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壓下的上市路:火幣李林斥資6億港幣收購港股公司的背後

近段時間,區塊鏈在應用落地上不斷傳來利好消息,互聯網行業巨頭也紛紛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現有業務的問題。

<strong>火幣將成首家上市數字交易所?

據香港萬得通訊社近日報道,港交所披露易顯示,<strong>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和裂變資本董事長滕榮松分別收購了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73.73%和6.8%的股權。

<strong>若收購成功,火幣集團將成為桐成控股的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昨晚這條爆炸性消息的傳出立即吸引了所有業內人士的目光。

據資料顯示,在本次收購中,交易價格為2.72港元每股,李林共花費約6.04億港元購入了2.22億股,騰榮松耗資約5562.4萬港元購入了約2045萬股。

重壓下的上市路:火幣李林斥資6億港幣收購港股公司的背後

若獲得港交所批准,該收購可以讓火幣有機會接管上市公司,從而進入二級金融市場 ,開啟火幣的國際化和資本化道路。

即使在熊市下,市場也對這個消息立即做出了反應。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繼該消息之後,交易所自己的數字資產HT價格立即上漲了8%,過去24小時內價格上漲了6%。

據瞭解,火幣好像李林本人在上個月參加“鏈得得”的“吐槽大會”時,就對火幣是否打算“借殼上市”這一問題做出了回應。

他回答道:“關於“火幣有意借殼上市”只是一個謠言。火幣核心的資產,就是火幣交易所的業務。現在交易所業務於全球範圍內,都還沒有完全的合規。所以,借殼上市從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難度;

但是,我們並不排除傳統資本市場,相信傳統資本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對現有區塊鏈經濟進行補充,而且我們也相信,傳統金融市場未來會擁抱我們的區塊鏈經濟,兩者有可能會融合。”

<strong>火幣收購的背後

借殼上市又稱反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收購一家殼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該公司,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使之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原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一般可以獲得上市公司70%-90%的控股權。

與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相比,反向收購有以下優點:上市操作時間短、上市成功有保障、上市費用低等。

據新浪財經顯示,這次被李林收購的桐成控股在8月22日已經停牌,停牌前報價為3.08港幣。

重壓下的上市路:火幣李林斥資6億港幣收購港股公司的背後

值得注意的是,桐成控股的總部設於香港,逾30年前展開業務時,是一家OEM製造商,現已演變為一家工業器材製造商,製造電氣相關產品及電源及電子產品等。這實際上是和火幣的主營交易所業務幾乎沒有關聯的。

實際上,近一週來,監管進一步收緊,很多數字貨幣關聯項目方、企業和媒體都處於風口浪尖上,火幣資訊微信公眾號也遭到騰訊封號處理。

8月22日,火幣集團副總裁翁曉奇在接受鳳凰財經採訪時就關停原因、未來計劃等問題做出了回應。他表示:“區塊鏈不能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玩壞了。未來區塊鏈價值將逐步釋放,火幣網也將在國內成立一個區塊鏈+產業聯盟,探討如何將區塊鏈運用到具體實體產業上。”

或許火幣本次的借殼上市早就處於計劃之中,和其未來佈局也密切相連。選擇這個時間點進行這一大動作也是自有考量。因為據港交所官網顯示,有關借殼上市、持續上市準則及其他《上市規則》條文修訂的諮詢將於8月31日結束。

香港交易所上市部主管戴林瀚於6月底稱,聯交所正三管齊下打擊殼股活動:收緊反收購規則,防止借殼上市(尤其是涉及殼股公司的)現象。

因此火幣此次的收購是否能夠成功也還未知,昨晚李林也在朋友圈做出了回應稱,一切以港交所的公告為準。

此外,還需一提的是,這次收購也是今年上半年裂變資本聯合姚勇傑收購SHIS LTD(01647.HK)後,第二次聯合國內區塊鏈巨頭收購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轉型區塊鏈服務。

據老虎證券資料,由於桐成控股(01611.HK)自8月22日以來一直停牌,市場資金湧入SHIS LTD(01647.HK),其股價一度大漲約30%,現漲幅收窄至14%,報1.3港元,成交456.72萬港元,總市值13.49億港元。

重壓下的上市路:火幣李林斥資6億港幣收購港股公司的背後

<strong>重重監管之下的“區塊鏈上市之路”

據悉,中國有幾家數字貨幣領域私營企業也正在香港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其中包括比特幣礦業公司Canaan Creative和Ebang,火幣的舉動也和他們的上市計劃。

據稱,比特大陸將於下週在港交所交表,正式啟動上市流程。比特大陸在過去兩個月中,連續完成兩輪私募融資,估值分別為120億美元和150億美元。本次IPO的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上市目標估值為300億美元。

比特大陸總部位於北京,由吳忌寒和詹克團於2013年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比特幣挖礦公司之一。

在《財富》雜誌上個月發佈的“40位40歲以下的區塊鏈精英榜單”中,吳忌寒成為上榜的唯一中國人,且位列第三,僅次於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V神)。

不僅僅是直接關聯企業,截至2018年8月23日,同花順數據中顯示A區塊鏈概念股已達到85家,今年以來,已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14條針對區塊鏈的公告(公告標題),相關公告數量較去年全年增長翻倍。

但另一方面,據同花順數據,今年以來已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因涉及“區塊鏈”相關業務收到交易所的問詢函,顯示監管對資本、對區塊鏈“蹭概念”“輕風險”的勢頭關注密切。

比特大陸的IPO之路也看似並不那麼通暢,不僅被質疑大量持有BCH,投資失敗。之前傳的騰訊和軟銀將成為投資方也被騰訊和軟銀否認。

騰訊方面表示,公司並沒有參與比特大陸公司的投資。軟銀方面則表示,無論是軟銀集團還是軟銀管理的願景基金,均沒有參加比特大陸公司的投資。

雖然和前兩年,區塊鏈技術主要應用於數字貨幣領域不同,近段時間,區塊鏈在應用落地上不斷傳來利好消息,互聯網行業巨頭也紛紛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現有業務的問題。

但在監管的重重壓力下,區塊鏈的“上市之路”或許就目前來看仍面臨著一些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