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省幹部身份 為戰友守陵36年 找到所有烈士家屬 妻子風雨相隨


在過去的2018年,中宣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曾組織了一次評選,主題為“最美退役軍人”,在這些最美退役軍人的20位候選人中,有一個人叫做王啟榮,普通點說他只是一個守陵人,但是我更願意把他稱之為軍人的守護者。從1980年開始,他堅守諾言,為犧牲的戰友守陵36年,這36年是一段無聲的歲月,不過好在那句諾言終於在2018年變得擲地有聲。

王啟榮於1978年參軍入伍,之後便前往南部地區的邊境進行自衛反擊戰,在1979年的一場戰鬥中,他因為被地雷炸傷而落下殘疾,當時的他是機槍手的位置,而他的副機槍手則倒在了他的身邊。在總攻發起前,他與他的戰友曾在一起商議,如果有誰不幸“光榮”了,活下來的人一定要記得去看他們。

因為這一句話,王啟榮奉獻出了自己的後半生。在因傷退役後,他本來有機會被安排到諸如供銷社和百貨公司類的好單位去,但是他拒絕了,他主動申請,要求成為廣西邊境地區的那坡烈士陵園守陵人。當時這個陵園剛剛籌建,幾乎一無所有,放眼望去,荒草叢生,這兒不是一個正常人可以久待的地方。跟他一起去的其他幾個人之後相繼離去,最短的一個僅待了不到一個月,只有王啟榮留了下來,並且一待就是36年。


王啟榮留了下來後,他經年累月的修葺這裡的烈士的陵墓,一點一點的挖土來種植樹木,從無到有,從一片凋零到一番生機勃勃,他讓犧牲的戰友們還有更多的烈士有了一片可以安息的淨土。最苦時,他連續一個人在山上勞作了四個多月,從不間斷。因為工作尤其的出色,他還被省部門調去當了幹部,在那裡幹了三年後,因為眷顧曾經的戰友,眷顧那裡的一草一木,在申請後,他又重新回到了那坡烈士陵園成為了一名守陵人。

很多人說他應該多為自己考慮考慮,可是他不為所動,他本著初心,在烈士們有了棲身之所後,開始為聯繫他們的家屬而四處奔波,他到各個網絡平臺去發佈失聯的烈士信息,去尋找曾經的戰友們打聽消息,他說,“支撐我守在這的,不僅僅只有對戰友的承諾,還有就是希望讓所有烈士都能與家人團聚。”直到2017年,他成功找到了所有“失聯”的烈士家屬。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壯舉,甚至是奇蹟。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人,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堅守本心,王啟榮就是這樣。他的妻子其實也是這樣,在剛剛嫁給他不久後,她便隨他回到了烈士陵園,最初不是沒有過對王啟榮的規勸,只是在說了兩次後,她便不再說了,因為她懂了他,懂了便誓死跟隨,這就是人世間的真情,戰友情,夫妻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