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戰中,激烈的扣林山收復戰

扣林山位於雲南文山州麻栗坡縣南部的猛峒地區,在中越邊界騎線點的我方一側。其主峰海拔1705。2米,整個山勢崎嶇險要,坡陡路窄,溝谷縱橫,蒿草茂密。佔據扣林山,即能俯視麻栗坡一帶縱深20餘公里的中越邊境。北可見中國境內的公路、村寨與主要交通口岸;東可進窺老山一帶;向西能連接羅家坪大山,從而形成比較穩定的一體防線。發生於1981年5月的扣林山之戰,正是因為越南佔據此山,中國軍隊不得不奮起反擊,收復失地。

扣林山位於猛峒村境內,周圍還有幾個山村,生活的主要是苗民。這一片地區在小賭咒河以南。

反擊戰中,激烈的扣林山收復戰

扣林山

但是,此地的苗民相當強悍,不願意當外國之人,不斷要求迴歸中國,也不向安南地方納稅。法軍於是前往進剿,苗民們便打開了游擊戰。弓箭竹籤、毒蛇陷阱,不斷襲擾,令法軍提心吊膽,疲憊不堪,不得不又退出猛峒。無奈之下,法國提議用別的地方和猛峒地區交換。清政府因猛峒地區土地肥沃,而建外三猛(今越南萊州與封土一帶)難於管理,便同意二個地方進行交換。1895年,中法簽訂《續議界務專條附章》,扣林山地區重回祖國懷抱。

反擊戰中,激烈的扣林山收復戰

界碑

79對越自衛還擊戰後,越軍吃了虧,想辦法要找回面子。除繼續向中國境內開槍開炮外,還越境佔據邊界騎線點,有更大企圖,要“消滅對方100公里境內的侵略據點”,來一次反“反擊戰”。於是,在廣西方向侵佔法卡山,在雲南方向佔據扣林山和羅家坪大山,控制了相當一段地方的邊境縱深。

為了維護邊境地區的正常生產生活,中國軍隊只能亮劍以待,發起拔點作戰。這就是扣林山之戰的歷史背景。

佔據扣林山的是越北二軍區313師14團。這個師轄14團、122團、266團和191團,組建於抗法戰爭後期。在越南戰爭中具有長期同美軍作戰的經驗,頗有戰功。其122團曾被越國防部授予“決勝團”稱號,尤其擅長熱帶叢林作戰。79戰後313師設防於雲南文山州對面的同文、河江地區,專行報復,驕橫頑強,和中國軍隊打了七八年。

反擊戰中,激烈的扣林山收復戰

最可愛的人

攻擊扣林山的是昆明軍區14軍42師126團。14軍前身主要是中原野戰軍4縱的11旅和22旅,4縱司令員正是鼎鼎大名的陳賡大將。從紅四方面軍31軍,到八路軍129師386旅,到中原野戰軍4縱,再到陳賡兵團,這支英雄的部隊西征,北上,東出,南進,縱橫中原江南,鐵流萬里,殲敵50萬,留下英名無數。14軍42師則是由淮海戰役起義的原國民黨第12兵團所屬廖運周部110師改編而成的,在解放軍序列裡是一支年輕的部隊。

1981年5月7日,42師126團在2個122榴彈炮營,2個107火箭炮連和1個85加農炮連的火力掩護下,經8小時艱苦攻堅收復扣林山主峰陣地。殲滅越軍313師14團9連和11連大部,斃敵170人。313師191團因增援遲緩,戰後被撤銷番號。

反擊戰中,激烈的扣林山收復戰

激戰

收復扣林山的這一戰犧牲了42個年輕的戰士,麻栗坡烈士陵園近千座墓碑中,有他們的身影。如今中越邊境貿易繁盛,人潮湧動,車馬如流。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以後,更能帶動整片地區的經貿發展與人文交流。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確是至理名言。然而,儒雅其外,鐵血筋骨,只要有強國利益的存在,這就是國家的追求,是軍人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