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遮陽傘能給手機充電,路燈、垃圾桶都是太陽能的,遊客在公園裡走都能發電……海淀區中關村環保科技園裡,建成了北京首個“能量公園”,園內電能實現自給自足,還充滿各種遊客互動小設計,環保又有趣!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龍湖G-PARK科技公園

這個公園叫“G-PARK科技公園”,佔地約4萬平方米,由龍湖地產和漢能集團聯手打造,太陽能領域最先進的應用都搬進了公園裡。

園區裡有個採光頂,屋頂安裝了薄膜太陽能組件,為公園發電,但比這更神奇的是馬路也能發電。園區裡的“太陽能道路”是目前漢能在北京投入使用的首個商用薄膜太陽能發電道路,將薄膜太陽能芯片封裝在透光路面材料內。白天馬路吸收太陽光轉換為電能,並將電能儲存起來,供園區內用電;夜晚時段,儲存的電能用於照明和夜景。冬季馬路還能自行發熱,融化路面的冰雪方便行人通行。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龍湖科技公園裡的漢能薄膜太陽能道路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園區的能量來源除了太陽能,還有人體動能。園區的小路上安裝著一塊塊的“玻璃地磚”,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遊客踩踏地板產生的振動來發電。你的“發電”可以直觀看得見!“集電地板”兩側路邊有景觀燈,遊客每走一步,景觀燈隨之亮起。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全園的人體動能和太陽能傳輸到中控機房

通過逆變器併入公網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所發電量為園區各設備供電

同時監測所有設備的發電量和耗電量

為最優匹配提供支持

如果逛公園時,手機沒電了,不用擔心,園區裡的太陽能遮陽傘就能為手機充電。這些傘配備柔性薄膜太陽能芯片及儲電池,傘下裝有LED燈,可連續照明10小時;同時為4部手機充電,是不是休閒又實用?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利用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的遮陽傘“漢傘”

此外,公園內的路燈吸收太陽能照明,還可自動感應到附近的遊客,自動亮起和熄滅;垃圾桶的頂部也裝上了太陽能薄膜,實現投放口自動感應開啟、垃圾滿溢通報、語音播報等。互動“跳跳泉”更神奇,你在地板上跳一下,噴泉就噴射一下。公園裡還有共享健身房、共享會議室等設施,方便周邊的商務人群。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互動“跳跳泉”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互動性極強的公園能量參數板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夜間感應智能路燈

北京首個能量公園:智慧與能量並存,科技與時尚共舞


一邊跑步一邊追劇

“園區應用了整套太陽能整體方案,太陽能裝機共7000瓦,一年可以發1萬多度電。園區實現了能量均衡,甚至還有富餘電量併網,產生的節能效果相當於種植約300棵樹。同時,也設計了很多遊客智能互動體驗環節,增加樂趣性。”相關負責人介紹,已有的傳統公園可進行類似的太陽能改造,未來太陽能發電馬路也將在北京有更多落地應用。

(轉自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