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關於三稜軍刺的種種神論其實跟之前李連杰、鄒兆龍演的那部《中南海保鏢》有很大的關係,電影裡鄒兆龍飾演的大圈仔手持三稜軍刺(軍刺上還有“保家衛國”四個字),兇狠殘忍,十分拉風。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電影《中南海保鏢》

本世紀初出現的一批架空類型的僱傭兵小說(比如著名的《狼群》)又一次固化乃至神話了三稜刺在軍迷們心中的強悍印象,圍繞著56式三稜軍刺也演化出種種不靠譜的都市傳說。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三稜軍刺恐怕也是軍迷中謠言最多的話題之一!什麼刀鋒淬毒、傷口難合、國際禁用……

刀鋒淬毒?

所謂的刀鋒淬毒傻子都知道跟武俠小說裡各種怪力亂神的描寫差不多——有誰能保證軍刺不偶然劃傷或刺傷自己?刀鋒淬毒最大的可能性是還沒把敵人刺倒,先把自己毒死了。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傷口難合?

所謂的三稜傷口難以縫合擱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倒還比較客觀,現代戰爭的戰場救護普遍配備的是三角巾、橡皮膏、彈性繃帶,不管是什麼刺,都是先撒止血粉然後捂上再說,後送到戰地救護所。對戰地醫生來說,三稜刺傷也並不比其它傷害難處理到哪去。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國際禁用?

哪部國際法律規定禁用這種只能扎向目標的冷兵器?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比三稜刺殘暴的冷兵器多得是

相反的,三稜軍刺由於功能單一(只有一個往前捅的功能),不便從槍上取下來使用(都是摺疊式固定在56式半自動步槍與56式突擊步槍上的),在本質上是違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槍刺的發展趨勢的——沒辦法,當時我國的冶煉與鍛造能力只能大批量生產這種槍刺,無法制造真正具備多用途能力的刺刀與匕首。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81式軍刺

在這裡多說幾句:三稜軍刺有三根加強筋,是為了防止使用時折斷,當時的國產鋼材質量質量不達標。這也是為什麼抗戰時期中國人用大砍刀,而刺刀只能繳獲日本的原因(日本人能批量生產出又薄又長的刺刀,可見其鍊鋼技術有多先進)。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結論是,三稜刺刀並不是這個造型有多先進,而是當時迫於現實考慮的一種無奈。將其吹噓的神乎其神的段子,可以理解為武俠小說般的藝術加工。待到81式步槍裝備部隊後配套研發的多用軍刺也一起下發,56式三稜軍刺就退出一線部隊的戰鬥序列了。

中國的“三稜軍刺”到底有多猛?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2015年勝利日大閱兵

目前的56式軍刺唯一的用途是用在儀仗隊的禮儀活動上,乍一看寒光閃閃,威風凜凜,也算是一個時代的回憶吧。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迷信三稜刺的神奇作用^_^)


分享到:


相關文章: