AI戒毒的可行性

毒癮評估系統很大程度上能夠讓AI成為監測者的角色,我國司法行政正在不斷完善“智慧戒毒”系統,建設智慧戒毒大數據平臺,增強戒治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戒毒所的工作人員對此持擁抱態度,AI戒毒很大程度上幫助戒毒所工作人員降低了發現“心癮”這個過程的難度。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鬍斌也提到,人工智能能夠科學提高禁毒工作水平。

黃晶對於人工智能戒毒的方式也表示了認可,她認為藥物成癮者存在情緒識別異常,而眾多研究都表明,AI識別大腦神經狀態是可以確定戒斷者的狀態的,也可以評估戒斷效果。“AI技術可以識別出毒品戒斷者的情緒狀態,並給與相應的安撫和引導,讓戒斷者脫離負性情緒,消滅吸毒‘心癮’,有利於他們更好地戒掉毒品。”

不過也有人認為誘導式毒癮監測戒毒人“心癮”的方法存在一定風險,過度逼真的場景可能會讓戒毒人員產生二次吸毒,而且監測系統只能做到定期監測,人員的數據變化無法實時控制。

總的來說,雖然AI戒毒在技術上仍有發展的空間,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正在幫助健全戒毒系統。

當然,“一日吸毒,終生戒毒”,永遠不走上吸毒的道路才是根本。

<strong>作者 | 張慧芳:[email protected]

<strong>題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